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
2023(1888)
2022(1906)
2021(1848)
2020(1783)
2019(3171)
2018(3076)
2017(5154)
2016(3219)
2015(3565)
2014(3592)
2013(3671)
2012(3496)
2011(3189)
2010(3275)
2009(3134)
2008(2940)
2007(2601)
2006(2225)
2005(1930)
作者
(12930)
(10975)
(10639)
(10145)
(6945)
(5609)
(5007)
(4483)
(4170)
(3948)
(3768)
(3766)
(3710)
(3657)
(3594)
(3485)
(3361)
(3252)
(3165)
(3116)
(2988)
(2854)
(2808)
(2591)
(2496)
(2483)
(2477)
(2462)
(2363)
(2356)
学科
(10430)
经济(10423)
管理(8351)
(6550)
(5743)
企业(5743)
方法(5581)
(5307)
数学(5003)
数学方法(4901)
环境(3055)
(2733)
(2500)
地方(2462)
资源(2332)
中国(2196)
(2189)
及其(2168)
生物(2105)
业经(2069)
(2061)
(2012)
技术(2008)
生态(1907)
农业(1814)
(1809)
(1796)
(1691)
财务(1685)
财务管理(1680)
机构
大学(49038)
学院(48853)
研究(19993)
(18028)
科学(17269)
管理(15490)
农业(14749)
中国(13709)
(13643)
业大(13466)
理学(13292)
经济(13196)
理学院(13024)
管理学(12634)
管理学院(12580)
(12221)
研究所(11547)
(11069)
农业大学(9716)
(8976)
中心(8782)
(8714)
实验(8483)
实验室(8231)
(8005)
(7896)
重点(7728)
技术(7515)
(7352)
科学院(7109)
基金
项目(37687)
科学(27259)
基金(25410)
(24383)
国家(24205)
研究(21147)
科学基金(19177)
(16823)
自然(14870)
自然科(14419)
自然科学(14402)
自然科学基金(14102)
(14035)
基金项目(13314)
社会(11294)
资助(10965)
社会科(10654)
社会科学(10646)
科技(10541)
计划(10170)
教育(9445)
重点(9092)
(8040)
科研(7770)
专项(7602)
编号(7568)
(7463)
(7425)
(7396)
(7155)
期刊
学报(16798)
(16028)
(14337)
经济(14337)
科学(12050)
中国(11475)
农业(11282)
大学(11218)
学学(10936)
研究(9491)
(6145)
业大(5781)
农业大学(5137)
(4590)
管理(4487)
(4240)
技术(3950)
科技(3805)
中国农业(3732)
自然(3590)
资源(3385)
林业(3314)
教育(3258)
自然科(3060)
自然科学(3060)
统计(2923)
(2796)
决策(2615)
农林(2606)
(2606)
共检索到69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凡若   张嘉俊   鹿萍   崔宁   崔莹莹   崔子寅   党光辉   刘思国  
【背景】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PTB)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MAP)主要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患病动物表现为肉芽肿性肠炎和肠道的功能失调、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嗜睡甚至死亡。PTB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PTB的检测和控制手段不够完善,现有的PTB疫苗保护效果不佳,并且干扰牛结核病的诊断,因此亟需研发免疫原性强、保护效果佳的疫苗以用于PTB的防控。【目的】通过筛选MAP免疫原蛋白,并对其免疫保护效果进行评价,为PTB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MAP的p22、map1272c、map3531c、map3783、map3701c以及map3527这6个基因,分别构建5种重组质粒,在获得5种重组蛋白基础上,联合MONTANIDE ISA 61 VG佐剂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通过IFN-γ ELISPOT试验筛选出最佳免疫原;随后将最佳免疫原和已报道的66NC融合蛋白混合,经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在二免3周后用1×10~8 CFU的MAP K-10菌株腹腔感染小鼠。通过IFN-γ ELISPOT试验,抗体监测和细胞因子检测,分析感染后小鼠的体重、肝脏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荷菌数差异,综合评价候选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以MAP p22、map1272c、map3531c、map3783以及map3701c为基础成功构建和表达了5种融合蛋白58F、62F、69F、46F和52F,其中免疫58F后产生的IFN-γ水平最高,是更具潜力的候选免疫原,且以融合蛋白组合66NC+58F诱导持久高滴度的IgG、IgM、IgG1和IgG2a水平,诱导特异性的IFN-γ、TNF-α和IL-17A的释放;在保护效果评价中,融合蛋白组合66NC+58F抵抗MAP感染造成的体重下降,显著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降低MAP在肝脏中的定植。【结论】融合蛋白组合66NC+58F诱导小鼠产生Th1和Th17型免疫反应,对MAP感染有着一定免疫保护作用,是PTB重要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应国  吴秀芳  武素琴  王希良  何维明  
