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3)
- 2023(12582)
- 2022(10767)
- 2021(10131)
- 2020(8433)
- 2019(18816)
- 2018(18578)
- 2017(35742)
- 2016(19564)
- 2015(21636)
- 2014(20947)
- 2013(20403)
- 2012(18959)
- 2011(17148)
- 2010(17291)
- 2009(16050)
- 2008(15308)
- 2007(13674)
- 2006(12569)
- 2005(10915)
- 学科
- 济(74234)
- 经济(74166)
- 业(55173)
- 农(48859)
- 管理(47880)
- 企(32712)
- 企业(32712)
- 农业(32534)
- 方法(24760)
- 数学(21780)
- 地方(21637)
- 数学方法(21471)
- 业经(20344)
- 中国(20283)
- 财(16773)
- 制(15952)
- 学(15324)
- 贸(14839)
- 贸易(14827)
- 易(14371)
- 策(13778)
- 环境(12503)
- 发(12327)
- 及其(11441)
- 银(11342)
- 银行(11313)
- 农业经济(11274)
- 行(10893)
- 体(10864)
- 技术(10809)
- 机构
- 学院(265427)
- 大学(256398)
- 济(106063)
- 经济(103615)
- 管理(99551)
- 研究(92610)
- 理学(85342)
- 理学院(84278)
- 管理学(82725)
- 管理学院(82227)
- 中国(71395)
- 农(65831)
- 科学(58697)
- 京(53839)
- 农业(50579)
- 财(47312)
- 所(47161)
- 业大(47045)
- 中心(44546)
- 江(43676)
- 研究所(42726)
- 范(37538)
- 师范(37227)
- 财经(36190)
- 省(34242)
- 州(33875)
- 经(32785)
- 院(32739)
- 北京(32589)
- 农业大学(31817)
- 基金
- 项目(179736)
- 科学(141232)
- 研究(134921)
- 基金(127501)
- 家(111295)
- 国家(110221)
- 科学基金(93791)
- 社会(84173)
- 社会科(79175)
- 社会科学(79155)
- 省(74690)
- 基金项目(68074)
- 划(60735)
- 教育(60371)
- 自然(59905)
- 自然科(58359)
- 自然科学(58344)
- 编号(58007)
- 自然科学基金(57239)
- 资助(50185)
- 成果(46347)
- 发(41482)
- 重点(40612)
- 课题(39643)
- 部(38629)
- 创(37303)
- 农(35817)
- 创新(34764)
- 性(33835)
- 科研(33692)
- 期刊
- 济(128123)
- 经济(128123)
- 研究(76086)
- 农(68175)
- 中国(58964)
- 农业(46230)
- 学报(42174)
- 科学(40061)
- 财(33986)
- 大学(32336)
- 管理(31471)
- 教育(30650)
- 学学(30607)
- 融(28435)
- 金融(28435)
- 业经(27768)
- 业(22843)
- 技术(21962)
- 问题(17926)
- 经济研究(17624)
- 财经(16266)
- 资源(15676)
- 农村(15312)
- 村(15312)
- 版(14946)
- 农业经济(14917)
- 经(14045)
- 世界(13133)
- 图书(12989)
- 科技(12606)
共检索到40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孝感的832个农户为例,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状况及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关键因素,探寻促进流转市场建设的差别化激励措施。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与生态功能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调研农户农地流转率依次为50.73%,70.50%,28.94%。(2)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较高区域租金水平及非农就业率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民生计转型依赖于收入水平能否满足家庭需求;活跃度较低区域家庭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诗瑶 蔡银莺
研究目的:以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抽样调查的714户农户家庭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家庭农地依赖度及多维生存状况,为改善农户家庭生活质量、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根据农地依赖度将农户家庭分为非农发展、农业自给、农业增收、农业辅助、农业经营和农业生存6类,并构建多维生存状态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受访农户农地收入依赖度较低,武汉市、孝感市分别有49.70%和45.50%的家庭农地经济收入贡献率低于10%;(2)食物供给功能是农户农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农地食物依赖度介于40%~50%的家庭占比最大,分别占武汉市、孝感市受访样本的35.12%和30.69%;(3)农户农地生存依赖类型分化显著、生存状态结构差异明显,武汉市农业增收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而孝感市非农发展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且武汉市农业生存类家庭占比显著低于孝感市;(4)农地依赖较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在医疗保障普及率方面有所欠缺,而农地依赖较高的家庭则还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现代化水平方面表现较弱。研究结论:农户农地依赖度呈现多样化分组,建议政府通过农地换保障、增加非农就业、补贴农地流转等途径引导低农地依赖度农户退出农地,鼓励高农地依赖度农户成为专职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湖北武汉、孝感为实证,构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衡量体系,运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户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户已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48.38%)及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61.99%)相对较高,且流转程序较规范;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46.72%)相对较高,但农户农地依赖程度高,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38.61%)相对最低;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流转实际比例较低(31.82%),但受农业种植低利益及非农产业高回报的诱导,受访农民未来流转意愿(45.87%)较强烈。2)自然资产及物质资产对农户参与农地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胜志 周伦政 何璐
