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4)
2023(5870)
2022(5323)
2021(4805)
2020(4405)
2019(10396)
2018(10377)
2017(20132)
2016(11385)
2015(13168)
2014(13525)
2013(13539)
2012(12785)
2011(11302)
2010(12000)
2009(11372)
2008(11211)
2007(10435)
2006(8796)
2005(7926)
作者
(34639)
(28811)
(28771)
(27742)
(18292)
(13872)
(13414)
(11436)
(10672)
(10375)
(9763)
(9694)
(9272)
(9159)
(9083)
(9042)
(8927)
(8546)
(8426)
(8245)
(7321)
(7197)
(7033)
(6656)
(6618)
(6477)
(6460)
(6391)
(5961)
(5897)
学科
(48349)
经济(48306)
管理(29816)
(28181)
方法(26969)
数学(23622)
数学方法(23311)
(22650)
企业(22650)
(14077)
审计(12192)
(12171)
中国(11800)
(11175)
地方(9862)
(8586)
贸易(8576)
(8572)
(8315)
业经(8229)
(8114)
财务(8087)
财务管理(8007)
农业(7987)
企业财务(7552)
(7516)
理论(6741)
(6647)
金融(6645)
(6459)
机构
大学(167138)
学院(165611)
(66729)
经济(65123)
管理(63511)
理学(54355)
研究(54044)
理学院(53749)
管理学(52680)
管理学院(52375)
中国(42243)
(36464)
科学(34548)
(33024)
(30261)
(28919)
中心(26256)
业大(26156)
财经(26067)
(26058)
研究所(25789)
农业(24174)
(23486)
北京(22482)
经济学(20608)
(20496)
(20463)
师范(20290)
财经大学(19161)
(18969)
基金
项目(107061)
科学(82562)
基金(76491)
研究(76275)
(66785)
国家(66257)
科学基金(55945)
社会(46462)
社会科(44061)
社会科学(44040)
(42302)
基金项目(40484)
自然(37079)
自然科(36167)
自然科学(36153)
教育(35686)
(35650)
自然科学基金(35488)
资助(32975)
编号(31689)
成果(26561)
重点(24321)
(24124)
(22332)
课题(21890)
科研(21342)
(21317)
教育部(20220)
计划(20198)
大学(20141)
期刊
(71660)
经济(71660)
研究(47848)
中国(35429)
(28609)
学报(27246)
(26044)
科学(23528)
管理(20064)
大学(19871)
学学(18798)
农业(17353)
教育(15424)
技术(14964)
(13130)
金融(13130)
财经(12728)
经济研究(11960)
(10804)
业经(10626)
统计(10483)
(9703)
技术经济(9643)
问题(9632)
审计(9560)
财会(9230)
(8957)
(8513)
决策(8475)
理论(8359)
共检索到24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奎兴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上海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近期统计,上海市国营大中型企业占全市工业户数的5.7%,但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5%,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的65.7%。可见,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社会商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建国40年来,上海大中型企业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向国家提供了数千亿元的巨额积累,数佰亿美元的出口商品,2000多亿元调往全国各地的工业品,向内地输送了几十万名各类建设人材。可以说,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上海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文晶  于涧  杨雪华  
参照美国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企信息化发展轨迹,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角度总结分析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发展三大阶段及其特点,提出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尊重规律、实现适当跨越的未来发展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文森  
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模式改革初探□李文森大中型建设项目管理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探索一条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的路子,这是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石化工程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在积极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同时,又对大中型建设项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寻  丰景春  张可  薛松  
针对当前工期压缩模型未考虑各承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利于压缩工期,引入子网络概念,构建项目群子网络。通过分析项目群工期压缩机理,利用关键链法对单一资源约束下项目群工期压缩进行研究,重点探讨资源约束对子网络工期以及项目群整体工期的影响,据此构建基于子网络的项目群工期压缩模型。结合某房地产公司Ⅰ项目群,对该模型进行算例分析,证明经过该模型压缩后的工期比计划的工期短,达到压缩的目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荣梅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就给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机关要从绩效审计角度着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林  林俊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的步骤与方法刘春林,林俊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是一项系统工程。考虑到企业自身工作和配套改革的复杂性,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必须在试点基础上。分类推进,逐步实施。根据公司制一般原则和我国具体实际,主要应做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晓勇  徐莉  
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从劳动责任的轻重、劳动技能的高低、劳动强度的大小以及劳动环境的好差等因素出发,对岗位价值所进行的系统衡量和评价的过程。它可以把生产不同使用价值或提供不同服务、不可以直接相互比较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使之相互比较,进而确定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关系,并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平  
近年来,随着大中型施工企业资金集中支付的推进,分公司、项目部的会计主体不断撤并,导致分公司、项目部的项目借款与大额现金支付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引入新型金融产品和加强资金管控手段,借以规范会计核算,从而减少此类问题,提升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水平,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平  
近年来,随着大中型施工企业资金集中支付的推进,分公司、项目部的会计主体不断撤并,导致分公司、项目部的项目借款与大额现金支付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引入新型金融产品和加强资金管控手段,借以规范会计核算,从而减少此类问题,提升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水平,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核成  林晓  
为了对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基于聚类分析法,提出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对我国29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史明霞  
我国城市大中型零售商店经营环镜分析史明霞近几年来,我国的零售业发展相当快,尤其是各大城市改建和兴建了一大批规模大、层次高的零售商店,整个市场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看到繁荣之余,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中起着举足重轻作用的大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分析四川省国有企业调查组国有大中型企业现在仍是四川省工业的骨干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93年全省拥有预算内国有大中型企业608户,仅占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2708户的22.45%,但却拥有工业总产值的73.38%;销售收入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树华  刘素清  
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张树华,刘素清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中型企业具有家业大、资金多、技术较先进等特点,但是过去由干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中型企业普遍缺乏生气和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管理是工业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Malmquist指数思想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构建了面板数据下的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系统,并基于成本前沿模型将成本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前沿技术进步、产出规模和要素价格五大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995~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38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指数由1996年的-9%上升到2002年的15.4%,集约型增长行业个数由1996年的11个上升到2002年的34个。据此本文得出结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至少在大中型工业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