扩增了炭疽芽孢杆菌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PA,并对其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基因的长度约为2 205 bp,P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 ku;rP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初免后10 d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第3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达1∶12 800;rPA蛋白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亚型以IgG 1为主;rPA蛋白在体外对小鼠脾脏细胞有促进生长和增殖作用。rPA免疫组小鼠脾脏中CD4+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应答趋向T h2型反应,说明rPA介导的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rP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志坚  何建国  
利用初步制备的溶藻弧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ofVibrio alginolyticus,Va-OMP)、溶藻弧菌蛋白分子量58kD外膜蛋白(Va-OMP58)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Va)灭活菌苗、溶藻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ofVibrio alginolyticus,Va-LPS)菌苗等进行主动保护性和被动保护性的实验比较,Va-OMP、Va-OMP58免疫组小鼠免疫后用活菌攻击,免疫保护率为62.5%~86.7%,而Va-LPS组和Va灭活菌苗组的免疫保护率为50%~62.5%,对照组的免疫保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乐新  李淼  宋帅  岳磊  杨冬霞  李春玲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产物,并对各片段的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 P5全长基因,设计3对分段引物,PCR分别从HPS汕头分离株(H0801)Omp P5中扩增出P5F1、P5F2和P5F3基因片段,构建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将蛋白纯化后,利用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鉴定其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Omp P5的3个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经SDS-PAGE分析,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艳侠  李卓然  张斌  苑瑜瑾  于玮玮  常若葵  王远宏  
【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J02菌株能够诱导黄瓜等植物产生免疫抗病反应。本研究从生防菌LJ02中分离鉴定具有激发植物免疫活性的蛋白分子,通过验证其功能,进一步解析免疫蛋白的免疫信号通路。【方法】用硫酸铵沉淀法处理LJ02菌株发酵液,离心获得LJ02蛋白粗提物,将其经凝胶层析后再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收集不同峰值处的蛋白组分。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靶标进行活性组分的筛选,从而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组分。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分析活性组分后发现,在组分F-23中含鞭毛蛋白(flagellin,Flg~(LJ02))。将鞭毛蛋白Flg~(LJ02)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经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和抗病试验验证其免疫功能。为确定其主要免疫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乙烯(ethylene,ET)途径的相关合成酶基因ICS1、PAL、ACS1以及免疫相关抗性基因NPR1、PR-1、EIN2和EIN3,通过免疫相关抗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解析鞭毛蛋白Flg~(LJ02)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结果】HPLC层析分离出贝莱斯芽孢杆菌LJ02菌液产生的60个外泌蛋白组分(F-1—F-60),免疫烟草接种TMV后,观察分析发现组分F-20、F-23、F-41、F-44具有显著的免疫抗病效应,其中组分F-23抗TMV效果最为显著,其抑制率为81.7%。经过质谱数据分析发现该组分包含鞭毛蛋白Flg~(LJ02)等7种物质。选择鞭毛蛋白Flg~(LJ02)为研究对象构建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后破碎细胞,获得粗提蛋白。将粗提蛋白过柱、透析纯化后的Flg~(LJ02)渗入珊西烟(Nicotiana tabacum var. xanthi)叶片,24 h后能观察到过敏性坏死反应。将Flg~(LJ02)稀释为终浓度50、100、200μg·mL~(-1)的稀释液后预处理珊西烟叶片,24 h后接种TMV,其对TMV的枯斑抑制率分别为65.6%、76.1%、88.1%。用鞭毛蛋白Flg~(LJ02)处理珊西烟,其SA途径和ET信号途径的免疫抗病相关基因ICS1、PAL、NPR1、PR-1、ACS1、EIN2、EIN3的相对表达量在24—48 h均显著上调。【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LJ02外泌的鞭毛蛋白Flg~(LJ02)可以激发珊西烟植株的免疫防御反应,提高烟草植株对TMV的抗病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宏伟  陆承平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Ps,并用SDS-PAGE比较两株之间的差异,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增殖该菌制备灭活全菌抗原。免疫原性分析,将清洁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5只/组,以C51-12株的全菌、IROMPs和OMPs作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动态变化;免疫保护试验,分别采集经4次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作1﹕10稀释腹腔注射小鼠,每组6只,1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杨洲红  
