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0)
- 2023(12000)
- 2022(10187)
- 2021(9270)
- 2020(7827)
- 2019(17294)
- 2018(16810)
- 2017(31738)
- 2016(17805)
- 2015(19207)
- 2014(19092)
- 2013(18608)
- 2012(17324)
- 2011(15631)
- 2010(15557)
- 2009(14684)
- 2008(14770)
- 2007(12998)
- 2006(11418)
- 2005(10379)
- 学科
- 济(64236)
- 经济(64119)
- 管理(53310)
- 业(50381)
- 企(41441)
- 企业(41441)
- 方法(28813)
- 数学(25144)
- 数学方法(24817)
- 财(22241)
- 农(18255)
- 制(17949)
- 学(17386)
- 中国(16908)
- 业经(15111)
- 务(13520)
- 财务(13473)
- 财务管理(13443)
- 贸(12967)
- 贸易(12964)
- 企业财务(12856)
- 易(12614)
- 税(12612)
- 体(12441)
- 银(12345)
- 银行(12282)
- 农业(12109)
- 融(11883)
- 金融(11880)
- 税收(11874)
- 机构
- 大学(259704)
- 学院(256302)
- 济(100485)
- 经济(98439)
- 研究(92303)
- 管理(91909)
- 理学(80217)
- 理学院(79185)
- 管理学(77516)
- 管理学院(77051)
- 中国(67621)
- 科学(61368)
- 农(56631)
- 京(54544)
- 财(51207)
- 所(49402)
- 业大(46273)
- 研究所(45341)
- 农业(45132)
- 中心(40689)
- 财经(40307)
- 江(38949)
- 经(36711)
- 北京(33558)
- 院(33109)
- 经济学(31832)
- 范(31461)
- 省(31032)
- 师范(30899)
- 财经大学(30260)
- 基金
- 项目(179763)
- 科学(140479)
- 基金(133179)
- 家(122063)
- 国家(121137)
- 研究(119651)
- 科学基金(100997)
- 社会(77552)
- 社会科(73575)
- 社会科学(73554)
- 基金项目(70472)
- 省(69382)
- 自然(68936)
- 自然科(67363)
- 自然科学(67331)
- 自然科学基金(66198)
- 划(60216)
- 教育(54763)
- 资助(53999)
- 编号(44080)
- 重点(41815)
- 部(39739)
- 创(37692)
- 发(37181)
- 计划(36640)
- 成果(36027)
- 科研(35767)
- 创新(35516)
- 制(35148)
- 国家社会(33372)
- 期刊
- 济(105983)
- 经济(105983)
- 研究(72313)
- 学报(56118)
- 农(50964)
- 中国(49829)
- 科学(46560)
- 大学(40679)
- 财(40323)
- 学学(39175)
- 农业(33558)
- 管理(33369)
- 融(23102)
- 金融(23102)
- 教育(21639)
- 财经(20393)
- 业(18106)
- 技术(17936)
- 经济研究(17739)
- 经(17384)
- 业经(16501)
- 业大(15910)
- 版(15708)
- 问题(14298)
- 科技(13469)
- 农业大学(13245)
- 贸(11568)
- 林业(11512)
- 技术经济(10834)
- 理论(10794)
共检索到37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正 王志玲 任一萍 郭文静
以麦秸和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PA)偶联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高温模压工艺,制备高性能的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工艺因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离异氰酸酯基(NCO)含量较高的异氰酸酯(PAPI)和羟基含量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的PA复合,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内结合强度(IB)、2h沸水后内结合强度(2hWIB)、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24hTS);2)异氰酸酯与PA的质量比30/70与70/30,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显著;3)偶联剂的用量在4.5%时,材料各性能指标较优;4)随LDPE比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建锋 曾春霞 杨文斌
【目的】分析3种偶联剂对竹粉/LDPE(聚乙烯塑料)复合材料相容性及分散性的影响,为偶联剂在竹塑复合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测定加入MAPP、MAPE、YB-510 3种偶联剂后竹粉/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HAAKE MARSⅢ旋转流变仪,分别测定3种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随应变、温度、频率的变化。【结果】竹粉/LDPE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均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储存模量G′还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变时,加入MAPE的复合体系的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均最大,加入YB-510的体系次之,加入MAP...
