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4)
- 2023(6438)
- 2022(5440)
- 2021(5204)
- 2020(4588)
- 2019(10838)
- 2018(10715)
- 2017(21344)
- 2016(11339)
- 2015(12379)
- 2014(12265)
- 2013(12065)
- 2012(10866)
- 2011(9758)
- 2010(10016)
- 2009(9164)
- 2008(8917)
- 2007(7862)
- 2006(6656)
- 2005(6112)
- 学科
- 济(47265)
- 经济(47220)
- 业(29141)
- 管理(28174)
- 方法(24996)
- 企(23145)
- 企业(23145)
- 数学(22769)
- 数学方法(22215)
- 财(14111)
- 农(11871)
- 中国(11046)
- 学(10776)
- 收入(8815)
- 理论(8461)
- 业经(8368)
- 农业(8158)
- 制(7858)
- 贸(7570)
- 贸易(7565)
- 易(7350)
- 地方(7166)
- 银(6946)
- 银行(6926)
- 融(6748)
- 金融(6747)
- 行(6591)
- 务(6547)
- 财务(6507)
- 财务管理(6489)
- 机构
- 大学(156239)
- 学院(155419)
- 济(62315)
- 经济(61064)
- 管理(58655)
- 研究(53325)
- 理学(51156)
- 理学院(50565)
- 管理学(49170)
- 管理学院(48892)
- 中国(39278)
- 科学(34921)
- 京(33409)
- 财(29098)
- 农(28841)
- 所(27849)
- 研究所(25563)
- 业大(25516)
- 中心(23641)
- 财经(23141)
- 江(22954)
- 农业(22675)
- 经(21141)
- 北京(21001)
- 院(19618)
- 经济学(19595)
- 范(19450)
- 师范(19196)
- 州(18237)
- 经济学院(17637)
- 基金
- 项目(108415)
- 科学(84921)
- 基金(79756)
- 研究(73923)
- 家(71750)
- 国家(71247)
- 科学基金(60434)
- 社会(46654)
- 社会科(44388)
- 社会科学(44374)
- 省(42085)
- 自然(41196)
- 基金项目(40898)
- 自然科(40366)
- 自然科学(40353)
- 自然科学基金(39628)
- 划(35908)
- 教育(35148)
- 资助(34848)
- 编号(28436)
- 重点(24895)
- 部(23674)
- 成果(22855)
- 创(22287)
- 发(22061)
- 科研(21511)
- 计划(21061)
- 创新(20913)
- 课题(20382)
- 教育部(20067)
共检索到22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功能性收入分配探讨的是各种生产要素是否能够按照各自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获得相应的份额,它同生产的效率和分配的公正直接相关,涉及的主要是初次分配;规模性收入分配则直接以不同个体或群体最终得到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差异为考察对象,它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不仅涉及收入的初次分配,更涉及收入再分配。本文结合时代背景或现实背景并借助于简化模型,对功能性收入分配的理论进展、规模性收入分配的度量方法等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研究,并对目前热议的劳动份额下降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明海 姚先国 肖文
收入分配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早期收入分配理论集中于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探讨国民收入在各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新古典的边际主义解释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稳定使研究兴趣转移至规模性收入分配,探讨个体间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原因。19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使经济学界再次关注要素收入分配,形成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并重的局面。然而,两种收入分配研究各自平行展开,却很少有研究关心两种分配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梳理收入分配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联系的理论和实证思路。
关键词:
功能性收入分配 规模性收入分配 联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明海 姚先国
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框架,本文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相联系,统一地解释了收入分配变动的三种模式。研究发现,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收入不平等源于日益扩大的技能工资差距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强调国家干预的"莱茵模式",其较低内部工资差距和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缓解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冲击;"中国模式"体现了转型经济的特征,劳动收入份额、技能工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的变化都成为近年来收入不平等迅速扩大的重要来源。"中国模式"造成了基尼系数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双重分配结果,也是目前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难点和着力点。理清两大分配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政府采用有效政策手段,改善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早期的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考察不同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份额,后来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广泛接受推动了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的繁荣,它主要探讨个体收入差距。由于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均蕴含着丰富的收入结构思想,此后形成了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研究并重的局面。基于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内在联系,本文展望了二者相融合的研究趋向,并指出在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优化的研究中应特别关注贫困、体现公平和重视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程道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权债务危机经历了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的迈进,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也由最初的区域性扩展到现在的全球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这两类样本的主权债务危机成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债务负担率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和国际储备对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有显著影响,而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赤字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显著,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滞后一期的GDP增长率对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影响,对新兴经济体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出一些防止债务危机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文章基于后卡莱茨基模型,分析了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方向,并使用OECD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技术进步存在重要影响:在工资主导型国家中,工资率增加会促进技术进步;而在利润主导型经济中,工资率对技术进步的影响难以确定。进一步分析表明,改善要素收入分配失衡,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能够促进工资内需型经济体的形成,也能够加速国内技术进步。
