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4)
- 2023(8014)
- 2022(6685)
- 2021(6306)
- 2020(5119)
- 2019(11420)
- 2018(11347)
- 2017(21198)
- 2016(11105)
- 2015(11983)
- 2014(11625)
- 2013(11473)
- 2012(10335)
- 2011(9391)
- 2010(9575)
- 2009(8614)
- 2008(8203)
- 2007(7686)
- 2006(6739)
- 2005(5755)
- 学科
- 业(48069)
- 农(44533)
- 济(43895)
- 经济(43858)
- 管理(31850)
- 农业(29626)
- 企(27578)
- 企业(27578)
- 技术(16977)
- 业经(16446)
- 方法(12512)
- 中国(12408)
- 技术管理(11693)
- 数学(10712)
- 数学方法(10630)
- 财(10492)
- 农业经济(10012)
- 制(9846)
- 地方(9681)
- 村(8999)
- 农村(8991)
- 发(8801)
- 策(8396)
- 收入(8186)
- 体(7919)
- 贸(7563)
- 贸易(7556)
- 发展(7524)
- 展(7509)
- 易(7368)
- 机构
- 学院(153484)
- 大学(142778)
- 济(66843)
- 经济(65668)
- 管理(62684)
- 理学(54820)
- 理学院(54382)
- 管理学(53747)
- 管理学院(53457)
- 研究(48370)
- 农(42811)
- 中国(37689)
- 农业(32041)
- 京(27993)
- 业大(27791)
- 科学(27337)
- 财(25882)
- 江(24304)
- 中心(23371)
- 所(22795)
- 研究所(20503)
- 经济管理(20450)
- 财经(20349)
- 农业大学(19490)
- 范(19462)
- 师范(19347)
- 州(18742)
- 经(18535)
- 经济学(18084)
- 技术(17043)
- 基金
- 项目(104273)
- 科学(84336)
- 研究(83942)
- 基金(73771)
- 家(62890)
- 国家(62182)
- 科学基金(54961)
- 社会(54194)
- 社会科(51044)
- 社会科学(51037)
- 省(45497)
- 基金项目(40140)
- 教育(38477)
- 编号(36357)
- 划(35276)
- 自然(32747)
- 自然科(32046)
- 自然科学(32042)
- 自然科学基金(31528)
- 创(28608)
- 成果(27491)
- 资助(26739)
- 农(26494)
- 创新(25662)
- 发(24903)
- 课题(24694)
- 业(24024)
- 制(23340)
- 部(23142)
- 重点(22981)
共检索到230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荣
合作剩余创造与分配制度安排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利用山东省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实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剩余创造与分配制度安排问题发现:合作剩余主要源于合作社产品集中销售的价格溢价和农资集中采购的价格优惠;合作剩余分配包括社员层面的利益回报和合作社层面的盈余返还,前者为合作社收购产品和销售农资时向社员所提供的价格改进及其他各项免费服务,后者包括"按交易返利"、"按股分红"和"两者相结合"等不同类型的分配制度,其选择主要受到合作社领办主体身份类型、社员入股要求和社员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收益分配 苹果产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太超 邓宏图
由于资本雇佣劳动的特点,“异化”的合作社受到学界、政界的诸多质疑。本文研究表明,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缺乏是合作社表现出资本雇佣劳动特征的经济诱因,其根源在于交易成本。只有改变相关约束条件,才能使合作社由资本雇佣劳动的异化形态向劳动雇佣资本的本质规定性回归。一方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助于缓解合作社面临的资金约束;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家返乡创业能够缓解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对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当前条件下,由农户和企业家共享合作社的剩余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作社劳动雇佣资本的程度。随着二元体制的逐步破除以及人力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合作社终将转变为劳动雇佣资本的、真正由农户所有为农户服务的经济社会组织,进而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应瑞瑶 唐春燕 邓衡山 徐志刚
从成员异质性的角度解释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安排,首先运用合作博弈框架理论分析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成员参与合作利益分配的博弈行为,然后基于江苏、四川和吉林三省66家有盈余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明显的成员异质性,合作社发起人股份比例普遍高于交易量比例;股份比例越是高于交易量比例,合作社盈余分配中按股分红的比例越大,按交易量返还的比例越小。
关键词:
合作社 盈余分配 异质性 合作博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唯希
盈余分配请求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重要经济权利,关系合作社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遵循按惠顾额返利为主、按股金分配为辅的盈余分配原则,公积金可以分割并量化到个人,实行社员个人账户管理制度。立法规定之合作社盈余分配核算繁琐、任意性规定较多,盈余分配实践存在偏离合作社分配原则、公积金提取不规范等问题,法律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亟待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丹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中存在着盈余界定模糊、普通成员缺乏对盈余分配决策程序和自身权利的了解、资本报酬过度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重视成员教育等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盈余分配 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新国
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科学合理的盈余分配制度,分配比例较低,公积金提取混乱,股金分红比例过高,财政扶持资金使用与分配不规范等现象非常普遍,依法足额纳税的极少。合作社只有正确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健全分配制度,完善分配基础工作,切实贯彻分配原则,加大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力度,才能不断壮大并稳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盈余分配 现状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胜忠 伏红勇
公平合理地分享剩余是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成员异质性和风险分担不均的现实,本文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模型,设计了扣留部分"一次让利"资金作为参与合作社风险资本的盈余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在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基于风险分担的盈余分配机制提高了"二次返利"的下界,并缩小了"二次返利"的可行域区间,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盈余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媛红