【目的】制备抗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重组嗜酸乳酸杆菌,并初步探索其免疫效果。【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选取EPEC E2348/69的eae全基因中抗原性较高的984bp片段(编码328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eae Int328)为目标序列,以EPEC E2348/69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eae Int328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SIP409-eae Int328,电转化法获得相应的重组嗜酸乳酸杆菌,采用SppIP诱导重组菌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以BALB/c雌性小鼠为受试动物,灌胃重组嗜酸乳酸杆菌15d后,再灌胃EPEC,第21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卢维彩  赵攀登  温立斌  李彬  郭容利  王小敏  倪艳秀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为了更好防治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疾病,尝试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其中亚单位疫苗时具有很大优势。构建表达tir和stx1b的融合基因,将tir基因中间295个氨基酸残基(Tir295)与stx1b亚基基因72个氨基酸串联构建pGEX-stx2b-tir-stx1b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30%左右。重组蛋白纯化后皮下途径免疫小鼠,能够诱导高滴度(105)的IgG,鼻腔内途径免疫小鼠不仅能够诱导高滴度(104)的IgG,还能诱导高达102的IgA。二免后攻击5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简思杰  晁嘉  孙薇  陈春琳  陆娟  刘勇  刘祥  
【目的】旨在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HA2991的免疫学功能,为探索嗜水气单胞菌渔用疫苗候选抗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AHA2991氨基酸序列,揭示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分子克隆构建AHA2991表达菌株并确定最佳诱导条件;包涵体洗涤及SDS-PAGE切胶纯化获得AHA2991并免疫红鲫;Western blotting检测AHA2991红鲫血清的特异性与效价;ELISA模拟AHA2991红鲫血浆与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相互识别作用;酸性、碱性磷酸酶(ACP、AKP)测定与细胞吞噬作用评价AHA299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组织病理学切片探究AHA2991免疫对红鲫内脏的影响情况。【结果】AHA2991蛋白家族在不同菌株间具有同源性,不同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尤其在气单胞菌间亲缘关系更近;AHA2991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菌液浓度OD_(600) =1.0,IPTG终浓度0.1 mmol/L,在28 ℃下诱导8 h。红鲫AHA2991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效价为1:800;体外AHA2991血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识别作用,滴度可达1:3 200;ACP、AKP指标及细胞吞噬作用均显示AHA2991激活红鲫非特异性免疫;组织病理学切片表明AHA2991免疫对红鲫内脏结构无影响。【结论】嗜水气单胞菌AHA299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望成为嗜水气单胞菌渔用疫苗的候选抗原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雪  可小丽  卢迈新  刘志刚  高风英  朱华平  曹建萌  
LrrG蛋白是无乳链球菌较保守的表面蛋白之一。为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rrG蛋白并探讨其在罗非鱼体内的免疫原性,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LrrG基因。分析表明,其ORF为2 361 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48%。LrrG蛋白含有3个保守的LRR结构域,并可形成多个抗原表位。将LrrG基因片段克隆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LrrG,E.coli BL21(DE3)22℃诱导表达6 h。SDS-PAGE显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磊  郭养浩  马振宁  樊海平  吴斌  唐凤翔  
采用延伸PCR技术拼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ATCC17802)的外膜蛋白K基因ompK和鞭毛蛋白A基因flaA,获得融合基因flaA-ompK。制备高纯度的r-OmpK,r-FlaA及r-FlaA-OmpK蛋白。分别以所制备的OmpK、FlaA-OmpK和混合蛋白OmpK+FlaA作为免疫原,通过口服及注射的方法免疫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striata),研究其免疫原性及对野生副溶血弧菌(Vp89)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分析结果表明,注射FlaA-OmpK组抗体效价最高,是OmpK组的2倍,是混合蛋白组的4倍,注射FlaA-O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广贤  赵德明  周向梅  尹晓敏  杨建民  
