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2)
- 2023(7784)
- 2022(6392)
- 2021(6352)
- 2020(5129)
- 2019(11920)
- 2018(11639)
- 2017(22960)
- 2016(12012)
- 2015(13757)
- 2014(13427)
- 2013(13711)
- 2012(12861)
- 2011(12066)
- 2010(12106)
- 2009(11296)
- 2008(11074)
- 2007(10128)
- 2006(9185)
- 2005(8520)
- 学科
- 济(61770)
- 经济(61720)
- 农(45503)
- 业(39212)
- 农业(29840)
- 管理(25798)
- 方法(22154)
- 数学(20465)
- 数学方法(20394)
- 中国(19493)
- 企(17301)
- 企业(17301)
- 业经(15620)
- 贸(14405)
- 贸易(14394)
- 易(14114)
- 制(13766)
- 银(10947)
- 银行(10942)
- 行(10728)
- 发(10629)
- 融(10507)
- 金融(10507)
- 体(10048)
- 地方(9991)
- 农业经济(9953)
- 财(9569)
- 村(9036)
- 农村(9026)
- 策(9003)
- 机构
- 学院(178755)
- 大学(176954)
- 济(93763)
- 经济(92516)
- 研究(69917)
- 管理(69454)
- 理学(59368)
- 理学院(58822)
- 中国(58511)
- 管理学(58294)
- 管理学院(57964)
- 农(47628)
- 京(37388)
- 财(37262)
- 科学(36079)
- 农业(36075)
- 所(35135)
- 中心(32093)
- 研究所(31470)
- 财经(29853)
- 经济学(29471)
- 业大(29369)
- 经(27585)
- 经济学院(26597)
- 江(25438)
- 北京(24041)
- 院(23417)
- 科学院(22705)
- 经济管理(22536)
- 财经大学(21955)
- 基金
- 项目(114219)
- 科学(91899)
- 研究(87913)
- 基金(87277)
- 家(75710)
- 国家(75062)
- 科学基金(63976)
- 社会(60281)
- 社会科(56906)
- 社会科学(56894)
- 基金项目(45439)
- 省(40615)
- 自然(37617)
- 教育(37574)
- 自然科(36793)
- 自然科学(36786)
- 自然科学基金(36206)
- 编号(35439)
- 资助(35225)
- 划(34159)
- 成果(28623)
- 部(28346)
- 农(28329)
- 国家社会(26929)
- 发(26264)
- 中国(25524)
- 重点(25207)
- 教育部(24390)
- 制(23535)
- 创(23500)
- 期刊
- 济(109568)
- 经济(109568)
- 研究(57979)
- 农(53183)
- 中国(39631)
- 农业(36001)
- 融(26119)
- 金融(26119)
- 科学(25842)
- 财(24665)
- 学报(24659)
- 管理(22419)
- 业经(21756)
- 大学(20298)
- 学学(19351)
- 业(17335)
- 经济研究(16414)
- 问题(15897)
- 财经(15664)
- 世界(15598)
- 农村(14242)
- 村(14242)
- 农业经济(13748)
- 经(13613)
- 技术(13452)
- 贸(13394)
- 国际(12914)
- 教育(12760)
- 经济问题(11095)
- 技术经济(9857)
共检索到286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永红 杨春
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深化背景下,改善小农户市场弱势地位,对提高现代生产要素对接能力,实现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意义重大。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借助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实证考察加入合作社对小农户市场地位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加入合作社能显著改善小农户市场弱势地位,表现在反事实假设下,若未加入合作社的小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其市场地位将提升0.38。(2)合作社对小农户市场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不同分化阶段和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兼业I型和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小农户的市场地位提升效应更大。(3)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主要通过土地规模化、人力资本化和信贷可得化三条路径来改善小农户的市场弱势地位。
关键词:
合作社 小农户市场地位 内生转换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颖琦 黄祖辉 吴林海
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分别分析了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但农户最终加入合作社的行为取决于农户的行为态度以及合作社在降低生产风险中的作用;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与其是否加入合作社呈负相关关系;计划行为理论适用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分析,但不适用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行为分析。基于此,应赋予合作社更多的职能,发挥合作社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作用,鼓励小规模生产者加入合作社;定期对社员进行辅导、培训等对于缩小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马旺林 王舒娟
社员承诺是合作社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较低的社员承诺直接削弱了合作社的规模经济优势,成为很多合作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山东和陕西两省672户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合作社组织结构、治理机制、社员特征、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共5类因素对社员承诺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员承诺总体水平较低的困境,受访社员交给合作社的产品比例只有62%,其余均销售给了合作社以外的第三方。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社员承诺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合作社社员规模、有无价格溢出、是否参与合作社决策、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存在资金约束、生产规模、销售经验、家庭成员有无非农就业渠道、入社时间、距合作社距离、市场公平性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梁巧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困境及其成因。论文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对合作社社员和非合作社社员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合作社这一组织制度的意义。进而对箬横西瓜合作社的发展成因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性和阻力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概括了该合作社发展和运行中的一些有益经验,最后给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侠 沈月琴 李博伟 蔡颖萍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农户是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服务的主力军。本文基于2019年福建、四川、山西的1 433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行为的动机更强,经济效益水平更高。而且不同地形条件、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经济效益影响不同,坡度低的地形条件下及中规模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效益更显著。由此,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引导农户提供农机服务;二是加强坡地基础设施和小型农机建设;三是激活农机服务市场,支持不同规模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四是鼓励农机服务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合作社 农机服务 供给 效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洋 王庆斌 季荣妹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研究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业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影响。考虑可观测变量和不可观测变量的潜在自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应用AI稳健标准误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估计,并用MLE方法估计处理效应模型(TEM)。实证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业经营性固定资产显著增加,但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其影响显著不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收入效应明显较大,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资产效应明显较大。样本总体的处理效应显示,与非农民合作社成员相比,加入农民合作社导致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业经营性固定资产分别增加16%和45%。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实证发现的潜在政策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凤蕊 乔光华 姜冬梅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合作社的农户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合作社成立后参与户与未参与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合作社成立后畜牧业和务工收入对参与户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高达77%,并且该贡献具有持续性;农牧民年龄与人均纯收入、种植业收入、务工收入呈负相关,与畜牧业收入呈正相关;农业劳动力比例与人均纯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和人均务工收入呈正相关;耕地面积除与人均务工收入呈负相关,与人均纯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人均畜牧业收入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土地合作社 农户参与 农户收入 影响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彦丽 施轶坤
