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1)
- 2023(10914)
- 2022(9029)
- 2021(8554)
- 2020(6908)
- 2019(15788)
- 2018(15347)
- 2017(28814)
- 2016(15619)
- 2015(17525)
- 2014(17048)
- 2013(17117)
- 2012(15859)
- 2011(14693)
- 2010(14646)
- 2009(14098)
- 2008(13851)
- 2007(12380)
- 2006(11130)
- 2005(10178)
- 学科
- 济(70322)
- 经济(70221)
- 业(51146)
- 农(49840)
- 管理(41536)
- 农业(33085)
- 企(29111)
- 企业(29111)
- 方法(24398)
- 数学(21977)
- 中国(21878)
- 数学方法(21817)
- 业经(21273)
- 制(18980)
- 财(16609)
- 贸(14458)
- 贸易(14450)
- 易(14249)
- 体(13922)
- 发(13089)
- 农业经济(12476)
- 地方(12369)
- 银(12034)
- 银行(12024)
- 行(11666)
- 学(11218)
- 融(10996)
- 金融(10991)
- 发展(10827)
- 展(10817)
- 机构
- 学院(227386)
- 大学(225780)
- 济(107151)
- 经济(105414)
- 管理(86151)
- 研究(83449)
- 理学(74333)
- 理学院(73531)
- 管理学(72631)
- 管理学院(72220)
- 中国(67004)
- 农(54924)
- 财(47542)
- 京(47333)
- 科学(46427)
- 农业(41621)
- 所(41174)
- 中心(38255)
- 业大(37164)
- 财经(37052)
- 研究所(37028)
- 经(33925)
- 经济学(33569)
- 江(33550)
- 经济学院(30167)
- 北京(29635)
- 院(28839)
- 范(28632)
- 师范(28402)
- 财经大学(27139)
- 基金
- 项目(150750)
- 科学(121158)
- 研究(114094)
- 基金(113570)
- 家(98974)
- 国家(98044)
- 科学基金(83919)
- 社会(77658)
- 社会科(73354)
- 社会科学(73340)
- 基金项目(59780)
- 省(56303)
- 自然(50540)
- 教育(49883)
- 自然科(49367)
- 自然科学(49355)
- 自然科学基金(48533)
- 划(47132)
- 编号(45149)
- 资助(44703)
- 成果(36987)
- 部(35908)
- 制(34823)
- 重点(34044)
- 国家社会(33924)
- 发(33813)
- 农(31978)
- 创(31454)
- 教育部(30879)
- 课题(30698)
- 期刊
- 济(125310)
- 经济(125310)
- 研究(70848)
- 农(60917)
- 中国(50926)
- 农业(41506)
- 财(35160)
- 科学(34538)
- 学报(34498)
- 管理(28993)
- 大学(28216)
- 学学(27017)
- 融(25931)
- 金融(25931)
- 业经(24741)
- 业(19401)
- 教育(19102)
- 财经(19068)
- 经济研究(18174)
- 问题(17866)
- 技术(17011)
- 经(16445)
- 世界(15953)
- 农业经济(14968)
- 农村(14892)
- 村(14892)
- 贸(13334)
- 版(13325)
- 经济问题(12305)
- 社会(11638)
共检索到35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立雄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建国初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和灾年的自我保障能力,农民回归向宗族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发展成为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宗族制度中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功能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性,农民大量发掘宗族制度中有利发展的因素,宗族制度在短暂衰退后再度复兴。1990年代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以及新经济组织对宗族制度的有效替代,中国乡村...
