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8)
2023(8302)
2022(6420)
2021(5859)
2020(4713)
2019(10237)
2018(9945)
2017(19385)
2016(10156)
2015(11067)
2014(10782)
2013(10668)
2012(9433)
2011(7953)
2010(8181)
2009(7924)
2008(8199)
2007(7721)
2006(6888)
2005(6300)
作者
(27067)
(22910)
(22712)
(21341)
(14683)
(10734)
(10270)
(8712)
(8529)
(8212)
(7728)
(7606)
(7460)
(7059)
(6950)
(6753)
(6680)
(6612)
(6514)
(6473)
(5622)
(5456)
(5453)
(5258)
(5234)
(5062)
(5038)
(5003)
(4612)
(4319)
学科
(69292)
(66328)
企业(66328)
管理(49843)
(48718)
经济(48539)
业经(25383)
(20832)
(20264)
方法(18905)
(17103)
财务(17096)
财务管理(17089)
企业财务(16170)
农业(15603)
技术(14639)
(12337)
企业经济(12161)
(11667)
(11452)
中国(11331)
数学(11320)
数学方法(11259)
(11097)
理论(10892)
经营(10708)
技术管理(9963)
(9544)
决策(8514)
体制(8486)
机构
学院(151282)
大学(141816)
(66059)
管理(65496)
经济(65001)
理学(56084)
理学院(55647)
管理学(55166)
管理学院(54874)
研究(41805)
中国(35019)
(32273)
(28419)
财经(25376)
(24084)
(23595)
(22889)
科学(22483)
(19676)
商学(19630)
商学院(19465)
业大(19395)
中心(19257)
经济学(19043)
(18646)
财经大学(18324)
农业(18252)
经济管理(17935)
北京(17451)
经济学院(17214)
基金
项目(94321)
科学(77346)
研究(74724)
基金(69251)
(57426)
国家(56746)
科学基金(51912)
社会(51523)
社会科(47786)
社会科学(47767)
(39277)
基金项目(36697)
教育(33114)
自然(31119)
编号(30861)
自然科(30450)
自然科学(30445)
(30100)
自然科学基金(30001)
(27904)
资助(26228)
(23915)
成果(23531)
(21460)
(21247)
创新(21179)
(20670)
国家社会(20631)
课题(20410)
重点(20367)
期刊
(82490)
经济(82490)
研究(43648)
管理(30013)
(29715)
中国(28711)
(24815)
科学(18050)
农业(17186)
业经(17099)
技术(15660)
学报(15546)
大学(13426)
财经(13255)
学学(13017)
教育(12962)
(12848)
金融(12848)
经济研究(12237)
(11583)
(10874)
技术经济(10340)
问题(10225)
财会(9967)
现代(9111)
商业(8620)
世界(8176)
经济管理(7872)
会计(7781)
(7455)
共检索到228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东涛  
首先,企业对于分离出去的企业办社会部分应当确立“放水养鱼、积极扶持”的指导方针,其实施步骤有二: 第一,可以将现有企业职工教育、福利和医疗、保健部门,逐步由企业福利保障事业转变为社会第三产业单位,在保证为本企业职工服务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服务,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由福利型转变为经营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在具体作法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企业办社会转变为社会第三产业单位的现有资产,由企业对其清产核资,评估作价,一次性划拨归其经营和支配,企业保留其资产所有权,三年内不收回报,三年后可按其经营状况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分取红利。 ②在三年左右时间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翟小明  粱国龙  平源  孙女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阴渝生  
针对各种不同的企业剥离形式的分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所有权分拆的企业剥离形式的分类方法。按照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物权法,所有权由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这四项基本权利构成。剥离发生时,被剥离资产的这四项基本权利可以被分拆开,并把这些分拆开的基本权利在剥离的各参与方之间进行分配。在理论上,这四种基本权利分拆开后重新产生的权利组合可导出16种基本企业剥离形态,且可归纳为两大类:完全剥离和不完全剥离。研究认为,企业剥离是被剥离资产所有权的分拆和重新配置,不同的分拆和配置导致不同的剥离形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建波  
为研究国有企业剥离及其绩效,本文选取2006~2010年间发生剥离同时其前一年及后两年都未曾再发生剥离的35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剥离前后4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研究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剥离当年绩效得到显著改善,但在剥离后第一年绩效下降明显,随后,绩效又有所提升。这说明国有企业剥离的短期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长期效果一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婧  
文章从不同产权配置约束视角出发,本文以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资产剥离对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产剥离会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不同产权配置下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异质性,相较而言,在非政府控制企业和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在中央政府控制企业中并未体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复海  李焕生  
