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9)
2023(6337)
2022(5344)
2021(5290)
2020(4319)
2019(10644)
2018(10770)
2017(19945)
2016(10755)
2015(12224)
2014(12037)
2013(11649)
2012(10595)
2011(9572)
2010(9798)
2009(8620)
2008(8246)
2007(6973)
2006(6168)
2005(5316)
作者
(29246)
(24249)
(24125)
(23022)
(15570)
(11759)
(11082)
(9364)
(9209)
(8758)
(8524)
(8168)
(7784)
(7545)
(7511)
(7238)
(7200)
(7034)
(7003)
(6984)
(5995)
(5933)
(5927)
(5643)
(5427)
(5346)
(5316)
(5265)
(4869)
(4860)
学科
(44849)
经济(44817)
管理(26312)
(24061)
方法(20928)
数学(19228)
(18932)
企业(18932)
数学方法(18677)
地方(13044)
(12324)
中国(10791)
业经(8884)
农业(8504)
(8262)
(7860)
理论(7823)
(6691)
贸易(6684)
地方经济(6455)
(6362)
(6336)
(6260)
环境(6011)
教学(5814)
技术(5665)
(5271)
教育(5018)
(4835)
金融(4831)
机构
学院(142636)
大学(141694)
管理(54307)
(52305)
经济(50924)
理学(47036)
研究(47000)
理学院(46383)
管理学(45048)
管理学院(44780)
中国(35422)
(31390)
科学(30489)
(23125)
(22625)
中心(22279)
(21750)
(21560)
(21414)
业大(21279)
师范(21262)
研究所(21139)
北京(19734)
财经(17958)
(17842)
(17709)
师范大学(17229)
农业(16944)
技术(16412)
(16187)
基金
项目(99371)
科学(77660)
研究(72652)
基金(70221)
(61436)
国家(60942)
科学基金(52425)
社会(43987)
社会科(41571)
社会科学(41559)
(39660)
基金项目(37320)
自然(35112)
教育(34329)
自然科(34274)
自然科学(34270)
(33941)
自然科学基金(33598)
编号(30779)
资助(29486)
成果(24566)
重点(22461)
(21740)
课题(21610)
(20914)
(20247)
创新(18911)
科研(18910)
大学(18554)
项目编号(18184)
期刊
(57871)
经济(57871)
研究(40952)
中国(30016)
科学(20395)
学报(20284)
教育(19681)
管理(19563)
(19489)
(17689)
大学(15717)
技术(15150)
学学(14453)
农业(13513)
(9878)
金融(9878)
业经(9832)
资源(9014)
经济研究(8976)
图书(8554)
统计(8486)
(8161)
财经(7892)
(7777)
(7630)
问题(7563)
决策(6988)
(6914)
技术经济(6907)
(6833)
共检索到21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泉  
近代东北地区的铁路附属地的规划设计布局具有模式化、标准化的特点,在功能布局、路网结构、街廓尺度、形态控制以及中心体系等多个方面与TOD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这些铁路站点地区重视通过构建规划法规体系对规划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并采用了土地综合开发的机制作为开发建设的保障。上述经验对今天区域层面的TOD规划建设体系构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泉  张莞莅  黄丁芳  
在智慧城市技术、社会和空间3个维度相互作用的三元融合理念下,智慧化的TOD模式可以总结为智慧TOD模式。在规划实践中,柏叶智慧城市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示范项目,提出“人、物、信息”高度融合,“以轨道站点为中心的智慧紧凑城市”,是智慧TOD模式的典型案例。柏叶智慧城市规划布局特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形成了更加复合和更大尺度的空间结构;二是交通组织、用地功能、城市形态和空间设计均形成了新的规划特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梦琪  
以上海枢纽为例,分析了上海枢纽城市配送需求及铁路参与城市配送的必要性,提出了"外集内配近港"、"以储带配"策略,探索通过ARCGIS的位置分配模型中的最小设施点数模型对上海枢纽城市配送节点布局进行研究,选取了北郊、杨浦等城市配送节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波  何世伟  黎浩东  
考虑货运需求满足约束、铁路货运站点的作业能力约束和货运站点整合资源约束,以最小化运输费用和货运站点整合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铁路货运站点整合布局优化模型。鉴于该模型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ILOG优化软件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思想和方法可对铁路货运站点的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波  郑依玲  李志刚  安子豪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户外空间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户外活动需求。为优化老年人户外空间布局,以武汉为例展开实证,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规律与空间需求,发现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时空规律性较强,城市与社区尺度户外空间的老年人活动类型、范围与时间均较为集中。提出城市户外空间应提升可达性,城市尺度的服务半径以1km为核心,社区尺度以220m为核心,并采取多样化配置方式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时空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福映  郑清菁  
都市区创新空间布局是多种创新要素在空间叠加耦合的结果。结合创新空间的相关理论,参考相关案例研究,从都市区层面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创新空间布局的要素,探索都市区创新空间的布局模式,并以青岛市为例,分析青岛都市区创新要素特征,对其创新空间布局提出具体的规划引导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洁琳  朱晓宁  
在系统地分析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分区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计算中心不同功能分区的面积,采用系统设施规划布置方法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对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位置进行规划,综合物流与非物流因素,提出其平面布局方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建文  
城镇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 ,本文分析了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和层次 ,提出了研究问题的分析模型和网点布局的选址模型 ,并就网点的优化布局提出了几点初浅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玖河  韩希卓  时国强  
将园区划分为包括出入口在内的11个功能区,采用改进的SLP法,对影响布局的各类因素定量化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与非物流关系,确定其密切程度后建立铁路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模型。该模型以功能区之间总搬运费用最低和综合关系最大为目标函数,设置最小间距约束、边界约束、出入口约束、铁路约束以及长宽约束的约束条件,设计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SAPSO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兵  过秀成  李星  孔哲  
论文在分析边缘型高速铁路枢纽地区与城市关系、客流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等的基础上,研究枢纽地区路网布设的要求;通过对枢纽地区的道路功能分析和基本布局形式的对比,提出边缘型高速铁路枢纽地区路网方格网的布局思路和分区规划的思想,以及分区各等级道路网密度的相互关系和取值范围,并结合南京高铁南站地区的路网规划进行实例应用和验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啸  张超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大型超市已经成为居民购买日常用品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规划需要抑制人们日常生活对小汽车的依赖性,避免社会分异和城市蔓延式发展。首先研究商业网点分布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藕合关系,可以看出在郊区两者之间缺乏配合。通过对上海近郊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居民大型超市购物出行的调查分析,研究站点地区空间规划设计及公共交通服务对人们购物出行的距离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在城市近郊地区TOD建设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大型超市选址、居住区设计与地面公共交通的整合及换乘的规划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也有助于我们的规划评估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学超  李玉霜  郑群  
本文以DIV+CSS网页布局为例,探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阳明  
我国从1876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73年,只修建了2.2万公里铁路,因受战争影响,实际能通车的铁路只有1.1万公里。这些铁路设备简陋,标准杂乱,运输能力很低,布局也偏于东北和京广线以东地区(见表1)一、建国以来铁路建设的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铁路建设。35年来新建了40多条干线和60余条支线,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2万公里,比解放前增长3万公里。对运输繁忙的既有干线进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陵合  
债券质押贷款是一种政府以公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它成为吸引南京民国政府时期华资银行向铁路放款和投资的有效模式,代表近代铁路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浙赣铁路是这种转变的起点和蓝本。在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华资银行逐渐形成了以债券质押贷款为主的投资规模大、风险防范机制完备的铁路放款和投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