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4)
2023(14037)
2022(12259)
2021(11793)
2020(10050)
2019(23629)
2018(23854)
2017(45533)
2016(25037)
2015(28091)
2014(28243)
2013(27597)
2012(24663)
2011(21894)
2010(22137)
2009(20247)
2008(20269)
2007(17059)
2006(14898)
2005(13047)
作者
(70248)
(58327)
(58011)
(55621)
(37201)
(27828)
(26461)
(22975)
(22293)
(20926)
(19955)
(19449)
(18637)
(18479)
(17988)
(17836)
(17400)
(17368)
(16727)
(16589)
(14689)
(14467)
(14115)
(13291)
(13131)
(13076)
(12927)
(12922)
(11709)
(11399)
学科
(94935)
经济(94817)
管理(73213)
(69951)
(61079)
企业(61079)
方法(46107)
数学(39958)
数学方法(39247)
(29003)
(24804)
中国(24134)
(22146)
业经(21925)
(20979)
(19826)
财务(19751)
财务管理(19712)
企业财务(18609)
地方(18050)
理论(17865)
农业(16141)
(15656)
贸易(15645)
(15221)
(15204)
(15193)
银行(15162)
(15156)
技术(14385)
机构
学院(343912)
大学(343401)
管理(137492)
(131944)
经济(128993)
理学(119542)
理学院(118223)
管理学(115859)
管理学院(115235)
研究(110876)
中国(83111)
(72841)
科学(70575)
(65194)
(56158)
(55118)
业大(51793)
财经(50882)
研究所(50716)
(50416)
中心(49996)
(46107)
北京(45986)
(44937)
师范(44461)
农业(42833)
(40587)
(40480)
经济学(38716)
财经大学(37862)
基金
项目(235233)
科学(185177)
研究(171497)
基金(170254)
(148397)
国家(147153)
科学基金(127139)
社会(105405)
社会科(99862)
社会科学(99830)
(92790)
基金项目(90360)
自然(84882)
自然科(82941)
自然科学(82924)
自然科学基金(81416)
教育(80354)
(78010)
资助(70796)
编号(70464)
成果(57396)
重点(52863)
(51529)
(49107)
(49029)
课题(48812)
创新(45648)
科研(45332)
教育部(44388)
大学(44214)
期刊
(143512)
经济(143512)
研究(101340)
中国(65950)
学报(55143)
(54020)
管理(50461)
科学(50009)
(49610)
教育(41765)
大学(41693)
学学(39187)
农业(33707)
技术(30956)
(28129)
金融(28129)
财经(24763)
业经(24225)
经济研究(22837)
(21036)
问题(18444)
会计(17997)
(17302)
技术经济(16848)
图书(16847)
财会(16721)
(16638)
理论(16342)
科技(16299)
统计(15301)
共检索到49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世飞  
当前,世界各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者都认识到了现行会计报表的局限,开始探讨如何改革现行的会计报表。本文站在权益投资者的角度,结合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对如何改革当前中国的财务报表的结构提出建议。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的提出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由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飞  
由于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经难于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不足,然后分析了三大报表与公司价值评估的关系,最后从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互关系角度剖析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定价原理,证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东洋  张天西  
文章对基于会计信息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演化进行了回顾及展望。认为考虑了线性信息动态的Feltham-Ohlson模型及其改进在全面考虑稳健会计造成的有偏影响、与公司分红有关的个人所得税、用分析师盈利预测均值代替影响公司价值的其他信息等三个方面仍存在缺陷。同时,还从上述三个方面探索了F-O模型的改进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志煜  韩松岩  田金信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绩效评价为例,分析了剩余收益法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翰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商誉本质理论,认为以"投资者视角"下的"超额盈利观"来界定商誉最具有实证分析意义。进而引入著名的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理论分析了商誉和当期剩余收益之间的联系,绕开传统的多期贴现求和方式,建立了一个基于当期信息的商誉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以A股数据来对现行披露商誉的"杂质"问题和价值相关性问题做了经验研究,发现现行披露商誉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属于"超额盈利能力"的"杂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凌茹  文桥  
文章采用分析师预测数据计量普通剩余收益模型及通货膨胀调整剩余收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估值模型结果与股票价格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通剩余收益模型估值对股价存在低估问题;通胀调整的剩余收益模型估值对股价存在高估问题;包含普通剩余收益模型估值与通胀调整的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的模型解释力度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保刚  王丽南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数据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日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从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模型提出、拓展以及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角度进行陈述,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欧阳励励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公司股价的解释力要强些,从而证实了实物期权对改进剩余收益模型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立夏  
在详细阐述Feltham-Ohlson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99年—2009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非金融类公司的6080个观察值作为研究样本,对Feltham-Ohlson模型三种不同形式的线性信息动态方程和估值回归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支持Feltham-Ohlson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适用性,并且发现三种不同形式的线性信息动态方程及估值方程的适用程度不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人猛  马维胜  
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是最近20多年来国外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现代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时,非会计信息变量v的度量、线性信息动态化假定的设定形式和计量统计方法的选择是三个最大的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最近几年实证检验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时对非会计信息变量v、线性信息动态化假定设定形式和计量方法选择三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并简要探讨了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立夏  
一般来说,公司净资产基于投向可以分为净经营性资产和净金融性资产。这两种净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属性是不同的,净经营性资产承担的是经营性风险,而净金融性资产承担的则是金融性风险。作为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策者,在公司净资产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经营性投资与金融性投资间的比例并作出最优的投资决策,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基于一般形式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根据净经营性资产具有经营风险,净金融性资产则具有金融风险的风险识别与判断,从理论上构建出双风险因子调整的剩余收益经营与投资决策模型(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Model of Dual-risks RIM,OIDM-DRRIM)。同时,利用中国资本市场1997年到2014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OIDM-DRRIM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公司经营决策者可以根据该模型计算出净经营性资产和净金融性资产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进而作出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与投资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