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5)
- 2023(7203)
- 2022(6091)
- 2021(5452)
- 2020(4501)
- 2019(10204)
- 2018(10007)
- 2017(19255)
- 2016(10438)
- 2015(11989)
- 2014(11941)
- 2013(11930)
- 2012(11777)
- 2011(10807)
- 2010(11216)
- 2009(10582)
- 2008(10357)
- 2007(9628)
- 2006(8961)
- 2005(8344)
- 学科
- 济(66937)
- 经济(66878)
- 管理(29173)
- 业(25486)
- 方法(21330)
- 企(19930)
- 企业(19930)
- 数学(18667)
- 数学方法(18437)
- 地方(16846)
- 中国(14199)
- 学(14060)
- 农(12654)
- 地方经济(12474)
- 财(11981)
- 业经(11334)
- 制(9779)
- 农业(8957)
- 融(8343)
- 金融(8343)
- 贸(8228)
- 贸易(8220)
- 体(7974)
- 易(7888)
- 环境(7821)
- 经济学(7683)
- 银(7454)
- 银行(7422)
- 和(7399)
- 理论(7343)
- 机构
- 大学(163012)
- 学院(161339)
- 济(76373)
- 经济(74899)
- 研究(64644)
- 管理(53793)
- 中国(48731)
- 理学(44980)
- 理学院(44388)
- 管理学(43468)
- 管理学院(43184)
- 科学(38868)
- 京(35422)
- 所(34691)
- 财(34359)
- 研究所(31141)
- 农(30196)
- 中心(28143)
- 财经(26571)
- 江(26247)
- 经济学(25467)
- 经(24090)
- 农业(23836)
- 业大(23448)
- 院(22914)
- 北京(22822)
- 经济学院(22511)
- 范(20865)
- 师范(20560)
- 省(20539)
- 基金
- 项目(98999)
- 科学(76849)
- 基金(72172)
- 研究(69096)
- 家(64755)
- 国家(64241)
- 科学基金(53177)
- 社会(45169)
- 社会科(42744)
- 社会科学(42730)
- 省(37488)
- 基金项目(36475)
- 自然(33884)
- 自然科(33084)
- 自然科学(33069)
- 自然科学基金(32472)
- 划(32096)
- 资助(31439)
- 教育(31342)
- 编号(25527)
- 重点(23243)
- 发(22911)
- 部(22254)
- 成果(22076)
- 国家社会(19529)
- 创(19364)
- 课题(19299)
- 教育部(18820)
- 科研(18766)
- 计划(18390)
共检索到26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最近,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南泉
一、长期实行以追求速度为 目标的粗放经济 前苏联在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1926—1936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28.4%,战后1946—1950年恢复时期为14.2%。1951—1980年的20年,国民收入与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与8.7%,而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4%与4.6%。前苏联的这种高速增长,是靠不断地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曹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困难很大;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乏力。所有这些都表明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严重弊病,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一、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苏剑
一个经济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使得该经济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这一增长方式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应当是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增长方式,而不是利用不具优势的资本密集增长方式,也不必然是以自主研发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方式。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实现的,而企业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决策的,这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要素价格体系,因此,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取决于该经济的要素价格体系,有什么样的要素价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最近几十年来资本和土地密集型的增长就是我国长期采用低利率、低土地价格、低能...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要素价格体系 最优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两省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的投资问题杜两省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这一战略转变中,如何正确认识投资的作用,处理投资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选择适应新增长方式的新投资方式和政策,将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本文首先概括的阐述了苏联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以及它的失败。接着从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与集约化,科技、教育与集约化,传统经济体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治形势与经济集约化等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它们的基本关系和矛盾,揭示了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根本症结。最后,着重论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像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之后的又一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宇 姚万军
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有利的外部环境,还是归因于经济转型和制度构建所取得的积极进展?自然资源禀赋究竟是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福音"还是"诅咒"?本文利用前苏联国家1994~2001年的数据对以上两个争论进行检验。研究表明:⑴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转型进展并不显著,其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具有资源依赖型特征的产业结构重新焕发生机,与其经济转型关系不大。⑵虽然自然资源禀赋在短期内对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对制度质量和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要超过其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自然资源依然有可能成为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诅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刘鹏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的转换,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率(TFP)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约在3.6%左右。TFP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外源性效率提高的因素在下降,技术进步和内源性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在要素投入方面,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内在因素。如果能够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在2008—2020年间仍然可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转型 可持续性 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曾为世界各国望尘莫及。中国有过灿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今后15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经验 “发展中国家”是目前对100多个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国家和地区的统称,开头称为“落后国家”、“后进国家“,后又曾称为”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现在,多数人认为称他们为“发展中国家”,较为确切。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特点一般是:(1)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缺乏资本和技术;(2)人口出生率高,增长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