关键词:
有效需求 功能性收入分配 技术进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盾
本文通过发展后凯恩斯学派的Bhaduri-Marglin模型,利用1978—2016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依次估计了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出口与进口增长的影响,并对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事后核算,对继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做了事前预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估计方法、模型设置的结果,本文发展了以往研究的结论:我国经济最迟在2003—2004年经历了"区制转换",由之前的"利润拉动的增长"(profit-led growth)转变为"工资拉动的增长"(wageledgrowth);当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对投资和净出口的抑制作用,因而能在提升居民消费率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快增长。不过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递减,消费率的外生性提高则正向调节这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源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导致的内生需求不足进而对外生需求刺激的依赖;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入分配调节与内生需求创造的协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迎新
功能理性分配结构也即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研究对研究我国劳动收入的分配结构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一直面临我国要素收入的计算口径与国际上存在差异而结论迥异。为解决这一口径差异所导致的比较差异,部分学者采取了通过一定的调整方式来实现口径一致性从而获得比较结果。文章则转换研究视角,改变劳动收入份额的绝对值角度而从劳动份额的变动值进行国际比较,通过数据驱动角度利用模型测度量化了谨慎原则下的功能性收入结构,从方法上拓展了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思路,从结论上印证了核算角度量化功能性收入结构的结论。而且,为掌握更确切功能性分配问题提供了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又一研究角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在各生产要素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可变分工交换体系中,假定各生产函数的技术系数是可变的,各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边际物质产品)的变动将依次引起各部门比较生产力的变动,进而影响产品广义价值量的变动。本文将这种由各生产要素边际变动所最终引致的产品广义价值量的变动,定义为各生产要素的价值,从而建立了一个以广义价值论为基础的功能性分配理论,使广义产品价值决定与广义要素价值决定内在地统一起来。本文的分析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价值理论中存在的循环论证,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供了更加严密的逻辑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清华
在当前的研究文献中,我国学者在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在两个方面产生混乱:一是我国收入法GDP中的劳动者报酬指标包含了非公司业主的混合收入,采用的是宽口径的概念,而SNA1993中的雇员报酬概念却并不包括混合收入,是窄口径的概念。因此,根据我国收入法GDP数据直接计算出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不具有国际可比性;二是2004年我国收入法GDP的统计口径本身发生了变动,使得我国2004年前后的劳动收入份额也不具有可比性。本文首先以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对自我雇用者的混合收入按照宽、中、窄三种口径进行调整,基本消除了上述两个不可比因素;其次,以调整后的可比数据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全面的国际比较,结果发现:如果采用窄口径的劳动报酬概念,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20个百分点,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年咏 张甜迪
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功能性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构建卡莱斯基分配增长模型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大股东权利,从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不断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及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印证了这一结论,且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及东部城镇地区实证结果均表明,金融化对劳动力收入份额的挤占存在门限效应:在金融化的初期会大幅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超过门限值后这一负面影响明显减弱;中西部城镇及农村地区未发现门限效应,但两者仍呈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游士兵 王原君
洛伦兹曲线模型研究是近年来收入分配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先提出了几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模型,用国外文献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与国际上通用的数据对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新模型远优于利用现有文献中模型构造的模型。然后将其中效果最好的模型用于研究我国的收入分配。本文使用了湖北省2009年、2010年、2012年三年的收入分配抽样数据,用其形成分组数据,然后用新洛伦兹曲线模型对产生的分组数据进行拟合,再利用拟合得到的模型估算基尼系数,证明由此得到的基尼系数与从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基本相同。估算得到的洛伦兹曲线几乎准确地通过分组数据点。说明本文提出的洛伦兹曲线模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适...
关键词: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茂茜 万亮 虞克明
为研究最低工资是否可以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提出基于中位数与众数比值计算基尼系数的新算法。借助最低工资的截断效应和溢出效应理论,构建最低工资对工资收入分布的冲击作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最低工资对于混合基尼系数的微观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可以通过减小单个分布基尼系数和众数差距降低混合基尼系数。代表最低工资执行力度的冲击系数越大,最低工资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率越高。
关键词:
众数 基尼系数 最低工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碧波 郭金兴
本文着重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有效需求 资本存量 收入流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王爱民 李笑
国富的程度,也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税收的份额,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居民收入的分配方式所决定的。其支撑在于:首先,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累进制下不同税级之间税率的比值以及纳税档次门槛的设定是决定政府税收规模的重要因素;其次,累进税制的实施和利益共享式的再分配,使得国民收入中政府税收占比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改善的情形下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国富"形成的本质原因即在于此;最后,收入分配影响政府税收的效应具有空间差异,中部省份政府税收占比的上升与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关,而东部和西部省份的税收增加则来自于收入分配的改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政府税收 利益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