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6)
- 2023(4774)
- 2022(4356)
- 2021(3944)
- 2020(3603)
- 2019(8676)
- 2018(8687)
- 2017(17236)
- 2016(9675)
- 2015(11138)
- 2014(11489)
- 2013(11594)
- 2012(11042)
- 2011(9954)
- 2010(10137)
- 2009(9582)
- 2008(9899)
- 2007(9206)
- 2006(7726)
- 2005(6997)
- 学科
- 济(42621)
- 经济(42584)
- 管理(26116)
- 业(26039)
- 方法(23061)
- 数学(20852)
- 数学方法(20701)
- 企(20464)
- 企业(20464)
- 农(11741)
- 财(11723)
- 中国(9713)
- 学(9117)
- 贸(8248)
- 贸易(8247)
- 地方(8124)
- 易(7995)
- 农业(7671)
- 制(7653)
- 务(7564)
- 财务(7550)
- 财务管理(7524)
- 业经(7511)
- 企业财务(7110)
- 银(6819)
- 银行(6794)
- 和(6664)
- 融(6356)
- 金融(6354)
- 行(6318)
- 机构
- 大学(146196)
- 学院(145301)
- 济(60147)
- 经济(58850)
- 管理(54572)
- 研究(48929)
- 理学(46567)
- 理学院(46023)
- 管理学(45194)
- 管理学院(44921)
- 中国(37690)
- 科学(31548)
- 京(30951)
- 农(28917)
- 财(27986)
- 所(26265)
- 研究所(23949)
- 业大(23917)
- 中心(23149)
- 农业(23119)
- 江(22512)
- 财经(22318)
- 经(20098)
- 北京(19539)
- 经济学(18983)
- 范(18508)
- 师范(18309)
- 州(17613)
- 经济学院(17424)
- 院(16965)
- 基金
- 项目(93484)
- 科学(71767)
- 基金(66646)
- 研究(66296)
- 家(58649)
- 国家(58169)
- 科学基金(48373)
- 社会(40312)
- 社会科(38149)
- 社会科学(38132)
- 省(36896)
- 基金项目(35664)
- 自然(31974)
- 划(31430)
- 自然科(31091)
- 自然科学(31079)
- 教育(30680)
- 自然科学基金(30528)
- 资助(27917)
- 编号(27623)
- 成果(22654)
- 重点(21505)
- 部(20993)
- 发(20220)
- 创(18923)
- 课题(18783)
- 科研(18576)
- 计划(18105)
- 创新(17757)
- 教育部(17522)
共检索到21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思京
不良资产变现处置可以选择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招标转让、竞价转让等多种方式。但如何寻找社会 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选择何种处置方式,才能实现处置变现最大化,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课 题。本文着重就不良资产变现处置过程中主要处置方式的适用、优劣比较和选择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处置方式 分析 策略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娟娟
自2011年末开始的不良贷款规模反弹,开启了新一轮不良资产上升周期。本文搭建了一个不良资产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不良资产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总体而言,宏观经济、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调控、金融机构、企业经营、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债务质量下降、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与之前相比,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明显不同,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须洞见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未来走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景兰
有关投资中国不良资产获利颇丰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此面临着是否尽责和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本文在深刻分析不良资产投资利润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理性看待不良资产损失和投资利润,为资产管理公司搭建公平、完善的处置环境,以切实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 1 999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 ,为了避免金融资产的更大损失 ,寻找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述军 刘玉侠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银行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过度依赖、高负债以及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体制变迁引起的。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导致其不计后果的过度融资,形成高负债,国有银行改革的滞后与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则鼓励银行的过度放贷,特定背景下的二者结合引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产生,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双方行为都与体制的变迁紧密相关。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不良资产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再生产过程的货币流通理论对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和化解进行学理分析,发现银行不良资产的发生是垫支于再生产过程中的货币不能回流,引起货币不能回流的三个途径是企业、家庭个人和政府,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策略有信用替换、债转股、破产和通货膨胀四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惠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和特点,并从不良资产证券化与正常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角度,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在结构设计、制度安排、定价等问题上的共性特征,从理论上说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不良资产 证券化 交易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志强
不良资产打包批量处置的难点与对策分析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推进,存量有效资产不断减少,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在处置方式和手段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提高处置效率和效益,才能圆满地完成国家赋予资产公司的历史使命。不良债权打包批量处置作为不良资产集约化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后期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不良资产 打包批量处置 制度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志凌
目前,如何根据不良资产的特点,准确把握处置时机,灵活运用各种资产处置方式,积极探索资产处置的技术难点,是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在对资产整理技术和处置技术、金融不良资产的定价技术和当前资产出售的技术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配置在内的六项技术模式,供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
银行 不良资产 集中处置 技术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