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6)
2023(4442)
2022(3871)
2021(3890)
2020(3451)
2019(8104)
2018(8360)
2017(16133)
2016(8868)
2015(10180)
2014(10181)
2013(9855)
2012(8641)
2011(7646)
2010(8044)
2009(7304)
2008(7331)
2007(6509)
2006(5535)
2005(4921)
作者
(25086)
(20882)
(20781)
(19831)
(13397)
(9856)
(9447)
(8223)
(7920)
(7606)
(7244)
(6975)
(6650)
(6607)
(6450)
(6378)
(6205)
(6196)
(5960)
(5903)
(5258)
(5145)
(5088)
(4817)
(4785)
(4768)
(4682)
(4665)
(4268)
(4105)
学科
(36760)
经济(36723)
管理(27386)
(25382)
(22292)
企业(22292)
方法(21987)
数学(20012)
数学方法(19444)
(9758)
(8041)
理论(7661)
(7566)
财务(7529)
财务管理(7515)
中国(7476)
企业财务(7130)
(6929)
业经(6537)
教学(5514)
(5421)
(5321)
贸易(5315)
农业(5192)
(5173)
技术(5086)
(4900)
地方(4733)
(4562)
(4424)
机构
学院(122296)
大学(120561)
管理(49729)
(45530)
经济(44436)
理学(43181)
理学院(42763)
管理学(41401)
管理学院(41194)
研究(36366)
中国(28476)
(25783)
科学(23870)
(21039)
(18962)
业大(18781)
(18604)
(18061)
中心(17670)
财经(16948)
研究所(16871)
北京(16472)
(15358)
农业(14806)
技术(14735)
(14702)
(14631)
师范(14453)
(13599)
经济学(13174)
基金
项目(82944)
科学(64894)
基金(59489)
研究(58206)
(52441)
国家(52057)
科学基金(45161)
社会(34618)
(33355)
社会科(32877)
社会科学(32866)
自然(31668)
自然科(31014)
自然科学(31009)
基金项目(30541)
自然科学基金(30419)
教育(28755)
(28121)
资助(26979)
编号(24085)
成果(18869)
重点(18779)
(17788)
(17021)
课题(16924)
(16481)
科研(16151)
计划(15906)
创新(15869)
大学(15510)
期刊
(46115)
经济(46115)
研究(31348)
中国(23686)
管理(18746)
学报(18290)
(17890)
科学(17046)
(16360)
教育(15081)
技术(14556)
大学(14169)
学学(13297)
农业(11336)
统计(10254)
(9173)
金融(9173)
(8930)
决策(8294)
财经(7989)
业经(7627)
经济研究(7516)
技术经济(7286)
(6814)
(6773)
财会(6239)
图书(5675)
理论(5628)
(5585)
科技(5565)
共检索到174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三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剩余收益的涵义,对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剖析该模型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三个难题,最后提出通过改进后的杠杆财务分析体系预测剩余收益和以市净率为基础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变形这两种途径可以解决以上难题,进而提高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评估的准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琳  
文章充分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剩余收益模型的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种更适合我国股票市场实际环境的对上市公司进行估价的剩余收益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保刚  王丽南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数据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日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从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模型提出、拓展以及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角度进行陈述,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光辉  龚玉策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欧阳励励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谢诗芬  彭玉龙  
EVA是一种业绩评价方法,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是一种权益估价方法。两者都要考虑资本成本,使用剩余收益概念,因而可以统一在经济价值创造(EVC)这一框架中。EVA关注企业过去的经济价值创造,权益估价预计未来的经济价值创造,两者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会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计量,其使命是寻求一个价值均衡点,以实现受托责任(业绩评价)与决策有用(权益估价)双重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鹿翠  沈函廷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比值作为替代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对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以及剩余收益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随后,以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比值为依据,对剩余收益模型产生的估值偏差做进一步研究,试图利用市盈率指标剔除市场投机泡沫,对估值偏差变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东洋  张天西  
文章对基于会计信息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演化进行了回顾及展望。认为考虑了线性信息动态的Feltham-Ohlson模型及其改进在全面考虑稳健会计造成的有偏影响、与公司分红有关的个人所得税、用分析师盈利预测均值代替影响公司价值的其他信息等三个方面仍存在缺陷。同时,还从上述三个方面探索了F-O模型的改进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耀辉  邵希娟  
本文从理清剩余收益模型相关的知识点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地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银行存款到底属于经营性资产还是金融性资产;如何进行税收的分摊;如何满足干净盈余关系;应当使用权益剩余收益模型还是经营剩余收益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娟  张洁  农毅  梁娟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越来越普遍。为了降低投资的风险,对股票估价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股票估价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到所得税的影响,导致其股票估价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文章构建了考虑所得税情况下的股票估价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飞  
由于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经难于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不足,然后分析了三大报表与公司价值评估的关系,最后从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互关系角度剖析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定价原理,证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公司股价的解释力要强些,从而证实了实物期权对改进剩余收益模型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