本文利用来自13个合作社空间覆盖范围内3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并特别关注农户入社意愿到入社行为的转化。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低且兼业特征明显的弱势农户更愿意加入合作社;然而,农户入社行为并不完全基于其对合作社的需求意愿,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如外部环境)的影响;真正入社的农户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农户对"紧密型"合作社表现出明显偏好但并无选择余地;加强合作社知识宣传对农户的入社意愿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既有研究独立探讨了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的各自增收效果,但对于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增收尚无定论。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农户模型以分析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的因果关系,并基于CLES(2020—2022年)数据对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效果展开实证检验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合约安排与小农户增收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增收效果从低到高依次为“租地+雇工”模式、合同农业模式和股份合作模式。这一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估计偏误、内生性检验、替换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第二,小农户依托合约安排通过土地转出和劳动时间再配置(“租地+雇工”模式)、产品溢价(合同农业模式),以及提升产业价值份额(股份合作模式)等路径实现有效增收。本文研究有效识别了小农户与合作社合约安排的三种典型利益联结模式的增收差异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倾向性增收模式与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小农户 合约安排 利益联结模式 增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旭初 吴彬
本文重新检视"小农"和"现代农业"的概念,并基于对中国特色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反思,针对性地探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化小农"的视角切入,重点分析了合作社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通过组织化路径,需要提供包括生产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金融性服务在内的现代农业服务。在诸多路径中,作为小农组织化核心载体的农民合作社无不扮演着重要角色,无疑是一种非常适用且合意的关键载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卫强 马鹏超
合作社支持能够提高小农户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外源性力量。从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和降低意愿及行为的悖离概率三个方面尝试性解构了合作社支持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底层逻辑,并基于甘肃省定西市3县419份微观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减量施肥行为、减量施药行为、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群组差异和代际差异。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合作社支持可以通过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及增强能力3种中介渠道影响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基于此,从强化小农户的“认知-意愿-行为”自治机制、共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机制和建立合作社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妥适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构建合作社体系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一个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力图阐释合作社通过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赋能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摆脱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两个维度探讨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可能限度。结果表明:(1)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小农户增收,但该增收效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即合作社具有赋能小农户增收,进而实现脱贫并防止返贫的显著作用,但尚不足以促进小农户实现共同富裕。(2)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时间再配置两种路径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以增加其家庭收入。(3)合作社内部不合理的分利秩序引致小农户增收的机会不平等是合作社赋能小农户有限增收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合作社 小农户 增收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本文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理论构建研究框架,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例,结合PSM方法、两阶段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小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能力作用,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社员小农户的劳动与机械型技术要素产出弹性显著较高,符合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与农业机械技术与机械化服务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劳动要素配置趋势;(2)合作社显著弱化了小农户对土地与生物化学型技术要素的产出依赖,有助于小农户对生物化学型技术要素进行理性投入与结构调整,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转型;(3)合作社能强化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与设施蔬菜产值占比、积极参与技术指导以及处于京津冀地区特征的小农户的管理能力,促进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动态提升小农户的整体生产效率。
关键词:
合作社 小农户 生产要素配置 管理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卫强 马鹏超
合作社支持能够提高小农户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外源性力量。从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和降低意愿及行为的悖离概率三个方面尝试性解构了合作社支持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底层逻辑,并基于甘肃省定西市3县419份微观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减量施肥行为、减量施药行为、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群组差异和代际差异。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合作社支持可以通过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及增强能力3种中介渠道影响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基于此,从强化小农户的“认知-意愿-行为”自治机制、共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机制和建立合作社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妥适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构建合作社体系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一个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力图阐释合作社通过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赋能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摆脱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两个维度探讨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可能限度。结果表明:(1)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小农户增收,但该增收效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即合作社具有赋能小农户增收,进而实现脱贫并防止返贫的显著作用,但尚不足以促进小农户实现共同富裕。(2)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时间再配置两种路径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以增加其家庭收入。(3)合作社内部不合理的分利秩序引致小农户增收的机会不平等是合作社赋能小农户有限增收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合作社 小农户 增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