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7)
- 2023(10875)
- 2022(8996)
- 2021(8072)
- 2020(6514)
- 2019(14279)
- 2018(13874)
- 2017(24997)
- 2016(14122)
- 2015(15948)
- 2014(15618)
- 2013(14487)
- 2012(13031)
- 2011(11515)
- 2010(11667)
- 2009(10787)
- 2008(10247)
- 2007(9510)
- 2006(8250)
- 2005(7302)
- 学科
- 管理(45228)
- 济(44451)
- 经济(44373)
- 业(36231)
- 企(31219)
- 企业(31219)
- 中国(16373)
- 财(15774)
- 制(14662)
- 方法(14595)
- 农(14452)
- 业经(13284)
- 数学(11756)
- 数学方法(11564)
- 理论(10245)
- 地方(10093)
- 体(10062)
- 务(9685)
- 财务(9648)
- 财务管理(9626)
- 农业(9131)
- 企业财务(9102)
- 贸(8987)
- 贸易(8975)
- 银(8890)
- 银行(8881)
- 环境(8788)
- 技术(8785)
- 易(8746)
- 行(8500)
- 机构
- 学院(186768)
- 大学(176771)
- 济(69021)
- 经济(67312)
- 管理(66001)
- 研究(59160)
- 理学(55584)
- 理学院(54967)
- 管理学(53957)
- 管理学院(53615)
- 中国(45038)
- 京(37313)
- 财(36791)
- 科学(34074)
- 江(30592)
- 所(28169)
- 中心(27692)
- 财经(27638)
- 技术(26586)
- 农(25707)
- 职业(25377)
- 范(25113)
- 师范(24874)
- 经(24866)
- 研究所(24865)
- 州(24463)
- 业大(24118)
- 北京(23053)
- 院(22753)
- 经济学(20958)
- 基金
- 项目(121487)
- 研究(97266)
- 科学(95984)
- 基金(83988)
- 家(71657)
- 国家(70993)
- 科学基金(61552)
- 社会(59914)
- 社会科(56590)
- 社会科学(56581)
- 省(51057)
- 教育(48254)
- 基金项目(43827)
- 编号(42918)
- 划(41522)
- 自然(37158)
- 自然科(36249)
- 自然科学(36241)
- 自然科学基金(35541)
- 成果(35045)
- 资助(32811)
- 课题(31829)
- 制(28940)
- 重点(28422)
- 年(27555)
- 发(26739)
- 部(26344)
- 创(26224)
- 项目编号(25525)
- 性(25350)
共检索到289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霞
办学质量提升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存在的办学质量进行制度分析,指出制度建设观念薄弱、外部管理制度不合理、内部制度设计者单一三个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优化策略:转变制度建设观念,形成独特的制度文化;转变外部制度控制方式,构建二级管理制度;开发反映多元主体质量诉求的制度文本。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办学质量 制度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管弦
经过多年探索,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与其外适性、职业性质量观指导下的行业企业的质量标准还有差距。归根结蒂,制度的僵滞与异化,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桎梏。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表现为高职院校过度依赖外部管理制度,缺乏探索质量规律的内生动力;政府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提升质量的下位管理制度供给不足;高职院校内部制度设计者单一,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准。要改善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可以通过转变外部制度控制办学质量的方式、配套下位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本来进行策略构建。
关键词:
办学质量标准 高职院校 制度束缚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人事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慧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着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考试制度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指导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本文简要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考试制度改进的必要性,进而论述了当前考试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
关键词:
信息化 高职院校 考试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晨晨 蒋承杰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集团化办学运行管理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从管理体系、管理平台、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四个方面探讨当前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发展方向探索设计了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信息化 集团化办学 管理机制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
"双高计划"呼唤高职院校变革治理模式、明晰治理权责、优化治理结构。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诸多治理水平提升的现实困境,如"完全科层制"下高职院校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环境的变化、行政思维主导导致专业思维在治校过程中的式微、校内外治理主体间存在信息与资源壁垒以及治理体系改革呈现"路径依赖"和"内卷化"趋势。"共治"能为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行动方向,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实质参与、多种权力良性互动、权责关系明确合理、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共治体系。高职院校应以权力决策清单机制为保障,明确共治主体的权责关系;以强化中间组织运作为载体,激发共治主体治理动力;以二级学院共治体系为重点,推进共治体系纵深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契机,提升共治体系治理效能。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共治 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强 胡计虎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渐从注重规模效益转向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安徽实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布局与产业战略定位不匹配、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绩效追求与内涵建设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建议明确方向,让专业布局符合新战略;做好对接,让专业培养面向新需求;注重内涵,让专业建设满足新要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质量发展 专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舒
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应对新时期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强内涵、上水平、创特色三个维度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模式改革,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全面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克闯
“双高”计划是国家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着实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辨明“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职业培训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职业培训服务理念;从现实需求入手,设计职业培训教学模式;加速“内培外引”,优化职业培训资源;深化保障制度,完善职业培训运行机制四点意见,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职业培训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才成 唐以志
建设技能型社会使技能成为社会认可的“流通品”、人人崇尚的“硬通货”、国家治理的“突破口”,证书成为建设的“着力点”。这为1+X证书制度深入实施指明了方向、营造了氛围、提供了契机。试点期间,1+X证书制度对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和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1+X证书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偏离初始定位、证书缺乏系统规划、书证融通尚未有效落地的问题,提出强化体系研究、厘清证书的功能定位,构造开发逻辑、规划建设证书体系,立足能力本位、开发书证融通标准化实施路径的提升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妤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和优化措施。首先,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特性及其发展。其次,强调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并系统地剖析了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内控意识薄弱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高职院校 内部控制 优化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燕萍
提质培优背景下,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水平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补充,应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等四项原则,通过系统化制定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法规政策体系、一体化设计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战略规划、多方位开发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标准、整体性搭建高职国际化办学的合作交流平台、科学化构建高职国际化办学的质量评价机制等实施策略,有效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质量。
关键词:
提质培优 高职 国际化办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银年 孟巧红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办学面临更大的挑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办学平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合作办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志群 黄方慧
高质量的职业能力评价是建立"职教高考"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1+X)的基础性工作。职业能力评价包括考试和能力测评,采用质性、量化和混合式方法。混合式测评是未来职业能力测评发展的方向。建立科学的"职教高考"制度需要从职业能力研究和考试学等视角,对职业能力评价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职教考试模型构建和能力测评智能化评分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关山
针对"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评价与员工评价对接的要求,文章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索建立高职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基地,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企业课程,融入"1+X"证书对应的模块考核标准,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