关键词:
竹粉 复合材料 偶联剂 流变性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吓星 陈礼辉 余雁
研究了钛酸酯(DN301)偶联剂对竹塑发泡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钛酸酯可有效提高竹塑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钛酸酯最佳用量为竹粉质量的2%,材料密度为0.85 g·cm-3,比弯曲、比拉伸、比缺口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分别为42.68 MPa、22.32 MPa、5.83 kJ·m-2和2828.04 MPa,与未改性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0.4%、7.9%、15.8%和6.8%;改性复合材料浸水1440 h后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分别由未改性时的8.80%和1.85%降至2.48%和1.36%.频率扫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丹 曹阳 王翠翠 韦文榜 张双保
为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硅烷偶联剂对桉木单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聚氯乙烯膜采用热压鄄冷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测定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界面相容机理。结果表明:当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时处理效果最好,复合材料的胶合强度最高、耐水性能最好;当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最高。单板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丹 曹阳 王翠翠 韦文榜 张双保
为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硅烷偶联剂对桉木单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聚氯乙烯膜采用热压-冷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测定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界面相容机理。结果表明:当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时处理效果最好,复合材料的胶合强度最高、耐水性能最好;当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最高。单板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永明 李春桃 王伟宏 王清文 谢延军
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50)、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70)和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80)6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对木粉(WF)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挤出制备处理木粉/HDPE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及吸水率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断面微观形态,并对硅烷处理前后的木粉进行红外光谱(FTIR)分析,从而筛选出较适宜的硅烷偶联剂。结果表明:经这6种偶联剂对木粉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玲 王正 张书香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明珠 周定国 张述垠 Mosto Bousmina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35目)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鹏 聂天明 邓黎丹 陈嵘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水热法制备了CuO/CeO_2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N2吸附-脱附测试(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沉淀-水热法制备的CuO/CeO_2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结晶性,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上CuO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两种复合材料中CuO颗粒的尺寸较复合前明显减小且分散均匀.沉淀-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间结合紧密,形成连通的孔结构,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物孔径分布较窄.测定了不同的反应温度下复合材料催化丙烯还原NO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民 王克奇
以麦秸和废旧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料,采用冷混-热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研究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复合材料密度、聚苯乙烯比例和施胶量等工艺参数对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90℃、聚苯乙烯比例为35%、施胶量3%、复合材料密度0·6g·cm-3和0·65g·cm-3时,压制出的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GB/T4897·1-4897·7-2003)要求,确定了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舒晶晶 陈剑 陈亚威 赵楚 汪谟贞 葛学武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高温煅烧去除PS模板后,得到不同球壁内外径比(r/R)的中空SiO_2(H-SiO_2)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H-SiO_2微球的化学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含量和r/R的H-SiO_2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得到的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探究了H-SiO_2微球的含量和r/R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与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证实了只有当H-SiO_2具有完整结构且r/R高于0.963时,其添加到PDMS中才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且下降程度随H-SiO_2含量增加而增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此同时,当H-SiO_2添加量在质量分数5%以内时,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随着H-SiO_2含量增加而有所增加.H-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0%和360%.本工作为高性能中空微球填充聚合物基隔热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肖瑞崇
竹木电热复合材料是以竹质材料为面材,木质材料为基材,碳纤维纸为发热层,通过胶黏剂热压制备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碳纤维纸作为发热材料时,电热转换效率可高达97%,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对人体有一定保健作用,可制备地热地板、发热墙板等产品,具有清洁节能、成本低且易安装、升温快速、采暖舒适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应用过程中,竹木电热复合材料在电热环境下易发生变色、翘曲变形、强度降低等现象,这对竹木电热复合地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长期通电过程中竹木电热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掌握其老化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彦 邹世钦
研究了不同升温裂解速率对PIP工艺制备的3D-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了3种升温制度,每次裂解时间分别为3 900 min、1 500 min和1 000 min。实验发现3种升温制度下制备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别比较小,1 000 min裂解制备的试样的弯曲强度高达762.5 MPa,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常数还略高于另外2种。不同升温速率下试样断口的SEM照片均显示很长的纤维拔出,增韧效果显著。研究表明,适当提高升温速率并没有降低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辉 邸明伟 王清文
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表面以改善其胶接性能。为探究胶接接头在热环境下的耐久性,利用胶接强度测试、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FTIR和XPS分析手段,研究热环境对偶联剂处理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处理后硅烷偶联剂能够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形成化学连接,从而改善胶接强度,但在长时间的受热环境下,偶联剂处理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会发生变化,表现为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各种化学基团的含量发生改变。涂覆处理后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而表面性质的变化更主要源于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木质成分。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刘少锋
在石油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寻找可替代石化资源的可再生资源用于制造聚合物材料正在受到极大的关注。松香作为小分子可再生资源,具有产量丰富、成本低、优异的性能等优点,这为其可以被分子工程化为具有类似于石油基聚合物的性质可再生聚合物提供了便利。本论文以松香的高值化利用为目标,以松香或松香衍生物为原料,先通过酯化等方法制备得到松香基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然后分别通过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开环聚合和细乳液RAFT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松香基均聚物、松香基嵌段共聚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