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5)
2023(17685)
2022(14984)
2021(13787)
2020(11517)
2019(26214)
2018(26017)
2017(49670)
2016(27207)
2015(30673)
2014(30766)
2013(30317)
2012(28691)
2011(26080)
2010(26794)
2009(25170)
2008(25054)
2007(23136)
2006(20604)
2005(18854)
作者
(78762)
(65564)
(65553)
(62327)
(41969)
(31260)
(29981)
(25295)
(24740)
(23835)
(22333)
(22037)
(21069)
(20798)
(20624)
(20287)
(19648)
(19453)
(19113)
(19053)
(16620)
(16405)
(16001)
(15025)
(14962)
(14838)
(14838)
(14650)
(13267)
(13136)
学科
(114043)
经济(113900)
管理(78671)
(74081)
(59133)
企业(59133)
方法(40921)
(35423)
中国(35340)
数学(34706)
数学方法(34280)
地方(30596)
(30245)
业经(27938)
(27013)
农业(23130)
(21933)
(21631)
贸易(21615)
(21220)
银行(21183)
(20870)
(20532)
金融(20528)
(20424)
环境(18217)
(17582)
(17557)
理论(17353)
技术(17268)
机构
学院(388071)
大学(384258)
(160437)
经济(156695)
管理(142819)
研究(137224)
理学(119792)
理学院(118377)
管理学(116358)
管理学院(115603)
中国(106433)
(82826)
科学(81340)
(78981)
(70194)
(65430)
(63948)
中心(63507)
研究所(62542)
财经(59611)
业大(54191)
(53919)
(53624)
师范(53420)
北京(52998)
(52264)
农业(50783)
(49583)
经济学(48738)
(44369)
基金
项目(243495)
科学(190614)
研究(184859)
基金(171809)
(147810)
国家(146473)
科学基金(124713)
社会(115684)
社会科(109462)
社会科学(109432)
(98040)
基金项目(89835)
教育(85460)
(81333)
编号(77839)
自然(77000)
自然科(75097)
自然科学(75075)
自然科学基金(73692)
资助(70089)
成果(65708)
(57436)
课题(55547)
重点(55459)
(53514)
(50880)
(47973)
(47572)
创新(47553)
国家社会(46738)
期刊
(195040)
经济(195040)
研究(122768)
中国(89628)
(62535)
(62205)
学报(55771)
管理(55371)
科学(52325)
教育(51117)
(43678)
金融(43678)
大学(42681)
农业(41904)
学学(39513)
技术(35565)
业经(33448)
经济研究(30355)
财经(29659)
(25635)
问题(25443)
(22287)
(20789)
图书(20578)
技术经济(18932)
国际(18223)
(18223)
论坛(18223)
现代(18142)
商业(18094)
共检索到620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昊  朱里莹  周璞  徐姗  
城市管理者寄望以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缓解北京中心城区产业与人口的过度集聚,有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但通州区作为北京最早确立的重点新城之一,并未能摆脱产业发展滞后、"有城无业"的"卧城"形象。为弥补定性分析的不足,采取多元回归、面板模型等定量方法对2000~2010年通州区产业发展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其产业发展依赖工业与房地产的双轮驱动,但工业产出边际效益低,区域内部存在产城错位现象;以土地利用类型衡量,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不足等特征。进而,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更好指导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翊莎  
河南省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2020年3月27日在洛阳市召开。会议明确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要求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依法赋予洛阳部分省级权限,支持洛阳在部分领域先行先试,在新起点上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打造带动河南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A报业集团正值重塑产业结构、着力转型发展关键期,文章对A报业集团如何借势发力、逆势突围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羽  贾宁  刘毅  
在北京快速推进"市府东移"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通州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并准确把握新设"城市副中心"后城市扩展的可能情景及其空间管控政策,将对顺利实现首都功能空间重构与有序增长产生重要的支撑价值。通过构建空间逻辑斯蒂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阐释了通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机制,定量模拟与评估通州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研判城市空间增长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提出了新时期通州城市有序扩展的空间管控建议。研究发现:1)受全市单中心圈层式布局的影响,通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区与人口集聚区均高度重叠于通州新城与近亦庄新城乡镇,共同驱动城市扩展空间格局的形成;2)城市副中心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成荣  韩凝春  康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通州在首都经济、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本文基于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位,对通州发展北京新兴CBD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以及通州新兴C B D的定位与特质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明  林秀梅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部门,对上、下游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拉动、推动作用。同时,日本汽车产业通过国际间产业关联影响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大地震严重影响了受灾企业的生产恢复,这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中国企业要大胆"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锤炼民族品牌,提高民族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政府也要对自主品牌给予税收支持、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建立全球采购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贵文  庄陶之  易志勇  许芗斌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已成为特大城市扩张热潮下的必然产物。阐明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并提出城市副中心产生的条件,继而依据案例论证片区形成与发展城市副中心的要素。基于上述理论,分析说明贵阳建设发展城市副中心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比提出最可能发展成为贵阳城市副中心的区域,为未来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邢鸥  张建  