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内蒙古6个省(市)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41名社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合作社的内部信任、产权安排与成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传统的产权安排对合作社的内部信任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成员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合作社内部信任的因素中,合作社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最为重要;合作社产权安排通过直接和间接即以内部信任为中间环节两条路径对合作社成员满意度产生影响,其传统程度越高,成员满意度越高;合作社成员既关心合作社短期的经营状况,也关注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苏娟 李瑞芬 刘瑞涵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目前面临突出问题之一是盈余分配的不规范。文章通过对北京延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对当前北京延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来规范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开展合作社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社员素质;规范财务管理,建立财务核算和监督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利益分配方式的决定形式;调整"入社自由"原则,打破资本控制等。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北京延庆 盈余分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征华 汪娇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户进入市场的桥梁,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当前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与合作社绩效的关系,构建了盈余分配机制,包括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方式、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比例以及合作社分红的形式三大要素;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对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衡量,并实证分析了盈余分配机制的三大要素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盈余分配方式会影响合作社的绩效,其中按股权分配与按交易额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绩效最好;不同盈余分红形式也会影响合作社绩效,其中现金分红最能激发社员热情;盈余分配比例与合作社绩效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明星 杨宗锦
农户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内在动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对于激励社员与合作社发展业务关系、吸引投资、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是合作社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交易额返利率基本模型,分析了影响交易额返利率的主要因素,为合作社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交易额返利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新型联盟组织,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远意义,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影响各类联盟合作成败的关键。文章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应用熵权法对传统的Shapley值进行改进,以期更公平合理地对合作社社员间利益进行分配,促进合作社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红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的农村产业化和逐步形成的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发展,市场化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利益分配机制作为合作社发展和治理的主要问题,其是否能够公平分配对农民合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利益分配机制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对利益分配的原则进行分析,并针对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亚范 余海鹏
利用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制度对成员合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不仅对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健全程度;成员在惠顾、投资和参与管理方面的行为以及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行为是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的直接因素和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雨欣 王子怡 刘二阳
【目的】合理公正的分配盈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理清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对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营视角出发,依据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403家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ISM模型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因素及其内在逻辑。【结果】(1)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合作社示范等级、理事长占股比例、社员大会参与率、独立品牌数量、全体成员大会召开频次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盈余分配意愿,合作社运营模式中运营主体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合作社盈余分配意愿。(2)ISM模型结果显示:合作社运营模式为深层根源影响因素,合作社独立品牌数量、全体成员大会召开频次为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合作社示范等级、理事长占股比例、社员大会参与率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结论】合作社盈余分配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驱动,两路径”。为改善合作社盈余分配行为,促进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合作社运营方式、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三个方面的规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