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
- 2023(1203)
- 2022(938)
- 2021(1005)
- 2020(761)
- 2019(1787)
- 2018(1774)
- 2017(3366)
- 2016(2014)
- 2015(2287)
- 2014(2129)
- 2013(2255)
- 2012(2175)
- 2011(1851)
- 2010(1969)
- 2009(1676)
- 2008(1557)
- 2007(1484)
- 2006(1376)
- 2005(1373)
- 学科
- 济(6974)
- 经济(6964)
- 管理(4888)
- 劳(4860)
- 劳动(4843)
- 业(4711)
- 中国(4067)
- 方法(3858)
- 数学(3628)
- 农(3607)
- 数学方法(3606)
- 动(2972)
- 农业(2728)
- 动力(2334)
- 劳动力(2317)
- 人口(2297)
- 法(2190)
- 农业劳动(2127)
- 教育(2111)
- 企(2109)
- 企业(2109)
- 农业人口(2087)
- 人事(1718)
- 人事管理(1718)
- 财(1466)
- 制(1451)
- 贸(1408)
- 贸易(1401)
- 易(1383)
- 工作(1279)
- 机构
- 大学(24625)
- 学院(23483)
- 济(11023)
- 经济(10816)
- 管理(9115)
- 理学(7687)
- 理学院(7596)
- 管理学(7416)
- 管理学院(7373)
- 研究(7357)
- 中国(6869)
- 财(5455)
- 京(5373)
- 江(4177)
- 财经(4061)
- 中心(3954)
- 经济学(3936)
- 经(3791)
- 科学(3765)
- 所(3643)
- 农(3521)
- 经济学院(3519)
- 北京(3487)
- 省(3452)
- 范(3343)
- 师范(3311)
- 州(3135)
- 研究所(3107)
- 财经大学(3101)
- 业大(2878)
共检索到4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文彬 段思丞
案情简介刘某2016年3月到某公司担任高管,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8年1月28日。2018年1月28日劳动合同到期,申请人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因刘某负责的工作比较庞杂,双方工作在合同期内尚未交接完毕,双方办理完毕终止劳动合同手续后,就剩余的工作交接签订协议一份。协议约定交接工作期间公司每月支付刘某费用5000元,刘某需在60日内将工作交接完毕,逾期需向公司支付违约金5万元。后刘某未在约定的
关键词:
合同附随义务 工作交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吉薇薇
案情简介案例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最近一期劳动合同中约定岗位为生产课生产二系班长,申请人在被调岗前也一直担任前述职务。2014年底,申请人在被申请人组织的员工职业健康体检中被检查出有放射线职业禁忌,而申请人所在工作区域存在一定的X射线辐射,故被申请人于2015年1月出具调令将申请人调至不存在放射线职业危害的品保课检查系工作。被申请人考虑到申请人到新工作岗位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未马上任命申请人为班长,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珣 印红月
问:丁某是某食品公司的员工,双方于2009年12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至2012年11月30日。2012年11月22日,食品公司通知丁某不再续签合同。2012年11月29日,丁某应食品公司要求到公司办理工作移交手续,并结算完所有费用,在终止劳动合同备案表上填写丁某的工作时间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当天,丁某在返家途中遭遇车祸。2013年1月11日,丁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食品公司拒绝承认期间双方之间存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戴军章 张振恺
本刊2014年第7期《刊登的《岗前培训是劳动关系还是培训关系》一文(下称原文),分析了一起酒店与职工在培训期间因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二倍工资争议案件,该案最终认定岗前培训阶段为培训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原文对此认定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文件规定内容过于陈旧,实际操作中暴露较多问题,该案存在类似困扰。二是《劳动合同法》规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自本期起,“司徒信箱”将与北京市华博律师事务所合作,选登该所承办的劳动争议仲裁典型案例,解答读者提出的有关劳动争议仲裁及维权方面的问题。相信在广大读者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参与和支持下,“司徒信箱”会办成普及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法规知识、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联系广大读者的栏目。司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草案明确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此种处理事实劳动关系的方式引起了很大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条款提出了建议;也有人认为这样规定有失公平,并且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治行为也会受到了不恰当地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文杰
《民法典》对折价补偿和无效、可撤销婚姻自始无效的规定,为我国劳动合同效力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提供了比较法上的视角。事实行为—事实劳动行为—事实劳动关系理论为劳动合同自始无效后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及由法官按照一定原则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提供了理论指引。结合劳动合同的特性,可对我国劳动合同效力制度作如下完善:构建无效、有效、可撤销(可变更)三种效力形态;规定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明确规定无效劳动合同自始无效、确定无效、当然无效;无效一般可按事实劳动关系处理,必要时可排除适用事实劳动关系规则;完善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废除无效劳动合同可被解除的规定;明确赋予劳动行政部门主动查处无效劳动合同的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