在介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日本政府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制定的产业政策要点与特征,旨在为全面推进我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英爱  
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动牵动着经济的每个领域,2002年以来的国际高油价显出固定化特征,石油的供应趋紧将会是未来世界面临的问题,由于能源消费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对石油的依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集中在制造业和运输业;能源的97%、石油的100%依赖于进口等问题的存在,对韩国提出了严峻挑战,给韩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极大压力。为此,韩国提出了能源自立、调整产业结构、从需求角度提高能效、从供给角度扩大新能源、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和普及、大力支持环保型汽车的开发等产业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英武  郑江淮  
空间经济学的经典模型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因素会自发形成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的模式,而当运输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又会有所弱化。以江苏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为例,将这一研究拓展到转型背景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计划体制下,由于价格剪刀差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体也会出现中心外围的特征。进入转型体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中心外围的特征还将得到维持甚至强化,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服务业中心。当要素成本上升到一定阶段导致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后,这种特征可能会演变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普通制造业、农业外围的新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万丽  
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遭到重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广州必须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时调整外贸发展思路和对策,从而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文章阐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内涵,并选取了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广州2001年至2020年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作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双循环”背景,提出了推动广州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玲  
技术更迭要求学徒具备更高层次的技术与技能。英国行业培训也呈现出诸多发展困境:技术创新导致学徒数字素养失衡、技术渗透导致学徒培训标准滞后、线上培训导致学徒培训绩效降低。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些趋势,英国政府制定了相应对策:持续提升行业学徒数字技术素养、开发具有弹性空间的高质量学徒培训标准、构建以学徒为中心的在线培训政策框架。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英国境遇类似,因此,应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经验:提升学生数字技术素养,契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提高在线培训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国政  高佳  邱政超  
[目的]休耕制度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方法]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解析休耕制度的价值意涵,探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耕地休耕制度的优化路径。[结果]休耕制度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内在价值趋同,主要特征有耕地休养环境的原真性、要素耦合与结构关联的贯通性、生态系统的自然完整性、空间均衡与效益统一的整体协同性;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基本国情是休耕制度的实施基础,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及选择是构建中国休耕方案的根本前提,深度挖掘耕地多功能及休耕前后价值变化是休耕制度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结论]我国休耕制度需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继续围绕数量配比、空间配置、路径实施等核心问题,推进实践诊断的精度深化和方案设计的尺度细化,不断强化体系建设与监管体制,夯实休耕制度的法治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京波  
次贷危机的暴发和蔓延暴露了金融监管中的漏洞,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正在经历新的发展。在分析次贷危机原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际金融监管新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伟  
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如何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客观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地方产业组织机构三方主体形成合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同频衔接,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服务站"这一个桥梁,构建"三方协同、双链同频、一站对接"的"321"对接机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海涛  苏同华  钱春海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以及国家资源整合方式、竞争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本文从城市复兴、产业基础、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4个方面揭示创意产业兴起的原因,在分析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