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9)
- 2023(4824)
- 2022(3874)
- 2021(3866)
- 2020(2980)
- 2019(6909)
- 2018(7031)
- 2017(12817)
- 2016(7233)
- 2015(7483)
- 2014(7587)
- 2013(7428)
- 2012(6633)
- 2011(6239)
- 2010(6585)
- 2009(6274)
- 2008(6227)
- 2007(5556)
- 2006(5393)
- 2005(4766)
- 学科
- 农(47835)
- 济(32091)
- 经济(32051)
- 农业(31922)
- 业(26590)
- 业经(15096)
- 农业经济(12255)
- 制(11452)
- 管理(10595)
- 村(9392)
- 农村(9375)
- 发(9274)
- 体(9081)
- 中国(8777)
- 发展(8377)
- 展(8373)
- 地方(7900)
- 土地(7211)
- 建设(7051)
- 企(6772)
- 企业(6772)
- 收入(6624)
- 劳(6588)
- 劳动(6588)
- 农业劳动(6309)
- 方法(6290)
- 策(6277)
- 银(6229)
- 银行(6228)
- 人口(6121)
- 机构
- 学院(97077)
- 大学(90206)
- 济(43678)
- 经济(42846)
- 农(40815)
- 管理(36322)
- 研究(35729)
- 中国(31011)
- 理学(31001)
- 理学院(30744)
- 管理学(30343)
- 农业(30248)
- 管理学院(30170)
- 业大(21839)
- 科学(20119)
- 财(18983)
- 京(18645)
- 农业大学(18149)
- 所(18086)
- 中心(17770)
- 江(16384)
- 研究所(16024)
- 业(14395)
- 省(14284)
- 经济管理(13995)
- 发(13706)
- 范(13403)
- 财经(13387)
- 师范(13330)
- 发展(12595)
- 基金
- 项目(60588)
- 研究(49947)
- 科学(47527)
- 基金(42444)
- 家(36225)
- 国家(35716)
- 社会(32353)
- 科学基金(30210)
- 社会科(30011)
- 社会科学(30004)
- 省(25814)
- 农(25792)
- 编号(23017)
- 基金项目(22908)
- 教育(21062)
- 划(19580)
- 成果(18338)
- 自然(16538)
- 自然科(16086)
- 自然科学(16084)
- 自然科学基金(15794)
- 资助(15391)
- 发(15169)
- 课题(14924)
- 部(13822)
- 制(13802)
- 性(13731)
- 业(13394)
- 村(13379)
- 国家社会(13263)
共检索到162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富彦
一、有利于发挥信用社的“三性”。信用站代办员(简称:信用员)的产生,其本身就体现了信用社在组织方面的群众性。因为,信用员是农民群众自己推荐的政治可靠、办事公道、信用好、威信高的群众代表,他们参与信用社的经营是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的最好体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世用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搞活业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职能作用与当前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不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需要。因此,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就应当解决如何适应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拟就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阻力以及如何深化改革等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伟武 王祥明
现行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具有模糊性、限制性和不合理性的特点 ,相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金融监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均是最差的选择。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调整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类改造 ;二是按不同的类别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法 ,实行不同的管理。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制度安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义达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信用联社课题组 郭唐先 周剑波
本文从如何以稳健审慎经营促进持续发展、坚持以农为本方向、实现合法合规经营、强化资本约束力、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波
社区银行将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方向。为把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社区银行,本文从社区银行的视角出发,就如何培育农信社社区银行意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以及如何加强法规制度支持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区银行 农村信用社 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建军 张圣典 邱达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分配制度有缺陷、资产质量难提高、管理体制不顺,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机制探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到规模和人员限制,资金定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贷款利率始终受到国家上限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拓展信贷业务、加大支农投入的积极性,也对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依据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和所处地域贫富程度的不同设计了4种“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模型,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定价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勇 罗骏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建国初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制发展阶段,此后长时间一直背离合作制原则。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合作制不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均衡模式,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
关键词:
合作制 市场化 农村信用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赖晓榕 李晓娟
我国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从农信社的金融供给与农村需求、管理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找到改革的切入点。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年,改革的第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如何进行深入改革,理论界提出了种种模式,争论不一,难以形成完备的决策方案,.致使改革深入不下去。究其原因,我认为,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农村信用社发展极不平衡,难以照一个模式进行改革。同时,提出的改革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大都受旧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南
2004年8月,福建省被国务院确定为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含农信社改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改革第二批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务院"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建省从实际出发,多管齐下,全力推动农信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存在诸多缺陷 ;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 ,同时 ,也脱离了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因此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 ,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从发展趋势看 ,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 (或农村商业银行 )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制度安排 股份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