本文以资产剥离概念、理论基础、剥离决策、剥离绩效评价等维度,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企业资产剥离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提供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强  赵晚花  孙勇  
文章主要对企业输出部门的剥离可行性及剥离方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依据企业输出部门剥离需考虑的现实因素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了模型,并从经营利润和效率两方面分别进行了对企业输出部门完全剥离和不完全剥离两种方式各自条件的研究,分析了无市场竞争和存在市场竞争两种不同环境对剥离条件的影响,并对企业应在何时选择何种剥离方式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经营利润的剥离条件将会比考虑效率的更难满足;企业资源或产品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剥离条件则无明显影响;当企业存在多个输出部门时,在效率准则下,各个输出部门的剥离条件相互影响,但在经营利润准则下,多输出部门剥离条件与对应的单一输出部门剥离条件相同;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有志  西贝天雨  周杰  
文章梳理和归纳了企业资产剥离的相关文献,首先从5个理论维度梳理了作用机制,随后从宏观环境、治理环境、管理者特征、资源能力等方面总结了资产剥离的影响因素,以及两种研究视角下的作用效果。最后,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提出3个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莉娜  
对于企业负债如何影响剥离决策发生,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剥离产生的原因,但对于企业负债影响剥离决策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数据库选择20122016年发生资产剥离的201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配对样本分别从长期负债,短期负债两方面分析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影响。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假设的模型进行检验,揭示企业负债与剥离决策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  郭泽光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产剥离的实施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剥离前企业的业绩基础,即对于经营不佳的企业而言,资产剥离损害了企业财务绩效,反之则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投资效率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峰  
随着转型经济中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期望有适合转型经济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重组行为。为此,本文以战略反馈和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剥离的动因。通过对1999-2003年中国上市企业剥离行为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上市企业的剥离行为主要出于战略考虑,包括并购后整合的需要、过度多元化调整的需要以及绩效改进的需要;传统的代理理论则缺乏解释力度。这一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够根据战略需要来进行业务重组,同时也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强公司治理,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盛,商品零售模式进入“新零售”时代。本文结合这一时代背景,从零售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入手,通过将资产剥离战略分为金融资产剥离和实体资产剥离,考察两类资产剥离战略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零售企业的金融资产剥离行为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实体资产剥离行为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该结果说明零售企业资产剥离战略能够反映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偏好,剥离金融资产意味着企业对未来估计偏消极,剥离实体资产意味着企业对未来估计偏积极。在重筛样本、替换变量、构建DID模型后,基本结论依旧稳健。本文主要贡献在于解释零售企业不同资产剥离战略选择背后的不同未来预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贵中  汪士果  
基于契约理论,在企业控制结构框架内分析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耦合机制与剥离线索,发现仅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需要公共政策强制性监管的理论根据。无论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还是会计报表审计,内部管理控制和外部环境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有重要影响,外部审计对内部管理控制的评价应限于其对会计行为主体"遵循"还是"违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不支持扩大内部控制强制性监管范围,政策效率还需进一步研究检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国有企业股份改造中非生产性资产处置课题组  
股份经济是一套被发达国家操作了几百年的企业制度。中国国有企业在挤入这个高层次市场环境时,企业办社会这个先天性的缺陷得到了进一步的揭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