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4)
2023(14370)
2022(11915)
2021(11031)
2020(8915)
2019(20009)
2018(19996)
2017(38520)
2016(20718)
2015(23119)
2014(22591)
2013(22083)
2012(20005)
2011(18083)
2010(17821)
2009(16512)
2008(15508)
2007(13265)
2006(11663)
2005(9825)
作者
(57192)
(47056)
(46862)
(44582)
(29956)
(22445)
(21490)
(18496)
(17930)
(16737)
(16275)
(15653)
(14542)
(14477)
(14473)
(14388)
(13966)
(13964)
(13420)
(13396)
(11588)
(11463)
(11066)
(10728)
(10541)
(10522)
(10379)
(10287)
(9402)
(9297)
学科
(77975)
经济(77887)
管理(61485)
(55322)
(47307)
企业(47307)
方法(34815)
数学(29766)
数学方法(29412)
业经(21704)
中国(21426)
(21353)
(20619)
(18327)
地方(15014)
理论(13963)
(13893)
贸易(13887)
(13788)
农业(13769)
(13735)
财务(13671)
财务管理(13648)
(13526)
(13483)
企业财务(12945)
产业(12776)
技术(12406)
环境(12175)
信息(11311)
机构
大学(287376)
学院(283948)
管理(116591)
(106375)
经济(103874)
理学(101547)
理学院(100445)
管理学(98771)
管理学院(98222)
研究(87535)
中国(63692)
(59530)
科学(55253)
(49235)
(41845)
业大(41186)
(40392)
财经(40256)
中心(40129)
(39774)
(39635)
师范(39333)
研究所(38337)
北京(37162)
(36610)
(34000)
(32314)
农业(31570)
师范大学(31542)
经济学(31528)
基金
项目(201085)
科学(157940)
研究(151260)
基金(145066)
(124825)
国家(123773)
科学基金(107190)
社会(95101)
社会科(89971)
社会科学(89950)
(78343)
基金项目(77327)
教育(68379)
自然(68063)
自然科(66463)
自然科学(66450)
(65370)
自然科学基金(65233)
编号(64509)
资助(57820)
成果(52513)
重点(43914)
(43210)
(42191)
(42025)
课题(41820)
项目编号(41082)
创新(39154)
国家社会(38760)
科研(38154)
期刊
(112452)
经济(112452)
研究(79162)
中国(47770)
学报(45707)
管理(39734)
科学(38784)
(36881)
(36620)
图书(35238)
大学(34281)
教育(32751)
学学(30242)
书馆(26565)
图书馆(26565)
农业(25969)
技术(22957)
业经(20373)
(19937)
金融(19937)
财经(18716)
经济研究(18243)
(15906)
情报(15335)
理论(14381)
问题(14301)
(14219)
论坛(14219)
科技(13673)
实践(13471)
共检索到404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元华  
法律规范的束缚、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误解以及苛责的归责原则,使得数字公共图书馆在侵权诉讼中经常面临败诉后果。尽管数字公共图书馆无侵权行为的故意,但作为作品利益链条的终端却不得不为数据商的侵权行为“背书”,从而被指责为间接侵权。现有版权侵权纾困路径的法教义学偏向过于明显,对域外制度的原位继受和对既定规范的形式推理不能使图书馆摆脱当前的侵权困境。因此须从功利主义视角出发,分别立足于价值、手段、技术以及动机四个方面重新建构其运作机制,以合理使用为基本准则,采用过错归责原则并辅之以正向激励和行政监察,使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贯彻始终,以期数字公共图书馆可真正摆脱侵权困境并科学发挥其法定职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国威  
任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责任,承担社会信息公平义务的图书馆也不能例外;为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方式与技术环境,图书馆行为方式多样,在著作权为图书馆保留的狭小空间中,各种侵权行为极容易产生。分析著作权视角中图书馆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提出图书馆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规避侵权行为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景竹  董宝蕾  
文章以近10年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案件的已决判决书为分析样本,从诉讼主体、诉讼原由、诉讼标的、案件焦点、举证责任、法律依据、判决结果等角度分析图书馆知识产权案件的共性和差异性,探讨案件的特点。结合专家访谈,分析我国图书馆所处的知识产权环境和突出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对未来著作权法的期许。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代礼  杨芹  
移动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也面临众多侵权的风险。为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建设移动图书馆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著作权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利用法定许可、多途径获取合法授权、著作权声明与读者教育结合及加强著作权保护技术的应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水木  傅文奇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版权侵权行为的适用归责原则,认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实体数字资源而导致的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其提供虚拟数字资源而引发的间接侵权行为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玲  
结合我国和美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和实践,阐明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规避各种文献传递服务业务中的著作侵权风险。具体包括:数字化馆藏文献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著作侵权风险规避、传递较新的信息资源的数量限制规则、限制著作使用者的擅自保存规则、图书馆尽到著作权保护的警示义务、对破解电子文献密码的行为追究侵权责任、"信息授权协议"的签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国彬  
