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8)
2023(9392)
2022(7428)
2021(6678)
2020(5741)
2019(13470)
2018(13501)
2017(26265)
2016(14639)
2015(16970)
2014(17387)
2013(17082)
2012(16037)
2011(14469)
2010(14809)
2009(13851)
2008(13984)
2007(13022)
2006(11355)
2005(10202)
作者
(43371)
(36440)
(36277)
(34902)
(23015)
(17344)
(16897)
(14287)
(13621)
(13098)
(12253)
(12163)
(11566)
(11500)
(11497)
(11373)
(11349)
(10746)
(10501)
(10489)
(9160)
(9078)
(8948)
(8392)
(8341)
(8332)
(8173)
(8085)
(7399)
(7362)
学科
(64299)
经济(64243)
管理(37280)
(35758)
方法(27045)
(26837)
企业(26837)
数学(23339)
数学方法(23153)
(20120)
中国(19615)
地方(15885)
(14782)
业经(14460)
(13423)
贸易(13419)
农业(13130)
(12992)
(12556)
(11591)
(10714)
金融(10712)
(10171)
银行(10145)
(10096)
(9675)
理论(9585)
(9069)
环境(8968)
(8205)
机构
大学(212626)
学院(211550)
(87712)
经济(85759)
管理(76706)
研究(75155)
理学(64699)
理学院(63902)
管理学(62708)
管理学院(62317)
中国(57133)
(49037)
科学(45876)
(39923)
(39229)
(38855)
研究所(35166)
中心(34859)
(33413)
业大(32747)
北京(31681)
财经(31083)
农业(30847)
(29062)
师范(28782)
(28165)
经济学(27290)
(26745)
(26435)
经济学院(24811)
基金
项目(135097)
科学(104302)
研究(100716)
基金(94692)
(82161)
国家(81461)
科学基金(68357)
社会(62029)
社会科(58571)
社会科学(58552)
(53062)
基金项目(50305)
教育(46504)
(45190)
编号(42697)
自然(42535)
自然科(41469)
自然科学(41457)
自然科学基金(40676)
资助(38438)
成果(35955)
重点(31044)
(30649)
课题(30267)
(29831)
(27374)
科研(25786)
创新(25676)
(25492)
大学(25310)
期刊
(100664)
经济(100664)
研究(64001)
中国(45260)
(36611)
学报(34233)
(31275)
科学(30098)
教育(26573)
管理(26352)
大学(25811)
农业(24564)
学学(23714)
(20321)
金融(20321)
技术(19572)
业经(16733)
经济研究(15809)
财经(15374)
问题(14644)
(13652)
(13277)
(12734)
图书(12661)
国际(12251)
技术经济(10726)
(10589)
世界(10214)
理论(10031)
商业(9945)
共检索到326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认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兼有国际化、国际服务性、规模大并以国家综合国力为依托等重要特征,具有全球或较大区域空间连接并超前于世界城市发展平均水平的典型性城市,主要有四个判断依据:一是交通网络体系能否带来运输、交流的规模经济;二是服务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三是城市是否具有良性的创新能力;四是城市非经济要素是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北京在WTO大环境中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必须大幅度提高交通网络体系的运输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会展业、旅游业,改善金融保险市场以及信息服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有两道难题:一是人口规模膨胀;二是汽车数量膨胀。低碳化和高端化是破解此两难题的要津。按照低碳化方向,城市建设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改变未富先奢和讲排场、讲"气派"、讲"体面"的做法。按照高端化方向,北京在与兄弟城市的分工中,只承担兄弟城市无法承担的产业和项目,凡是兄弟城市能承担的,坚决让兄弟城市承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杨重光  蒋三庚  王铮  
目前,中国京、沪、港等国际化大都市内建成区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渐凸现,亟待解决。东城区作为北京市核心城区和建成区,区内土地利用状况对于中国诸多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目前东城区的土地利用模式来看,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与城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东城区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国际化大都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模式创新的原则、内涵和具体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出发 ,从四个方面 :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文化水平 ,把上海与当今国际大都市作了比较 ,指出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现存距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士谋  
国际化大都市──东京考察姚士谋东京,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其城市规模之大、建设之现代化,整体功能结构之国际化,以及其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仅有纽约、伦敦和巴黎可与之相比,属于全球性的现代化的大都会。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位于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小华  
关于惠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刘小华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标志和作用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特征如何?有什么标志?所起作用怎样?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和层次才算是国际化大都市?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大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国际化是指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震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研究的紧迫课题。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动态地、渐变的,而不是静止的、恒定的。总体趋势是:在建设初期,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的作用趋向递减,而市场机制逐渐增强。这一变动趋势也要求政府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应该充分做好自身管理领域的创新工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过去先后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设想,但对于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作者就长江流域内四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对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西咸新区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玉波  胡俊荣  
文章在解释了图书馆国际化涵义与大都市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 ,论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阐明了图书馆国际化对大都市国际化的贡献 ,以及大都市国际化对图书馆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樱  
现阶段世界经济的发展重点由制造业的生产转向服务领域,国际化都市也随之成为国际贸易、金融和科技、信息的中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中国窗口、经济和人口第二大城市,北京拥有全国综合管理中心、科技人才中心、交通通讯枢纽的优势和多层次的城市腹地,并且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尤其是国际贸易、产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只要正确认识首都功能,加强商务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航空港和信息埠,改造制造业,形成京津互补联合,北京就有望率先步入国际化都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常林  
社区图书馆在国际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呈现主体化趋势。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有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其在都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社区成员文化需求的调研 ;注重其功能实现 ;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社区图书馆网 ;建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提供集成化的服务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参考文献 7。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鲍敦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中国西部未来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有作为龙头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带动。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全国其它地区的配合,也需要中国西部的配合。上海应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上海要走在全国经济市场化的前列,并对其它地区起带动作用;同时,上海应率先进入国际的大市场、大流通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