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5)
- 2023(7978)
- 2022(6685)
- 2021(6002)
- 2020(5042)
- 2019(11077)
- 2018(10863)
- 2017(19364)
- 2016(10701)
- 2015(12692)
- 2014(12688)
- 2013(12193)
- 2012(11990)
- 2011(11265)
- 2010(11516)
- 2009(10934)
- 2008(10702)
- 2007(10018)
- 2006(9313)
- 2005(8667)
- 学科
- 济(64910)
- 经济(64858)
- 管理(30031)
- 业(23117)
- 方法(19139)
- 企(18639)
- 企业(18639)
- 地方(17819)
- 数学(16590)
- 中国(16435)
- 数学方法(16361)
- 学(13731)
- 地方经济(12927)
- 农(11086)
- 业经(10923)
- 财(9027)
- 制(8928)
- 理论(8720)
- 教育(8475)
- 融(8368)
- 金融(8368)
- 农业(7839)
- 环境(7776)
- 和(7683)
- 银(7506)
- 银行(7478)
- 技术(7433)
- 贸(7427)
- 贸易(7421)
- 体(7396)
- 机构
- 大学(169398)
- 学院(163117)
- 济(72453)
- 经济(70750)
- 研究(65859)
- 管理(53982)
- 中国(47947)
- 理学(45071)
- 理学院(44436)
- 管理学(43331)
- 管理学院(43048)
- 科学(40707)
- 京(37608)
- 所(34855)
- 研究所(31333)
- 财(30971)
- 农(29314)
- 中心(28399)
- 江(27274)
- 北京(24619)
- 业大(23974)
- 财经(23875)
- 院(23803)
- 经济学(23370)
- 范(23285)
- 农业(23125)
- 师范(22979)
- 经(21509)
- 州(21322)
- 省(21085)
- 基金
- 项目(100540)
- 科学(77946)
- 研究(72725)
- 基金(70413)
- 家(62236)
- 国家(61713)
- 科学基金(51210)
- 社会(45625)
- 社会科(43040)
- 社会科学(43024)
- 省(40376)
- 基金项目(35555)
- 划(34290)
- 教育(34099)
- 自然(32098)
- 自然科(31356)
- 自然科学(31340)
- 自然科学基金(30753)
- 资助(30234)
- 编号(27705)
- 成果(24788)
- 重点(23480)
- 发(23452)
- 课题(22081)
- 部(21636)
- 创(21184)
- 大学(20535)
- 创新(19770)
- 计划(19032)
- 发展(18874)
共检索到277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德
武汉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初名为汉口“仁济医院”。1928年英国基督教伦郭会与循道会联合,将医院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现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300张,14层的医教大楼、12层的门诊大楼和正在建设中的34层外科大楼遥相呼应。医院各类专科齐全,设有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和耳鼻咽喉科疾病3个研究所,先后成立了亚洲紧急救援、湖北省急救、腹腔镜外科治疗、肿瘤治疗、伽玛刀治疗研究、眼科准分子激光、皮肤激光治疗、碎石、胰腺外科等10个治疗中心。医院现有42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6个研究室、62个实验室。医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普外科、血液病科、医学影像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消化内科、眼科、传染科、显微神经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等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明 丁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又名"武汉协和医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系扎根湖北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内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湖北省毕业后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彭晓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初名为“汉口仁济医院”,1928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和循道会联合,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如今,这所具有130多年历史的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开设病床1300张。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儿麻矫治技术指导中心均设在该院,并设有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和血液病研究所。成立了全国远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华平,刘忠德
目前,在我国现实的经济形势下,医院要求得生存和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家财政对医院投资有限,医疗收费标准跟不上物价增长速度,使医院处在“两头卡死”的夹缝中。如何使医院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认为其出路只有两条:一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挖掘内部潜力,增收节支;二是外辟财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前华中理工大学)数量经济学科的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1982年就在国内率先成立数量经济研究所,开始培养研究生,至1985年又成立数量经济系,同时招收本科生。多年来,在我国老一辈计量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林少宫教授的带领下,一直从事计量与数理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研究,1989年以后又比较注重在金融方面的应用研究。该学科始终强调数量经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与国际接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兴
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产学研合作是在国内外多种背景下进行的,合作过程经历了"点"、"线"、"面"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纯技术转化到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转变。产业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关学术团队、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光电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七种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强化了研发水平,开发出核心产品,扩大了经营规模,集聚了创新资源,但产业集团仍需在五个方面完善产学研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罗家才
华中科技大学建校65年来,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发展中的关键节点,不断创新,一直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列。抚今追昔,校长力排众议选择校址,为学校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师资和教学水平;创办理科、文科,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学研产三足鼎立,以服务求发展;优选并校方案,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举办"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推进国际化走向新阶段,可谓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发展中的七个关键节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卫勇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带动工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科技园运行中的支持方式和组织模式应有所不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据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特点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探索出一条适应技术创新和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运作模式,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企业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友德 蔡祖国
自2003年以来,针对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院在充分借鉴两大法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学习日本、韩国的经验,在国内首创德语法科班,全面实践创新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必须有准确而又较高的目标定位,大胆借鉴西方成熟经验,敦实基础,突出特色。
关键词:
创新性人才 德语班 法学本科教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别敦荣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大学的自觉行为。一部分大学为此开展了一场"静悄悄"的生态再造运动,形成了新的更有利的生态系统,包括边界延展、学科群落建立、运行机制创新、和谐功能维护等。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应当着眼于崇尚学术,陶铸英才;扎根社会,引领方向;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定位,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品质,提升学术和社会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治金
社会适应心理机制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条件,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又是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涉及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观、健康人格的发展观和健康人格的基本教育观等几个基本问题。大学生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动力,创造性认知是创造活动的核心,知识以认知为中介影响大学生的创造活动,学校教育与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外部因素。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研究生素质教育需要有多样化的目标,并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网络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发展 创造性发展 心理素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为鸿 张应强
中国现代大学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引导下,致力于为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导致大学文化的"不自觉",制约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由于大学文化内在地制约着大学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自主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个案,揭示了大学文化与组织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大学文化 组织发展 文化创新 个案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重点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必须走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是重点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流的文科 ,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实现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必然要求。华中科技大学2 0多年来文科发展的历史表明 ,重点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 ,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的形势下 ,重点理工科大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文科发展的战略意义 ,明确文科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必须大胆开拓创新 ,抢抓历史机遇 ,遵循文科发展的规律 ,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措施 ,从而实现文科的跨越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