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9)
2023(6788)
2022(5932)
2021(5854)
2020(5001)
2019(11341)
2018(11486)
2017(22875)
2016(12829)
2015(14712)
2014(14882)
2013(14680)
2012(14414)
2011(13294)
2010(13992)
2009(13414)
2008(13671)
2007(12701)
2006(11674)
2005(10773)
作者
(39024)
(32579)
(32044)
(30930)
(20861)
(15319)
(14834)
(12395)
(12206)
(12088)
(11009)
(10883)
(10558)
(10407)
(10375)
(9894)
(9824)
(9568)
(9488)
(9433)
(8471)
(8121)
(7928)
(7449)
(7415)
(7384)
(7360)
(7292)
(6739)
(6602)
学科
(48578)
经济(48514)
管理(36434)
(32579)
(25197)
企业(25197)
方法(20023)
数学(17422)
中国(17179)
数学方法(17082)
(16040)
(14763)
(13184)
(12209)
(11499)
贸易(11491)
(11238)
(11005)
(10691)
银行(10657)
(10286)
业经(9713)
农业(9623)
及其(9038)
(8963)
金融(8962)
地方(8459)
(8299)
(7968)
理论(7963)
机构
大学(195365)
学院(192818)
(78076)
经济(76182)
研究(69665)
管理(69663)
理学(58439)
理学院(57693)
管理学(56488)
管理学院(56099)
中国(54308)
(42563)
科学(42163)
(41876)
(36833)
(32955)
研究所(32885)
财经(31513)
(31177)
中心(30918)
(28379)
北京(27717)
(27270)
师范(27015)
业大(26558)
农业(26011)
(24811)
(24607)
经济学(23763)
财经大学(23044)
基金
项目(113625)
科学(88066)
研究(84692)
基金(81179)
(70486)
国家(69864)
科学基金(57880)
社会(51787)
社会科(48925)
社会科学(48912)
(43098)
基金项目(41348)
教育(39333)
(37422)
自然(36506)
编号(35911)
自然科(35623)
自然科学(35608)
资助(35080)
自然科学基金(34957)
成果(32991)
(25951)
重点(25528)
课题(25295)
(24467)
(22307)
(22228)
教育部(21966)
项目编号(21804)
科研(21282)
期刊
(94495)
经济(94495)
研究(64551)
中国(39326)
(31301)
学报(31202)
(30502)
科学(27846)
管理(26414)
教育(24666)
大学(23534)
(22982)
金融(22982)
学学(21721)
农业(21120)
财经(15947)
技术(15448)
业经(15051)
经济研究(15015)
(13750)
图书(13007)
问题(12909)
(12277)
国际(10819)
理论(10543)
(9896)
书馆(9716)
图书馆(9716)
(9545)
实践(9481)
共检索到310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成荣  程梦瑶  秦敏  
针对被广泛使用的"留守妇女"概念的歧义,文章首先提出了"留守妻子"概念。2000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我国留守妻子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规模由剧增到快速减少,农村留守妻子的规模减少更早更快,留守妻子的来源地构成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留守妻子的居住方式类型构成正在快速直系化等。这些变化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自强  
本文拟就公共物品理论从纯公共物品向准公共物品拓展过程中学者们的不同见解做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做出界定,并就这种界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做出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长革  
关于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颇多争论,分歧较大,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公共消费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普雁翔  张海翔  
本文从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出发,探讨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几组关系,提出了未来粮食安全政策应遵循W TO规则,粮食安全战略应与农业发展战略脱钩,以及粮食安全责任配额化并可交易、服务均等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章上峰  
本文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索洛余值"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也等于资本生产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加权和,其权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时变产出弹性。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宪忠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 ,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 :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 ,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 ,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 ,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 ,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收益领域流动 ,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 ,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 ,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 :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 ;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 ;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 ;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 ;五是建构人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杨海燕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荣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妻子”现象逐渐受到关注。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观察、分析这些妻子们“留守”的原因及其生存状态、发展状况以及她们地位的变化等,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龙龙  薛澜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首位规模、首位比和分布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我国1997年和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况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不均衡状态。表现在2002年与1997相比,各行政区内首位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首位比超过0.5的城市数量增加;从分布系数的指标来看,各行政区内相对于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各行政区内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比较均衡。除了个别省份外,从1997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一、贸易保护系数及其政策含义 在发达国家中,一方面由于进行国际多边贸易谈判的需要,一方面也由于进行国内农业政策效果分析的需要,人们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指标,用以定量地测定农业市场的扭曲程度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指标的定义及其政策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国际农业政策问题、调整农产品外贸政策,也对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作用效果、调整国内资源利用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本文通过科技首位度和科技集中度等定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区范围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科技资源稀缺性、国家科技空间布局、科技活动对区位的选择及其空间"双向扩展"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文章还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含义,旨在为国家及省区着手制定的"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的科技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绘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颖  
文章以具有"分离家庭"特征的农村留守妻子家庭为分析对象,基于实地调研的经验数据,考察外出丈夫与留守妻子之间的微观互动实践。提出,农村家庭内部的互动仪式因人口流动现象已经发生变迁。当前,以通讯互动、团聚互动、经济互动为主要内容的新互动格局之于"分离家庭"的意义是,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境中,外出丈夫借由此种"补位"机制得以维持、表征和再生产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