探讨Mce4E蛋白在牛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理中的作用。以Mce4E蛋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24和48h后,MTT检测分析表明,Mce4E蛋白对巨噬细胞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岩  庞欢瑛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用免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鉴定了哈氏弧菌的免疫反应蛋白。将哈氏弧菌接种于TSB培养基28℃培养18h,利用裂解液裂解细菌,提取全菌可溶性蛋白,一向电泳采用7cmpH4~7的胶条进行等电聚焦,二向用12.5%的SDS-PAGE胶分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双向电泳图谱,再结合免疫转印技术检测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利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进行配对分析得到15个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点,30个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点。经过鉴定得到13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质,这其中有2对蛋白在胶上的位置不同,但鉴定为同一种蛋白;同时得到28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性蛋白质,有一个蛋白点没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维宏  韩文雄  杨波  孟维康  柴海亮  马懿敏  张占胜  王利峰  王艳  王明圆  张姗  丁玉林  王金玲  吉林台  王凤龙  赵丽  刘永宏  
【目的】副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必须报告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引起多种反刍动物慢性、增生性肠炎,感染动物通过肠道间歇性排菌而成为养殖场的持续传染源,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体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属于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阳性菌,为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包括S型(羊型,细分为Ⅰ型、Ⅲ型和骆驼型)和C型(牛型、Ⅱ型,包括B型(野牛型))。有研究表明,各亚型MAP无宿主特异性,但具有地域性,内蒙古作为国内该病的首发地区,获得并准确鉴定内蒙古地区MAP菌株亚型及基因特征,对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意义重大。【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来源的28份MAP阳性的羊源病料进行MAP分离培养,菌落Ziehl-Neelsen染色,染色阳性菌扩繁,提取扩繁菌液基因组DNA,进行IS900基因、IS1311基因和DMC基因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IS1311基因PCR产物进行Hinf I和Mse I双酶切鉴定。【结果】28份样品经过7—12周培养,共有9支培养基长出菌落,菌落半透明乳白色、表面光滑。挑取单菌落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不规则(单个或分枝状)、红染的细短杆菌,符合分枝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及抗酸染色特性。9株分离菌IS900、IS1311和DMC基因PCR扩增产物均与目的基因片段预期大小一致。确定了本研究9株分离株均为MAP菌株,分别命名为MAP-NM1至MAP-NM9。DMC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310bp,符合Ⅱ型MAP特征;IS1311基因扩增产物经HinfⅠ和MseⅠ双酶切,本研究9株MAP均得到4条目的条带,与Ⅱ型MAP一致;IS1311基因测序结果与S型、C型、印度野牛型和美国野牛型MAP代表株对照分析显示,9株MAP IS1311基因片段的64、65、68、223、236、422、527、628位碱基位点符合C型和B型MAP特征;IS900基因测序结果序列分析显示,9株MAP IS900基因片段第169位及第216位碱基分别为C(胞嘧啶)和A(腺嘌呤),符合Ⅱ型和Ⅲ型MAP特征;17株来自GenBank数据库的MAP IS900基因参考序列与本研究9株分离株IS900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本研究9株MAP均划分于Ⅱ型MAP分支;3个基因测序结果进行Blast在线分析,与本研究所得分离株同源性最高的参考序列均为Ⅱ型MAP,且同源性均高于98%。综上所述,本研究9株MAP分离株均为Ⅱ型MAP。【结论】首次分离得到内蒙古地区羊源Ⅱ型MAP菌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娃  温虹  王浩  陆佳荃  吕利群  姜有声  
为了鉴定CyHV-2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用分离的CyHV-2-YC-1分离株感染异育银鲫尾鳍细胞系(GiCF),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对细胞感染液中的CyHV-2进行纯化,纯化后的CyHV-2病毒免疫小鼠制备抗CyHV-2多克隆抗体。纯化的病毒颗粒经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抗CyHV-2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50%~66%的蔗糖梯度多见完整囊膜包裹的CyHV-2病毒颗粒,也有少量囊膜破损的病毒颗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CyHV-2多克隆抗体与多种病毒蛋白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质谱鉴定显示,其中8种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分别是ORF92、ORF115、ORF25、ORF57、ORF66、ORF72、ORF131和ORF132。研究表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纯CyHV-2病毒颗粒后,本研究制备的抗CyHV-2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CyHV-2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将为CyHV-2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更多的候选抗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