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
- 2023(1345)
- 2022(1194)
- 2021(1114)
- 2020(977)
- 2019(2322)
- 2018(2408)
- 2017(5081)
- 2016(2789)
- 2015(3114)
- 2014(3162)
- 2013(3236)
- 2012(2944)
- 2011(2619)
- 2010(2617)
- 2009(2439)
- 2008(2354)
- 2007(2127)
- 2006(1868)
- 2005(1612)
- 学科
- 济(14662)
- 经济(14646)
- 业(9362)
- 方法(8799)
- 管理(8072)
- 数学(7999)
- 数学方法(7972)
- 企(6769)
- 企业(6769)
- 劳(4831)
- 劳动(4814)
- 中国(4572)
- 农(4326)
- 农业(3189)
- 财(2943)
- 动(2926)
- 贸(2730)
- 贸易(2730)
- 易(2633)
- 人口(2404)
- 动力(2397)
- 劳动力(2354)
- 农业劳动(2169)
- 农业人口(2126)
- 业经(2118)
- 学(2117)
- 地方(2027)
- 理论(1962)
- 关系(1885)
- 制(1842)
- 机构
- 大学(41287)
- 学院(40158)
- 济(18696)
- 经济(18397)
- 管理(16142)
- 理学(14553)
- 理学院(14379)
- 管理学(14070)
- 管理学院(14010)
- 研究(12442)
- 中国(9377)
- 财(8146)
- 京(8051)
- 科学(7219)
- 财经(6967)
- 经(6422)
- 所(6270)
- 经济学(6240)
- 农(5897)
- 研究所(5720)
- 业大(5652)
- 经济学院(5639)
- 江(5460)
- 中心(5376)
- 财经大学(5295)
- 范(5124)
- 师范(5085)
- 北京(4994)
- 商学(4793)
- 商学院(4738)
共检索到57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5年第9期刊登胡旭东、王立祥的《解除劳动合同起纠纷,历时4年仍未了——这起劳动争议该不该受理》一文。该案经过仲裁、一审、二审后,劳动者又重新起诉,后又经再审,再审后劳动者又重新申请仲裁。这中间还经过信访。程序之复杂恐怕是无人质疑的。而其中涉及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是否有效,劳动者在未工作期间究竟是支付工资还是生活费,经济补偿金是否要支付等实体问题更是复杂。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这样复杂的问题,无论是仲裁委还是法院,都在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上出现了错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炳跃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理论界处在空前活跃的时期。经过各路专家的努力,原先停留在书面上的股份制经济研究,如今已大规模实行起来。势头之大,不亚于当年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在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涂秀前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简称理文造纸)秉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民主管理为抓手,团结引导广大员工共建共享和谐稳定发展的“理文大家庭”,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共赢,先后获得“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和谐劳动关系AAA级企业”等荣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第98条规定,对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工伤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妥善处理这一群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工伤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做些归纳和建议,并对一些工伤的劳动关系处理作些探讨。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梁华乔 侯玲玲
案情简介王某于2005年11月23日进入某机械公司下属东莞分公司,岗位为产品经理,与该分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4月11日,该分公司突然通知王某,总公司董事会已于2014年3月12日作出撤销该分公司的决议,故分公司决定当即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了5.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认为,虽然东莞分公司被撤销,但机械公司尚正常经营,故于7月12日提出仲裁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现行法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解除并不适用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则。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区分为因劳动合同违法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和因未签书面合同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现行法对二者的解除做了区分处理:因违法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并且用人单位一方违法致合同无效时,应支付经济补偿;因缺乏书面形式而生的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并不能任意解除,只有在补签失败后才可以解除。如果非因劳动者原因而补签失败或者补签失败发生在一个月过渡期满之后,则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现行规则以刚性的书面形式要求为前提,并不符合书面形式制度的基本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