利用规范研究,结合收益法、Hurwicz准则、层次分析法,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模型。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实地调查数据,对评估对象的流转价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孝感市陈丰村3.3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0年的价格为17474.30元,平均每年每亩529.52元,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根据评估模型的影响指标,提出了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村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率、加大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农村人才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小农户 收益法 承包经营权 流转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襄阳市3县(市)6镇(街)13村312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当地农地流转的现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要素禀赋及外部体制环境等方面对襄阳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来源、农地面积、农地承包期和户主年龄、职业等内部因素与农地的转入及转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介入、村委会对流转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发布的指导、对农地流转价格的合理确定等外部体制环境因素也会对农地流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强化农户主体地位、积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媛
本文使用2016年湖北武汉地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估计了农户信贷约束对其创业行为的影响,避免了样本选择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缓解农户遭受的信贷约束是今后创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创业行为 倾向得分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媛
本文使用2016年湖北武汉地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估计了农户信贷约束对其创业行为的影响,避免了样本选择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缓解农户遭受的信贷约束是今后创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创业行为 倾向得分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周厚智
基于农户微观角度,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模型推导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影响,然后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影响下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而得出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的规模。结果表明,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受到农地整理的影响;农地整理区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大于现有农户农地规模,农地整理区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96hm2;湖北省农地整理区户均应转入农地量为1.17hm2,户均劳力转移人数为1.25人。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通过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并加大农地整理力度和提高农地整理质量,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适度规模 经济学分析 农地整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晓茗 周豫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农地向城市用地流转是一种普遍现象。农地除了能运作生产功能产生经济效益外,同时还能带来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作用的外部效益。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和市民及村干部对农地城市流转的意愿以及对流转中农地外部性的认知度和保护农地外部性支付意愿。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外部性 支付意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徐玉婷
农地整理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在森的福利理论框架下选取农地整理农户福利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度湖北省农地整理前后的福利变化,然后进一步分析农地整理变量对农户福利贡献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理前的总福利值0.37,农地整理以后的总福利值为0.42,福利变化为0.05,方向为正。农地整理后比农地整理前农户福利有所增加。农地整理后农户福利仍低于0.50的福利评价值,也说明农地整理对农户福利改进的贡献不突出,农地整理还有提升农户福利的空间。教育水平、土地市场和劳力市场发育程度、区域差异、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知和农地整理的质量是影响农户福利的主要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高进云 乔荣峰 陈莹
研究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对实现合理的农地城市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武汉市远城区和近城区33村143户农户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影响远、近城区农户农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城区农户的意愿还受农地补偿收益的影响。针对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户保有农地之间寻找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经济贡献对农地流转市场的影响——以孝感、武汉、成都、苏州为例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农户参与——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四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农地城市流转的意愿与流转决策研究——基于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样本分析
湖北省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中部地区农地流转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湖北省27个村313户农户的调查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农户问卷调查
基于集约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探讨——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为例
农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类型农户权益诉求研究——以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县区为例
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