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
- 2023(943)
- 2022(802)
- 2021(632)
- 2020(546)
- 2019(1241)
- 2018(1239)
- 2017(2096)
- 2016(1199)
- 2015(1302)
- 2014(1302)
- 2013(1288)
- 2012(1165)
- 2011(723)
- 2010(1229)
- 2009(1281)
- 2008(918)
- 2007(753)
- 2006(648)
- 2005(641)
- 学科
- 审计(12056)
- 各类(5822)
- 济(2876)
- 经济(2873)
- 管理(2751)
- 业(2520)
- 企(2469)
- 企业(2469)
- 财(2204)
- 方法(2057)
- 中国(1628)
- 务(1564)
- 财务(1561)
- 财务管理(1497)
- 企业财务(1467)
- 专业(1321)
- 数学(1118)
- 数学方法(1098)
- 家(1021)
- 技术(1010)
- 制(998)
- 国家(989)
- 学(785)
- 融(668)
- 金融(668)
- 财政(660)
- 制度(658)
- 度(658)
- 经济责任(656)
- 责任(656)
- 机构
- 学院(13570)
- 大学(13117)
- 审计(5536)
- 管理(4763)
- 财(4285)
- 理学(4212)
- 济(4199)
- 理学院(4177)
- 会计(4116)
- 管理学(4093)
- 管理学院(4072)
- 经济(4053)
- 京(3797)
- 中国(3513)
- 财经(3390)
- 经(3080)
- 会计学(2815)
- 研究(2776)
- 江(2701)
- 会计学院(2687)
- 学会(2605)
- 财经大学(2546)
- 省(2189)
- 南京(2081)
- 局(2057)
- 州(2036)
- 商学(2021)
- 商学院(2013)
- 公司(1962)
- 中心(1863)
共检索到25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尚涛 崔学富 徐金宝
非现场审计是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连续调集、整理和分析,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评价经营管理状况和风险程度,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资料,为制定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剖解非现场审计的运用。 非现场审计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商业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陈伟
针对目前的现状.分析了非现场审计在审计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实现非现场审计的方法。并对该方法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给出了实施非现场审计的建议。本文的研究为开展非现场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邹积敏
非现场审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被监管对象与审计单位之间合作不密切、非现场审计分析的信息源不真实、非现场审计手段和工具落后、缺乏高素质的非现场审计分析人才等。因此,要搞好非现场审计,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浩然
数字信息背景下,"数字外管"平台建设的基本完成,给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创造了大数据环境。在大数据环境下,内控监督部门研究非现场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对提高内部审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及内部审计工作质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数据的特征及其对外汇管理内审工作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素梅
非现场审计于20世纪在国外兴起,我国90年代后期率先在金融系统应用。它既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审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产生于企业的自发需求,因而应加大其在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中适的应用。为了有效地运用和推广非现场审计,业界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对其定义、目标、职能、方法、程序等进行准确定位。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理论框架 现场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柯志伟 潘勇凯 何菁
压缩"三公"经费等重要、敏感费用支出是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规则与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审计问题闭环管控三个方面对企业开展"三公"经费非现场审计进行探讨,旨在对提升相关审计事项的工作成效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柯志伟 潘勇凯 何菁
压缩"三公"经费等重要、敏感费用支出是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规则与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审计问题闭环管控三个方面对企业开展"三公"经费非现场审计进行探讨,旨在对提升相关审计事项的工作成效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涛 梁晓攀 王鹏 冷晓萍 赵萃擘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非现场审计在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中的优缺点,提出创新审计模式、完善审计管理方法,以推动内部审计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发挥好内部审计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非现场 审计方式 案例 创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唯源
本文探索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实践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加密技术的非现场数据审计方法,以确保审计数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仅适用于内部审计,也适用于监管部门对外部机构的数据检查。
关键词:
大数据 加密技术 数据安全 非现场审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新华
为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作用,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近期中国农业银行制定并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非现场监测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非现场监测的原则、内容、方法、依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指引》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对做好下一步审计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非现场监测工作的内涵《指引》明确指出非现场监测是审计局和审计分局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收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爽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金融业要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对金融业的监管不断加强。伴随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监管层对银行参与的金融服务和业务产品领域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业内部审计任务量日趋增加。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审计模式受到限制,审计证据获取受到制约,审计时间范围难以把握等诸多问题。在新形势审计环境下,利用信息科技大数据分析进行非现场审计得到广泛应用,在内部审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基于新时代审计环境背景,分析非现场审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及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银行内部审计 应用浅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小其
内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转型,是顺应企业发展、防范风险、实现价值提升的必然。本文从审计理念、工作方式、技术方法等层面,梳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转型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转型 事后审计 事前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誉泽
非现场审计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不断渗透融合的产物。本阐述了以创新审计思维方式为核心、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为基础、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为保障的非现场审计念。基于调研和资料分析,提出对我国非现场审计形势处于初级阶段的整体判断,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对非现场审计的较高期待和初级阶段的整体现状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最主要矛盾,具表现为制度保障、数据采集使用管理、数据共享、组织管理、人才配置使用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从整体规划、制度保障、资源整合、创新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国家审计应新常态下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国家审计 审计大数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志华
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的三重境界,提出非现场审计在做好预警管理、风险监测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前瞻性审计,通过"治未病"增加审计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现场审计 境界 “治未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