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6)
2023(11565)
2022(9567)
2021(8601)
2020(6960)
2019(15178)
2018(14666)
2017(26717)
2016(15008)
2015(16947)
2014(16739)
2013(15612)
2012(14058)
2011(12561)
2010(12714)
2009(11725)
2008(11117)
2007(10272)
2006(8973)
2005(7943)
作者
(39616)
(32946)
(32904)
(31241)
(20789)
(15571)
(15047)
(12518)
(12416)
(11800)
(11173)
(11060)
(10547)
(10325)
(10286)
(10272)
(9917)
(9697)
(9661)
(9398)
(8330)
(8155)
(7859)
(7558)
(7424)
(7417)
(7387)
(7269)
(6586)
(6429)
学科
(53823)
经济(53743)
管理(47351)
(37222)
(31587)
企业(31587)
中国(17994)
方法(17297)
(16146)
地方(15808)
(15533)
(15073)
数学(14427)
业经(14244)
数学方法(14234)
理论(10437)
(10334)
环境(10309)
农业(10071)
(9684)
(9619)
财务(9582)
财务管理(9561)
(9493)
银行(9483)
技术(9300)
(9296)
金融(9292)
(9242)
贸易(9230)
机构
学院(201661)
大学(191671)
(76457)
经济(74596)
管理(71958)
研究(65150)
理学(60933)
理学院(60203)
管理学(59131)
管理学院(58747)
中国(49437)
(40357)
(39243)
科学(38463)
(32842)
(31402)
中心(30458)
财经(29753)
研究所(27950)
技术(27790)
(27742)
(27664)
师范(27414)
(26753)
(26340)
职业(25963)
业大(25871)
(24904)
北京(24850)
经济学(23519)
基金
项目(133891)
科学(106437)
研究(105877)
基金(93300)
(80011)
国家(79306)
科学基金(68775)
社会(66112)
社会科(62566)
社会科学(62558)
(56165)
教育(51679)
基金项目(48866)
编号(46120)
(45888)
自然(41518)
自然科(40509)
自然科学(40501)
自然科学基金(39718)
成果(37304)
资助(36253)
课题(34047)
重点(31605)
(30760)
(30408)
(29081)
(29050)
(28797)
项目编号(27208)
(27067)
期刊
(91092)
经济(91092)
研究(59871)
中国(49302)
教育(36453)
(31528)
管理(28190)
学报(26429)
(26198)
科学(25032)
技术(22089)
大学(20958)
学学(19265)
(17939)
金融(17939)
农业(17804)
业经(16331)
职业(15640)
财经(14708)
经济研究(14416)
(12707)
问题(11142)
(11103)
论坛(11103)
技术教育(10058)
职业技术(10058)
职业技术教育(10058)
图书(10045)
(9015)
(8852)
共检索到30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管弦  
经过多年探索,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与其外适性、职业性质量观指导下的行业企业的质量标准还有差距。归根结蒂,制度的僵滞与异化,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桎梏。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表现为高职院校过度依赖外部管理制度,缺乏探索质量规律的内生动力;政府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提升质量的下位管理制度供给不足;高职院校内部制度设计者单一,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准。要改善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可以通过转变外部制度控制办学质量的方式、配套下位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本来进行策略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霞  
办学质量提升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存在的办学质量进行制度分析,指出制度建设观念薄弱、外部管理制度不合理、内部制度设计者单一三个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优化策略:转变制度建设观念,形成独特的制度文化;转变外部制度控制方式,构建二级管理制度;开发反映多元主体质量诉求的制度文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  王海岳  姜乐军  
文章从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视域出发,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存在价值理念先进性不够、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够、评价标准个性化不够以及评价主体专业性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在理念上要注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兼顾、在方法上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标准上要注重类别层次与岗位特点相统一、在评价主体上注重专业性和多样性相融合等优化策略,以期改进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高丁  聂强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所需。制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制度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治理体系普遍存在权力的配置不均、运行失衡、监督缺位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制度困境问题,需要持续强化制度意识、理性构建制度体系、有效落实制度执行、健全完善制度反馈,把制度治理效能转化为内部治理效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明生  周文佳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期许。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提倡以质量效益为主、走内涵型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办学思路、定位方面转换职教理念,积极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决策,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公芳  蒋承杰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离不开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四方的协同合作,更需要构建一个"结构多层次递进、制定多主体参与、内容多元化分布"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体系,来保障和确认各主体间的协同责任和利益,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文静  
依托"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平台,通过对18980名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探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所涉及的各要素对学习质量的解释力和影响力。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对于学习收获整体持肯定态度,教师教学是最具解释力的因子,人际关系成为高职学生学习收获认知新的增长点,而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提供的校园支持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据此结果,建议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学生对学习资源获取的主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朝晖  阮小葭  
"法缺失"问题是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围绕解决"法缺失"问题形成了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立法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条源流各自的发展变化,以及外部事件的冲击、正面政策效果的积累,是推动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立法的动力因素。政策企业家有效利用政策之窗打开的机会,将促成问题、政策方案与政治形势三种因素得以充分结合,三源流耦合的实现将决定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立法最终被提上政策议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军  
章程建设作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奠基工程。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章程体现的文化意义,然后指出了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策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营造良好氛围、高职院校要系统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吴玉剑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专业动态机制建设作为其中一个核心要义,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责权分配错位、有效供给失位、文化熏陶缺位三大困境。本文结合教育供给侧的主旨内涵、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明确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思路,保证专业动态机制建设方向精准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侧,促进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生态发展;塑造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精神3个方面对这一机制的建设进行了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孟瑞  易晶怡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在落实教育管办评分离要求,明晰"管"和"办"的职责边界和合理划分政府、学校与社会各方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该制度试点实施过程中,在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监管责任、维护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构建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和深入推动教育领域简政放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优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顶层设计,调整优化观测指标与要素,合理设置检测样本来源,增强复核机构的代表性和独立性,并使该制度与教育督导制度有序衔接,应成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的紧迫任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喻莉  王中华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但是在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开始转型。在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大学教师评价体系需要进行改革,从评价理念到评价目标,再到评价内容和评价原则等方面开始重构,构建现代大学教师评价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裕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偏离了这一轨道,因此,亟待从教学意识、教学对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之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树德育人"的正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元治理模式是指对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等高职院校治理主体的治理形式、机制进行宏观安排,达到治理机制的优化配置。元治理模式可以通过强化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间的责任和能力属性,避免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间治理方式的相互倾轧,实现三者间有效结合;同时,即使面对高职院校元治理失灵的困境,也可在认识上分清治理得失并进行反身性定位与定期重新评估,在实践上通过承认治理方式的多样性来规避治理失灵风险,并在可控的范围内建成普遍的价值观。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元治理策略有:推动高职院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共振"、探索推进社会办学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统筹发展高职教育的法制责任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春燕  曹毅  张小国  李丽丽  
流程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流程管理和高职院校治理在战略目标、价值导向、管理要素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存在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和契合性。聚焦高职院校从"管理"迈向"治理"的转型问题,将流程管理的思路、方法导入高职院校治理,促进院校治理的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现代化,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