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2)
2023(10750)
2022(8876)
2021(8343)
2020(6494)
2019(14914)
2018(14490)
2017(27214)
2016(14479)
2015(16233)
2014(16039)
2013(16350)
2012(15709)
2011(14815)
2010(14959)
2009(13820)
2008(13543)
2007(12127)
2006(11214)
2005(10465)
作者
(41868)
(35561)
(35134)
(33233)
(22258)
(17123)
(15660)
(13850)
(13677)
(12468)
(12296)
(11721)
(11400)
(11274)
(11041)
(10710)
(10269)
(10252)
(9924)
(9923)
(9114)
(8739)
(8605)
(8322)
(8010)
(7999)
(7822)
(7691)
(7292)
(7201)
学科
(76226)
经济(76160)
(50011)
(43292)
农业(33348)
管理(29674)
中国(26944)
方法(22450)
地方(21769)
数学(20315)
数学方法(20237)
业经(20222)
(19220)
企业(19220)
(16212)
贸易(16196)
(15801)
(15760)
(14812)
(13668)
银行(13659)
(13456)
(12895)
金融(12895)
农业经济(12731)
发展(12702)
(12680)
(11414)
环境(11123)
(11047)
机构
学院(214704)
大学(210252)
(103817)
经济(102093)
研究(84867)
管理(78408)
中国(68897)
理学(66380)
理学院(65621)
管理学(64886)
管理学院(64488)
(54394)
科学(47295)
(45827)
(42852)
(42462)
农业(41004)
中心(38676)
研究所(38537)
业大(35057)
财经(32851)
(32756)
经济学(32089)
(30078)
北京(29691)
(29494)
师范(29281)
(29221)
经济学院(28892)
科学院(27339)
基金
项目(137220)
科学(109168)
研究(105954)
基金(100241)
(86939)
国家(86120)
科学基金(72740)
社会(71444)
社会科(67414)
社会科学(67403)
(52565)
基金项目(52302)
教育(45395)
(43554)
编号(43071)
自然(41611)
自然科(40615)
自然科学(40607)
自然科学基金(39891)
资助(39814)
(37172)
成果(34894)
(32016)
(31511)
发展(31221)
国家社会(30898)
重点(30782)
(30721)
课题(29882)
中国(28358)
期刊
(127920)
经济(127920)
研究(70703)
(60945)
中国(52132)
农业(41545)
科学(32377)
学报(31609)
(28623)
金融(28623)
(28004)
业经(26292)
管理(26213)
大学(25612)
学学(24335)
教育(21519)
(19507)
经济研究(19182)
问题(18280)
技术(17389)
财经(16356)
世界(16082)
农业经济(15423)
农村(15221)
(15221)
(14224)
(14031)
经济问题(12964)
国际(12497)
(11856)
共检索到34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燕君  宋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陈俭  
建国以来的农村信用社发展走过了一条"之"字道路:1949—1957年坚持合作制,1958—1978年破坏合作制,1979年以后试图回归合作制。以合作金融必备的自愿性、民主管理性、互助合作性三原则来考量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史,却发现,除建国初年成立的少数信用社外,后来成立的绝大多数信用社都是以行政指令强制组合而成的名义的合作组织,特别是1958年之后,信用社的合作性彻底破坏,中国没有一种合作制机构真正成功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农村信用社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一起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本文描述了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变化特征,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中国农民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测度。结论表明:中国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对提高农业生产总值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中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小于总存贷款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对农业生产总值也有正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属于典型的"供给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为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要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秀丽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创新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市场监督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到位。外部治理不完善使农村信用社产生了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服务功能提升缓慢、经营机制转换不快、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现状、问题及后果的研究分析,就完善中国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促进实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提出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历史的脚步匆匆,伴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交响曲,我们迎来了共和国的60华诞。斗转星移,农村信用社也走过了60个春秋,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性变革,也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农村信用社60年的发展经历,尤其是30年的改革经历,将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鹏  
农村信用社(含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2003年开始的农信社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资本仍不能有效发挥约束效力,隐含较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基础上,创造性地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作为分析农信社资本约束效力的基准,建立了资本约束的理论模型。在对资本成本隐含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基础上,采用混合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信社资本约束实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信社资本监管约束失效;经营管理者对资本优化激励约束动力不足;支农业务目标将降低资本水平。本文建议,提高资本质量和改进资本监管两个方面强化资本约束,是深化农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浏阳支行课题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广东省信宜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建于1996年8月,有现辖26家法人信用社,137个营业网点,在职员工854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35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28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南  
2004年8月,福建省被国务院确定为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含农信社改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改革第二批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务院"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建省从实际出发,多管齐下,全力推动农信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丛正  
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后来划归为农业银行一个部门,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经济组织。到市场经济建设阶段,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成为一种依附各级政府又联系现实农村的农民银行,但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