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5)
- 2023(7785)
- 2022(6634)
- 2021(5561)
- 2020(4773)
- 2019(10927)
- 2018(10402)
- 2017(19919)
- 2016(10184)
- 2015(11305)
- 2014(10995)
- 2013(11163)
- 2012(10787)
- 2011(10182)
- 2010(10472)
- 2009(9859)
- 2008(9523)
- 2007(8672)
- 2006(8222)
- 2005(7792)
- 学科
- 济(69589)
- 经济(69532)
- 管理(29869)
- 业(25336)
- 方法(21656)
- 企(21101)
- 企业(21101)
- 数学(18791)
- 数学方法(18609)
- 地方(17217)
- 中国(14615)
- 学(14102)
- 财(12832)
- 地方经济(12639)
- 业经(11968)
- 农(11161)
- 制(9471)
- 融(8264)
- 金融(8264)
- 环境(8190)
- 农业(7935)
- 贸(7895)
- 贸易(7888)
- 务(7738)
- 体(7732)
- 经济学(7731)
- 财务(7724)
- 财务管理(7708)
- 理论(7632)
- 银(7566)
- 机构
- 大学(160035)
- 学院(157109)
- 济(77084)
- 经济(75745)
- 研究(63320)
- 管理(54115)
- 中国(47277)
- 理学(45576)
- 理学院(45013)
- 管理学(44164)
- 管理学院(43866)
- 科学(36667)
- 京(34538)
- 财(34527)
- 所(33252)
- 研究所(29861)
- 农(27564)
- 中心(26788)
- 财经(26702)
- 经济学(25774)
- 江(25361)
- 经(24200)
- 经济学院(22748)
- 院(22686)
- 北京(22376)
- 业大(21933)
- 农业(21454)
- 范(20824)
- 师范(20545)
- 财经大学(19704)
- 基金
- 项目(98361)
- 科学(77148)
- 基金(72622)
- 研究(69450)
- 家(64986)
- 国家(64503)
- 科学基金(53872)
- 社会(46992)
- 社会科(44557)
- 社会科学(44542)
- 省(37024)
- 基金项目(36566)
- 自然(33718)
- 自然科(32919)
- 自然科学(32903)
- 自然科学基金(32319)
- 划(31424)
- 教育(31172)
- 资助(30815)
- 编号(25331)
- 重点(23116)
- 发(22813)
- 部(22086)
- 成果(21321)
- 国家社会(20677)
- 创(19681)
- 教育部(18965)
- 课题(18854)
- 科研(18685)
- 创新(18518)
共检索到259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福垣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李铁映同志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予以双重探讨。《改革》编辑部在检索该文已显现的社会效应、党的重要文献、胡锦涛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当前理论热点后,洞悉其核心思想和观点至今依然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刊于2010年第8~12期开辟"劳动价值论研究——李铁映同志论著思想探讨及其引申"专栏,分别就"生产要素市场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规律"、"分配方式与公平正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等五个主题或组织笔谈,或展开研讨,或发表署名文章。本期推出"马克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学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同志早就提出要对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进行再认识,认为这两个范畴应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的,各种资本的不同性质,是由同它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决定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梦挺
本文结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特点重新阐释了计算剩余价值率的ST方法,并计算了中国1993-2015年的剩余价值率。本文指出ST方法中界定的次级部门,即除贸易部门以外的非生产部门,直接的含义是以非生产劳动为媒介,以费用的形式从生产部门转移剩余价值的部门,其收入的性质并非包括谢克和图纳克本人在内的很多学者理解的"租"。本文计算的中国1993-2015年剩余价值率表明,2012年以来中国剩余价值率增长陷入停滞,将金融、商业服务等分配性次级部门和贸易部门转移的剩余价值剔除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对比剔除农业和保留农业两种口径下的剩余价值率可以发现,农业家庭经营对于中国非农部门维持较高的剩余价值率,进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陶玉
导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的现实意义从本讲开始进入《资本论》第三卷的学习。本讲的主要内容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导读。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第三卷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本讲主要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资本论》第三卷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新
论市场资本和市场剩余价值的新范畴陈新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在我国的报刊上出现了社会主义的“国有资本”概念,于是引发了一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范畴之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成分的资产的保值增殖,特别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应当如何解释?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大超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存在数干年之久的历史现象,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剥削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分歧。剥削应分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主要剥削与次要剥削,私有剥削与公有剥削,我们应全面历史地理解剥削问题。
关键词:
剥削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国
私营经济、剩余价值和剥削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必然产物 ;剩余价值的存在 ,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内在动力 ;剩余价值和剥削也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客观结果。剩余价值和剥削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能够调动私营企业主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繁荣经济、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姬旭辉 邱海平
剩余价值率不仅反映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而且也反映了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与劳动报酬的初次分配状况。运用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两种计算方法,来考察中国经济1995~2009年的剩余价值率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根据这两种方法计算的剩余价值率都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提高的态势,而造成剩余价值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日的延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实际工资的提高速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份额的相对下降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通过延长工作日方式提高剩余价值率则是不可取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敬 洪亮
资本作为经济学范畴,其存在以社会经济条件为转移。我国目前存在资本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分离、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本质属性仍然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与资本相伴生的剩余价值(又称剩余产品)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经济生活之中。所不同的是,由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存在而分属不同的所有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资本一般运动规律,其中包括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理论、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资本集中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资本 不是特有 经济范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范畴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垠
剥削作为一种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社会现象,一直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认真地区分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范畴和发展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两项学术工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剥削范畴,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含义;推导剥削范畴的现代形式,需要高度重视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不能将剥削的现代形式用于简单置换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范畴;客观总结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变化的剥削范畴,是历史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剥削范畴 丰富和发展 现代形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明生
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具有强盛竞争力这一现象的实证分析及其范畴的逻辑分析,提出特色经济是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和载体。进而,对上述转化过程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内生形成鲜明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优势,才是特色经济范畴的真正内涵。由此出发,将其内涵所指称的对象集所构成的外延规范为“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劣我优”、“你贵我廉”、“你泛我专”、“你弱我强”的外在经济形态。最后,运用机理分析说明了关于特色经济范畴的上述理论概括与市场需求结构差异化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当代系统理论的关联,论证了特色经济范畴的理论逻辑性。
关键词:
特色经济 范畴 差异化 转化载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青 许成安
分析私营企业中的剥削问题,需要从理论上阐明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传统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的处理方式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分析。在现代法制社会,资本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而“无偿侵占工人利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和不合法的。按照经济学的分析,所谓剥削是指某一要素所有者凭借某种特权而获得了其贡献以外的超额所得。在我国现阶段,维护私营企业内部雇工权益的主要力量是政府与工会。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剩余索取权 剥削 权益维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异同
看到贵刊1992年12月号的第一篇文章(作者:刘伟、杨云龙),深感贵刊和作者带了个好头。我国近十年来,一直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错误地称之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这是概念、范畴上的极大混乱。有的不懂经济的翻译甚至把第三次产业误译为Third inndustry。有位日本学者说,中国的这种译语是可笑的,特别是把日本的第三次产业改翻为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