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0)
2023(5942)
2022(5066)
2021(4769)
2020(4006)
2019(9171)
2018(9080)
2017(18563)
2016(10155)
2015(11224)
2014(11472)
2013(11577)
2012(11063)
2011(10063)
2010(10424)
2009(9957)
2008(9802)
2007(8871)
2006(8070)
2005(7374)
作者
(30336)
(24898)
(24890)
(23930)
(16013)
(11900)
(11438)
(9513)
(9421)
(9009)
(8474)
(8282)
(8022)
(7868)
(7752)
(7648)
(7468)
(7176)
(7129)
(7127)
(6205)
(6092)
(6057)
(5643)
(5627)
(5563)
(5509)
(5467)
(5152)
(4886)
学科
(42652)
经济(42597)
管理(27674)
(25665)
中国(18203)
(18101)
企业(18101)
方法(17992)
数学(16263)
数学方法(16123)
(12264)
(11984)
(10702)
地方(8883)
(8828)
银行(8820)
(8613)
(8510)
(7970)
贸易(7965)
农业(7827)
(7775)
业经(7477)
(7327)
金融(7327)
城市(6913)
(6523)
环境(6387)
(5854)
财务(5844)
机构
大学(154249)
学院(152106)
(64517)
经济(62931)
管理(56750)
研究(52725)
理学(48368)
理学院(47729)
管理学(47028)
管理学院(46700)
中国(39967)
(33563)
(33142)
科学(31090)
(26556)
财经(26230)
研究所(23752)
(23676)
中心(23142)
(22919)
(22232)
北京(21158)
经济学(20867)
(20524)
师范(20353)
业大(20307)
财经大学(19525)
(19039)
经济学院(18966)
(18479)
基金
项目(95724)
科学(75503)
基金(70838)
研究(69369)
(61687)
国家(61197)
科学基金(51810)
社会(46087)
社会科(43712)
社会科学(43696)
基金项目(37602)
(35469)
自然(32312)
自然科(31564)
自然科学(31552)
教育(31363)
(30991)
自然科学基金(30978)
资助(28734)
编号(27636)
成果(23592)
(21900)
重点(21163)
(20525)
国家社会(19628)
(19326)
课题(19085)
(18819)
教育部(18809)
人文(18139)
期刊
(71837)
经济(71837)
研究(49985)
中国(26524)
(24218)
学报(22331)
科学(21227)
(20788)
管理(20214)
大学(16949)
(16690)
金融(16690)
学学(16059)
教育(13669)
农业(13638)
财经(13429)
问题(12404)
经济研究(11899)
(11519)
业经(11347)
技术(10809)
(8649)
理论(8055)
图书(7879)
现代(7837)
(7635)
商业(7547)
城市(7395)
统计(7252)
实践(7195)
共检索到22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礼  
本文认为,我国城市交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私人轿车猛增、公交萎缩滞后、拥堵、污染及其蕴涵的人类自由、公正、权利等一系列深层伦理紧张。问题的根源是,在功利性与公共性的长期博弈中,前者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反思中,关键在于科学考量并真正确认城市交通的公共属性。而功利原则与经济理性主义是一种悬置价值理性的思路,在其利益导向作用下,城市交通的公共性及其伦理正当便被长期挤压甚至完全消解。只有坚持"人本位"的价值原则,重新确立并有效贯彻"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城市交通才能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红岭  
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概念与城市规划领域中讨论的物质环境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概念有一定的内在关联。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作为人性场所,满足人性化需求这一精神功能。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努力,在个性化与多样化、人文关怀、场所感、空间尺度宜人性与易交往性、公共艺术的成功介入等特征中获得鲜明体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城市规划在实现公共性的过程中,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障碍,使其在现实中得以实现显得异常艰难,其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公共性的不易解释性和不确定性,给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造成了理论性障碍,而城市政府的急功近利性、对公共利益的认知错误性、规划制度转型的不成熟性以及公民参与规划的表象性等制度因素,又给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造成了实践性障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学平  
功利性读书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人类读书活动的一种波折,我们必将遭受功利性读书的报复,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功利性读书是社会就业力不足导致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相信,为了人类全面发展而读书的时期必将来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汪志南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透过这些现象看本质,究其原因,偏离的社会价值观取向、不完善的高校教育体制等多方面造成了大学生的功利性思想。为此提出改善高校评价制度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以便培养和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兴趣,让大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富于创新精神,从而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彬  
大学公共性是大学公共场域内政府、大学、社会、市场、知识分子及其他个体围绕着价值、知识、资源、权力等要素所共同型构的具有普遍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社会关系。价值诉求的公正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知识生产的公益性等构成了大学公共性的基本维度。当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滑向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大学必然陷入公共性困境。重建大学公共性的三个基本路向是:平衡大学公共性与自主性;恢复大学知识分子的公共意识与批判性传统;形成独立面向社会、秉持公共责任的大学组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飞  茅宁  
信息是有成本的,信息是企业的资产,信息的有效流动、积累和使用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键影响,那么保证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就成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困境”,即组织的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阻碍着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信息。本文从伦理视角对“信息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阻碍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这类行为是一种非伦理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事实上正在损害组织的信息资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波  
特色图书馆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李波(湖北省文化厅武汉430060)1从属于公共图书馆的定位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新出现了专门收集某一学科(或主题、领域)文献的图书馆。这是一种新型的、小型的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新生事物,是公共图书馆系统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京平  
国内资金运行的困扰刘京平从资金的流转过程来看,筹集资金是第一阶段,生产经营是第二阶段,享受胜利成果或承担失败责任是第三阶段。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向人们展示出这样一个现象:各地区竞相推出优惠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各种投资项目纷纷发行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各企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臧国全  张凯亮  
交易数据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资源。与其他类型数字资源一样,交易数据的长期保存也包括交易数据收割、保存和使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一些困扰。文章根据交易数据的特点,对交易数据长期保存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困扰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发现问题,以期业界进一步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并应用到未来的保存实践当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成鑫  戴荫堂  
商标抢注的困扰山东省临清市工商局、山东省临清市电业局邮政编码;252610叶成鑫,戴荫堂商标是一种无形财富。在商战中有人窥视到了这一点,他们采取抢先注册的手段,捞取了一大笔财富,因而一场商标抢注战硝烟四起,闹得个沸沸扬扬,不堪一是。商标意识薄弱被抢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卫  
美国一家公司市场调查部经理T·W·Brailsford撰文从实际管理者的角度指出了统计研究中的弊病。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统计学家们得了近视眼和白内障。这种疾病的病因是统计学的发展使其研究领域分支过多,导致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冷全  
大学同市场的关系,其实质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属于教育经济学的范畴。当我们在重视教育的经济属性时,切不可将此种属性扩大化,而取代教育整体的本质的属性。基于这一定位,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大学的办学目的中是否存在着功利性的目的,这种功利性目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它是否应当受到教育公益性的限制,并在多大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才能在整体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一凡  
近年来,关于"功利性阅读"利弊的争议,已成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就图书馆界来讲,大多是持否定、批判的态度。笔者却站在肯定、欢迎的立场上,对"功利性阅读"社会功能的积极作用,进行了一些分析与阐述;并指出人们在"读者阅读需求"和"为考试而阅读"的问题上,把"功利性阅读"扩大化的错误倾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有全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凸显功利性。文章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寻找出高职教育存在功利性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回顾教育的本质,提出高职教育的双重性。高职教育功利性其目的虽无可厚非,但高职教育过程一定需要有克服功利性的技术批判意识,重点提出认识和改善高职教育中的功利与非功利问题对策,对办好我国的高职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