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6)
- 2023(14596)
- 2022(12077)
- 2021(11219)
- 2020(9405)
- 2019(21125)
- 2018(20891)
- 2017(39518)
- 2016(21029)
- 2015(23518)
- 2014(23282)
- 2013(22752)
- 2012(21469)
- 2011(19588)
- 2010(20336)
- 2009(19332)
- 2008(19410)
- 2007(18101)
- 2006(16406)
- 2005(15260)
- 学科
- 济(101077)
- 经济(100891)
- 管理(65839)
- 业(60505)
- 企(54144)
- 企业(54144)
- 方法(35725)
- 数学(27540)
- 数学方法(27100)
- 中国(26594)
- 学(24260)
- 财(23659)
- 业经(23482)
- 地方(22634)
- 农(22257)
- 理论(21079)
- 制(19923)
- 技术(17491)
- 和(16255)
- 银(16225)
- 银行(16194)
- 行(15516)
- 融(15472)
- 金融(15470)
- 贸(14660)
- 贸易(14640)
- 务(14528)
- 财务(14480)
- 财务管理(14445)
- 地方经济(14392)
- 机构
- 大学(310893)
- 学院(306898)
- 济(127602)
- 经济(124730)
- 管理(113047)
- 研究(106902)
- 理学(95226)
- 理学院(94096)
- 管理学(92331)
- 管理学院(91723)
- 中国(81995)
- 京(66068)
- 财(63021)
- 科学(63013)
- 所(53837)
- 江(50174)
- 中心(48833)
- 财经(48593)
- 研究所(48037)
- 农(46106)
- 范(43944)
- 经(43783)
- 师范(43539)
- 北京(42221)
- 业大(40073)
- 经济学(40051)
- 州(39710)
- 院(37949)
- 财经大学(35739)
- 农业(35513)
- 基金
- 项目(190760)
- 科学(150825)
- 研究(141933)
- 基金(138177)
- 家(120054)
- 国家(118996)
- 科学基金(102100)
- 社会(93207)
- 社会科(87412)
- 社会科学(87381)
- 省(74204)
- 基金项目(71132)
- 教育(66750)
- 自然(63263)
- 自然科(61899)
- 自然科学(61882)
- 划(61725)
- 自然科学基金(60802)
- 编号(56864)
- 资助(56281)
- 成果(49472)
- 重点(43234)
- 部(42205)
- 创(41089)
- 发(40791)
- 课题(40420)
- 国家社会(38784)
- 创新(38434)
- 性(37302)
- 教育部(36971)
- 期刊
- 济(156140)
- 经济(156140)
- 研究(100482)
- 中国(71055)
- 财(51970)
- 学报(49071)
- 管理(47695)
- 科学(44018)
- 教育(43961)
- 农(42856)
- 大学(37908)
- 学学(34786)
- 融(31893)
- 金融(31893)
- 农业(27977)
- 技术(27817)
- 财经(26497)
- 经济研究(25542)
- 经(23066)
- 业经(22822)
- 问题(19188)
- 图书(18951)
- 技术经济(16327)
- 贸(15631)
- 版(15327)
- 业(15195)
- 统计(14421)
- 书馆(14065)
- 图书馆(14065)
- 坛(14058)
共检索到494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超
剩余价值理论能否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乎后者实现学理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卓炯就系统性地探索了剩余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问题。他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卓炯的观点类似的还有蒋学模、程恩富等人。在批判继承了卓炯等人观点的基础上,孟捷进一步推进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解释了生产力进步与剩余价值增长互为前提的关系,具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关于中国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估算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该范式更完整、系统地将《资本论》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解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国家的经济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宋浠睿
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总结成功发展经验和破解发展问题而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逐步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到改革开放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新时代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我们把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问题,客观上要求不断创新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实践为本、人民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发展理念,其发展方向应着力从研究基点、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从根本上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学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同志早就提出要对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进行再认识,认为这两个范畴应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的,各种资本的不同性质,是由同它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决定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袁芸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相提并论 ,并指出“对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得到保护”。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创新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还是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 理论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福财 王守坤
政府本身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制度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在培育市场环境、实施产业政策、促进微观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宏观治理等层面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开创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依存共生、相互协调促进的状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为了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要求,不仅需要加强有效市场对于配置资源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还需要克服政府自身职能发挥可能存在的部分短板因素,并以设定增长目标、实施五年规划、坚持试点机制等制度工具为"抓手",从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寻求技术突破、提升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等4个方面,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亚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利润率的经验考察大多针对非金融部门或整体经济,有关金融部门利润率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不同于固定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和税后利润率等角度,拓展利润率更能反映金融企业自有资金的收益状况,并适用于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的利润率比较。中国金融部门的拓展利润率自21世纪初期以来持续高于非金融部门,此利润率对比状况与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演变图景相切合。近年来,金融部门的拓展利润率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依然在波动中明显高于非金融部门,这意味着资本积累仍有继续金融化的风险,从利润率着手的研究则蕴含着促进资本自动回归非金融领域的可能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把握几个理论问题:研究对象须回归到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并以联系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为前提;须以社会主义商品为经济细胞与始点范畴;多元经济结构须关注其矛盾与共融关系;构筑政府与市场之间"强政府、强市场"的双强关系;先富与共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非均衡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物质条件;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纯粹性、人民性与社会主义方向的特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把握几个理论问题:研究对象须回归到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并以联系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为前提;须以社会主义商品为经济细胞与始点范畴;多元经济结构须关注其矛盾与共融关系;构筑政府与市场之间"强政府、强市场"的双强关系;先富与共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非均衡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物质条件;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纯粹性、人民性与社会主义方向的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材
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出发,选择相应的逻辑起点,这是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理论范式。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收入分配矛盾为逻辑起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和经济问题转化为市场供求矛盾,并将市场供求矛盾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中,通过科学抽象,将商品确定为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逻辑起点也应当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活动出发进行选择,但又不应简单套用《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也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要矛盾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任务和主题,因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学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阶级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要求把政治经济学改造成为一门无阶级性的科学是不可能的。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同资本主义部分应有统一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政治经济学从经济运动过程中研究经济关系,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可以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列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现在确实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为我们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但要写出一部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争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按照时间线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自发传播阶段、全面运用阶段、创造发挥阶段和深入探讨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传播历程中,一代代学人先后围绕文本、学科、问题和人物等议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译介—研究—应用"的一体性传播阵型"、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性研究视阈、"文本—思想—实践"的总体性阐释进路和"宏观—中观—微观"的综合性叙事模式。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译介、传播、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发展方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研究原则。在新时代里,我们建立政治经济学"中国学派"已时机成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大有作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葛承群
安徽财贸学院于2003年1月7日举办了一次全院性的大型学术研究会“剩余价值理论创新研讨会”。全院有100多位师生亲临会议,有10多位专家教授做了精彩发言。现把他们发言的材料部分加以整理后发表,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 ,引发、推动、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界对以“苏联范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经济理论在经济哲学、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核心命题、基本范畴和理论逻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初步奠定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针创建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