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7)
- 2023(15967)
- 2022(13484)
- 2021(12385)
- 2020(10815)
- 2019(24667)
- 2018(24594)
- 2017(47285)
- 2016(25816)
- 2015(29192)
- 2014(29351)
- 2013(28723)
- 2012(26458)
- 2011(23634)
- 2010(23609)
- 2009(22062)
- 2008(21759)
- 2007(19627)
- 2006(16583)
- 2005(15077)
- 学科
- 济(102569)
- 经济(102429)
- 管理(78666)
- 业(72967)
- 企(61573)
- 企业(61573)
- 方法(48925)
- 数学(43177)
- 数学方法(42620)
- 财(31611)
- 农(27155)
- 中国(26194)
- 制(25033)
- 学(22504)
- 业经(21958)
- 务(20012)
- 财务(19946)
- 财务管理(19894)
- 地方(19470)
- 企业财务(18949)
- 贸(18229)
- 贸易(18225)
- 体(18120)
- 易(17715)
- 银(17657)
- 银行(17605)
- 农业(17317)
- 融(16892)
- 金融(16884)
- 理论(16814)
- 机构
- 大学(369374)
- 学院(368316)
- 济(148294)
- 经济(145122)
- 管理(140725)
- 理学(121681)
- 研究(121420)
- 理学院(120355)
- 管理学(118022)
- 管理学院(117352)
- 中国(91850)
- 京(77283)
- 科学(75993)
- 财(71742)
- 农(64575)
- 所(61690)
- 业大(57422)
- 中心(56981)
- 财经(56850)
- 研究所(56061)
- 江(55823)
- 经(51549)
- 农业(51038)
- 北京(47679)
- 范(46639)
- 经济学(46157)
- 师范(46030)
- 院(44278)
- 州(43639)
- 财经大学(42343)
- 基金
- 项目(251109)
- 科学(197838)
- 基金(183287)
- 研究(179532)
- 家(161067)
- 国家(159786)
- 科学基金(136981)
- 社会(113865)
- 社会科(108017)
- 社会科学(107990)
- 省(99008)
- 基金项目(96802)
- 自然(90241)
- 自然科(88197)
- 自然科学(88169)
- 自然科学基金(86623)
- 教育(84239)
- 划(83466)
- 资助(75492)
- 编号(71619)
- 成果(58559)
- 重点(57201)
- 部(55981)
- 发(52885)
- 创(52317)
- 课题(50322)
- 创新(49098)
- 科研(48957)
- 教育部(47885)
- 制(47744)
- 期刊
- 济(157452)
- 经济(157452)
- 研究(102741)
- 中国(72110)
- 学报(62607)
- 财(58913)
- 农(57776)
- 科学(55200)
- 管理(51620)
- 大学(47464)
- 学学(45109)
- 农业(38553)
- 教育(38266)
- 技术(32964)
- 融(32740)
- 金融(32740)
- 财经(28775)
- 业经(25655)
- 经济研究(25388)
- 经(24684)
- 问题(21107)
- 业(20307)
- 版(18991)
- 统计(18210)
- 技术经济(17530)
- 科技(16904)
- 理论(16898)
- 策(16717)
- 财会(16345)
- 贸(16301)
共检索到53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国权 皇甫鑫
在现代公权力体制中,权力的绝对集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分权模式。虽然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政治性分权不适合中国,但是中国有着自身特色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的功能性分权体系,这一体系力图通过构建多重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实现既保障权力运行效率又防止权力滥用专断的双重目标。中国特色功能性分权体系建基于广义政府,基本要义是政治集权与组织分权、核心特征是功能性与嵌套性。实践中,中国特色功能性分权已初步形成了权力结构与权力过程双重维度上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在总体上呈现出"强协调—弱制约"、"强监督—弱制约"的特征。基于此,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应从权力结构和权力过程来审视、提升功能性分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与协调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威 张婷婷
农村金融体系的负效应对农村金融系统的区域性制约产生了非农业化和非农村化诸多问题,农村金融需求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程度也逐渐趋低。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在区域性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制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性制约,指出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需要发育出一些新的金融组织机构,并且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某些功能进行强化或弱化以适应城乡协调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区域性功能应当内在统一于农村区域金融资源系统,而不是截然割裂。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功能性制约 制约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清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发展理念、教育系统、教育功能的现代化,并包含人本属性、规范属性、多元属性的价值取向。基于此,植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体制机制、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深层次障碍因素,需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着眼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治理层面寻求构建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治理现代化 内涵 价值属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玉春 郭江
在阐述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的含义及其建设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的建设对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农村功能性公共体系建设,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其建设。
关键词:
功能性公共体系 农村 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奉军
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增长。虽然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都已认识到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制约调控效果的因素。金融管理当局在调控过程中,应该在尊重金融结构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遵循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规模及层次相匹配的原则、规管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制约因素 匹配原则 统一原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关键词:
城乡流通 协调机制 路径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勇 张球明
特许双方在法律上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因而产生矛盾、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特许体系中特许双方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基于特许体系中各分店较为分散的现实特点,构建了一个基于信息平台的特许体系协调机制,以使沟通协调工作的条理更清晰,降低协调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特许体系的和谐、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此外,本文还以重庆市某大型餐饮连锁经营企业为例,具体加以说明。
关键词:
特许体系 冲突 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覃成林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红强 张晓辛
《京都议定书》实施计划涉及国际碳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环保通过成本对碳贸易产生影响,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有效的。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处理好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关系,合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的双效作用,为《京都议定书》第三轮承诺期谈判做好准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贸易 环境保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小东
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影响着会计的发展。税收国际协调的范围、进程和机构均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产生制约作用。为此,我国政府应加快税收国际协调步伐,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以换取更多的投资者和融资机会,取得更健康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税收国际协调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制约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彦峰 袁汝兵 贠强
农村科技协调员是一支来自农民、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他们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农村科技推广创新的动力与标志。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是北京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核心,本文研究了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在选拔、激励、协调、保障、培训五个方面运行机制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将为北京及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村科技协调员 体系 运行机制 北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覃成林 姜文仙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重要的指导方针,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系统的逻辑联系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重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并解读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从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两个方面研究了一直被忽略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问题,提出了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治理机制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强调通过各机制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内涵 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勤
"面向服务体系构架"的初始模型旨在服务于企业管理,其中每个服务单元都映射着相应业务功能。文章将其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并通过仿真模拟检验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实验结果显示,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构架的公共管理动态协调机制能够让公共职能部门迅速响应环境需求,融通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善治与管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殷红
2009年9月中俄两国首脑正式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自此,我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互动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在制定和落实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的诸多工作中,政府管理协调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除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振兴司负责政策制定和统一规划、协调沟通之外,东北地区缺乏地区性对俄合作的协调机构,而长期以来的对俄合作中,形成的是各自为政、独自行动甚至是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基于对俄罗斯远东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经验的分析,当前亟须建立东北地区对俄乃至对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地区性协调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毕宪顺
我国高校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确立教授治学、校长管理、民主监督的体制框架,形成结构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权力配置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