关键词:
农村 宗族制度 功能 演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成贵
本文对当代中国农村宗法制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把文化因素和社会人文条件纳入视野,剖析了农村宗族的变迁和重整的机理与过程;考察了宗族这一特殊组织的经济学涵义,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很少有像宗族这样有效的典型例子。此外,还综合分析了宗族的绩效和局限,及其创造性转化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国河
本文就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复兴的原因、农村宗族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农村宗族与农村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宗族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宗族的现代性五个问题,对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对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农村宗族研究要想进一步深入并取得突破,必须克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宗族问题,跳出单一的社会结构观思维,正视农村宗族的行动主体———农民的存在,而不是割裂宗族与农民的关系。
关键词:
农村 宗族 农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文章从政权、征地权、社会保障权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出发,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国家权力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产权缺陷。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变革,农村土地市场化是土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征地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远行 朱士群
本文通过对中国转型社会中农村宗族组织建构的制度性空间和法理性基础的剖析,揭示了农村宗族组织的实际结构、功能及运作效果,并试图描述出宗族组织是如何作为社会成员去获取社会资本,以融合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组织体系之中的。
关键词:
宗族 制度 法理 场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赵奎
基于个体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网络成员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交往以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扮演了重要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为宗族网络成员提供了非正式社会保障功能;宗族网络越强的村庄,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低;宗族网络对新农保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进而提出要通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和推进新农保制度与宗族网络的协同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
关键词:
宗族 新农保 养老保险 社会资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勇
基于四川宜宾、江西赣州、河南驻马店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多案例考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实然状态。研究发现,流动与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宗族运行呈现出"祖荫竞赛"的实践逻辑。随着农民理性扩张与劳动力价值显化,农民意义世界中的"祖荫想象"出现明显的市场转向;比较与竞争的意识日益嵌入血缘亲情,以"己"为单位纵向历时、横向共时的"祖荫竞争"成为中国农民意义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承载祖荫符号的"事件"成为当下农村宗族运行的基础载体,"事件团结"机制周期性激活血缘关系网络,为民间信仰公共性再生产创造契机;作为"祖荫竞赛"稳定参与主体的"中坚族人"及影响"中坚族人"规模的本地经济机会,则直接影响着本地宗族秩序与"祖荫竞赛"烈度。随着"祖荫竞赛"的日益普遍化,引导农村宗族正向发展应成为新时代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关注的重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勇
基于四川宜宾、江西赣州、河南驻马店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多案例考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实然状态。研究发现,流动与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宗族运行呈现出"祖荫竞赛"的实践逻辑。随着农民理性扩张与劳动力价值显化,农民意义世界中的"祖荫想象"出现明显的市场转向;比较与竞争的意识日益嵌入血缘亲情,以"己"为单位纵向历时、横向共时的"祖荫竞争"成为中国农民意义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承载祖荫符号的"事件"成为当下农村宗族运行的基础载体,"事件团结"机制周期性激活血缘关系网络,为民间信仰公共性再生产创造契机;作为"祖荫竞赛"稳定参与主体的"中坚族人"及影响"中坚族人"规模的本地经济机会,则直接影响着本地宗族秩序与"祖荫竞赛"烈度。随着"祖荫竞赛"的日益普遍化,引导农村宗族正向发展应成为新时代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关注的重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海 王义
在中国农村走向制度化治理过程中,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非权威性治理主体缺失成为显著现象。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历史因素。改变单一治理主体结构,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使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农村制度化治理进程,不仅是适应公民社会成长与发育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农村治理结构走向更加合理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对农村治理结构主体进行优化与转换,实现权威性主体与民间组织有机合作与配合的良治状态。
关键词:
农村 制度化治理 主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兴杰 傅恒才
当代中国农村问题论纲张兴杰,傅恒才(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多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就本质上来说,这一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农村的稳定,二是农村的进步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本文阐述和归纳了当代宗族组织的概念、特征,论述了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提出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促进当代宗族组织现代化转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推动当代宗族组织和基层政权共赢发展三个方面健全和完善当代宗族组织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宗族组织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戴利朝 邱新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
宗族 权威结构 社会变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铭来 郑先平 李涛
本文在相对劳动力供给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时间配置最优化理论模型,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借助空间Tobit模型实证检验宗族网络和保险制度对农村女性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宗族网络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及以保险制度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对农村女性外出就业影响显著。(2)本地宗族网络规模越大,人情往来产生的经济压力和情感道德牵绊越强,女性外出就业阻力越大;邻近地区宗族网络规模越大,"传帮带"的先驱效应越强,女性外出就业可能性越高;本地和邻近地区宗族网络强度越大,对网络内家庭补充保障作用越好,能在更大程度上消减女性外出就业决策时对家庭照料的顾虑,促进女性外出就业。(3)社会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但待遇可携带性差,阻碍女性外出就业;商业保险可提供多层次补充保障,针对性更强,信息传递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所以本地和邻近地区商业保险发展均显著促进女性外出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