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8)
2023(13305)
2022(10788)
2021(10302)
2020(8004)
2019(18188)
2018(18088)
2017(31886)
2016(18326)
2015(20685)
2014(20281)
2013(18856)
2012(17148)
2011(15702)
2010(15852)
2009(14250)
2008(13449)
2007(12191)
2006(10838)
2005(9370)
作者
(49494)
(40900)
(40772)
(38814)
(25915)
(19551)
(18730)
(15911)
(15874)
(14884)
(13892)
(13873)
(13061)
(12971)
(12870)
(12745)
(12732)
(12189)
(12159)
(11795)
(10327)
(10308)
(10029)
(9529)
(9513)
(9269)
(9178)
(9024)
(8444)
(8394)
学科
(50350)
经济(50278)
管理(43518)
(38775)
(29085)
企业(29085)
中国(24082)
教育(23327)
(18691)
方法(16488)
(16220)
理论(15406)
业经(14589)
(14341)
(13982)
数学(12923)
数学方法(12614)
地方(12457)
教学(12305)
农业(11955)
(10629)
贸易(10621)
(10328)
(10100)
工作(10067)
银行(10058)
(9998)
(9949)
(9723)
技术(9627)
机构
大学(233285)
学院(232145)
研究(86120)
(76757)
管理(76546)
经济(74371)
理学(64552)
理学院(63619)
管理学(62101)
管理学院(61659)
中国(58487)
科学(54259)
(52482)
(43575)
(42888)
师范(42415)
(41637)
研究所(39607)
教育(39354)
(38959)
中心(38764)
(38155)
业大(34959)
技术(34613)
师范大学(34162)
北京(33604)
农业(32840)
(32388)
(30892)
财经(28823)
基金
项目(156234)
研究(123311)
科学(122246)
基金(105326)
(93019)
国家(92012)
科学基金(76354)
社会(72684)
社会科(68135)
社会科学(68119)
(64863)
教育(64388)
(56832)
编号(54772)
基金项目(53779)
成果(48239)
自然(46985)
自然科(45846)
自然科学(45828)
自然科学基金(44976)
课题(42443)
资助(41238)
重点(37601)
(36142)
(35863)
(34429)
(33344)
项目编号(33233)
规划(31685)
(31495)
期刊
(92521)
经济(92521)
研究(76961)
教育(68617)
中国(65770)
学报(40854)
(39215)
科学(34199)
大学(31428)
(29458)
管理(29180)
学学(27466)
农业(26778)
技术(25087)
职业(19544)
图书(18701)
(18624)
金融(18624)
业经(17435)
经济研究(14862)
书馆(13898)
图书馆(13898)
(13824)
论坛(13824)
财经(13703)
(13495)
技术教育(12821)
职业技术(12821)
职业技术教育(12821)
(12144)
共检索到372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翔杰  
当前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具备较好的理念储备和建设条件。职业教育以“嵌入式”“供给式”“自适式”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但仍存在现实困境。功能整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是育人功能、适应功能、共生功能和培养功能、社会功能、生长功能的聚合体。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值”;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贡献值”;加强“适应—共生”功能互利共通,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韩佩冉  
世界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有百年历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各异。我国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虽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价值开发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部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着终身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重大决策,将有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协调发展,发挥其整体效能价值。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准确认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意义,科学评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明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主体及责任,精心设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精准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虞安骥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从逻辑层面,职业教育可通过拓展办学空间、贯通培养渠道、丰富育人方式,不断夯实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基、搭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路。从价值层面,推动职业教育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时代响应。鉴于此,进一步提出整合资源,拓展职业教育服务渠道;紧扣需求,突破职业教育招生桎梏;找准定位,转变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基础,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聚焦矛盾,优化职业教育学习制度等实践方略,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有所裨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剑涛  
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是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但也存在政策和机制不健全,难以贯彻科学评价人才的理念;政校企协同的黏性和共性不足,难以激发合力吸引人才的潜能;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不够完善,难以突显公正选拔人才的尺度;一体多面的课程和教学未形成,难以发挥精准培养人才的优势等现实困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观照,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要依法治理,制定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协同共生,搭建多主体合作平台;因材施教,完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以人为本,形成一体化课程和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张之晔  吴遵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明确目标,这也是"十四五"规划期间确立的重大教育方针。但就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与推进而言,首先需要廓清基本内涵,厘清逻辑关系,由此方能明晰体系构建的要素与目标。据此,通过多维度的综合研判,解析出"自我导向学习"这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线索与基本要素。在揭示其内在困境的基础上,就"泛"资源格局、"后"学校组织、"善"价值生态和"优"制度框架的创制等本土策略方面,提出了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复杂关系相契合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楚金华  李洪华  
学科是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是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重要体现。但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倡导“强化实践”和“理论够用”,过于强调“职业性”,学科建设几乎被忽视。学科的本质是知识分类,以知识为核心组分。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知识传授、生产和应用是其开展人才培养的逻辑主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学科建设。鉴于“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知识形态呈“金字塔”型,学科形态呈“四螺旋”型,组织形态呈“超组织”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些特征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方案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丹  
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两者相互影响。就理论层面而言,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包括环形、主体间性和层次耦合三方面。就实践来说,两者在联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发展脚步不一致、偏离预定轨道与应对措施欠缺等。因此,应该建构两者联动发展的立体路径,促进合作互利的深度联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徐小容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关系交错而复杂,从"应然"层面进行解读,呈现出"环形逻辑"、"主体间性逻辑"和"层次耦合逻辑"多元联动逻辑。而在"实然"状态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在联动上存在着脱节、失轨与失措等问题,应通过"多维对接"路径、"点—线—面"联动路径以及"利益"、"规则"、"效率""三维一体"协同联动,构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立体路径,实现两者互利共赢与深层次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田舒蕾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专业建设。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之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基本逻辑,坚持转型与塑型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融合与创新并行。强化机制构建,构建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专业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专业建设评价,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可为路径,坚持办学方向、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不变,提升专业建设支撑力;坚守职业性和高等性两种属性,强化专业建设驱动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专业建设内核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岭  
职业教育具有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适切性,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教育场所,使得人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是沟通人才成长通道的重要桥梁,同时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现实困境,缺乏制度机制设计,职前与职后教育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难以吸纳整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忽视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等。针对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困境,要以学分制为纽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衔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开放、融合、融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体系,推进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的衔接与一体化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机制;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萍  鄢真真  黄成松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交织,构成了多种复杂关系,将课堂中“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转变为蕴含多类教学资源、多种学习活动、大数据支持的立体课堂。在立体课堂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构成了课堂基本面;在线课堂与大数据构筑了立体课堂的两极;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大数据围绕课堂场域形成多元交织关系,共同构筑了立体课堂的经纬线。立体课堂的核心任务是重塑教与学关系、提高学习成效、优化教学决策、提升学习者自适应程度。要完成传统课堂向立体课堂的转变,需要通过理念培育、智慧教室支持、教师能力建构、评价变革引导等来形成完整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重要教育政策目标。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之规定,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我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时间节点确定为2010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时间要求是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表述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确立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首先便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相关段落也沿用了"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表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史秋衡  谢玲  
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系统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中国之治"民生教育方面的战略任务。教育是民生之首,是人类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治理相关的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中,教育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政策指导与支持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列举了职业教育对逻辑起点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对当下的基于目标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能力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职业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学术维度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归类、分析、审思,提出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最新观点,并从整合与逻辑起点理论的内在一致性,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指导的逻辑起点三个维度对"整合起点说"进行了研探论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婉华   韩树林   张平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根据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在教育结构上要强化系统协同,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专业结构上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技术结构上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