从法定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从图书馆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和从图书馆当前的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等三个角度,分析从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图书馆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建议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严格遵循并充分利用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包括:图书馆从复制权例外角度开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对策;图书馆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图书馆从技术措施规避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充分利用可适用于图书馆的声明性著作权例外的对策。二是不作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参与、积极宣传和专门跟踪。包括:积极反映著作权例外立法诉求,参与立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淑宝  王爱霞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用户侵权案件已取代数字图书馆自身作为责任主体的侵权案件,成为相关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主要类型,但此类研究仍然匮乏。本文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形态、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损害赔偿依据和损害赔偿额评估方法等进行探究,目的是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用户民事法律责任的认识,进而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用户信息行为,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图书馆有序发展和更好地发挥新型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冰川  
两所图书馆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引发了图书馆界对司法审判过程中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责任分配、法律适用等相关规定的思考。公共图书馆在应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过程中,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发挥图书馆行业组织作用,增强版权意识,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能动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韦楠华  吴高  
首先阐述了网络链接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然后从网络链接的标识本身、手段方式和指向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网络链接所面临的侵权风险,最后从法律平衡、行业自律和技术手段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力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助于扩展数字使用的范围,发挥数字资源的利用潜力。但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需要解决公有领域保护、新创设著作权归属、孤儿作品等版权问题。有必要结合欧盟的相关实践并分析其制度之利弊,探索我国数字图书馆PPP模式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解决之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韦景竹  
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网站因链接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以涉案图书馆败诉结案,反映出司法机构对图书馆如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方面态度的差异。图书馆版权侵权责任包括直接侵权、间接侵权和共同侵权。网站链接侵权适用间接侵权规则,深度链接等同于内容服务而被认定为直接侵权。对涪陵图书馆链接侵权案的责任分配、法律适用提出看法,探究该案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恩来  
通过对陈兴良诉中国数图公司一案的分析,得出数字图书馆将作品数字化应根据其性质和使用目的,适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或授权许可的法律制度。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新增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是数字图书馆予以关注的权利。法院首创的“接触说”可作为今后判定数字图书馆是否侵权的法理依据。为避免侵权,数字图书馆可以采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颂  张越  
在法学界中,对于权利概念的学说多达十余种。对于"什么是权利"的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在众多的权利观中,较为有影响力的当属"自由说"和"利益说"两种学说。这两种权利观分别深受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理论的影响。因此,文章就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理论下的权利观做简要评析,试找出对权利概念较为全面的阐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秦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镜像服务引发的诉讼数量占了我国图书馆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绝大部分。本文以一起图书馆镜像服务侵犯著作权纠纷典型案件为视角,探讨了相关的法理、立法和审判中的法律适用问题,阐述了图书馆开展镜像服务应当把握的著作权法律界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