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0)
- 2023(6954)
- 2022(5894)
- 2021(5247)
- 2020(4471)
- 2019(10336)
- 2018(10220)
- 2017(20024)
- 2016(10805)
- 2015(12229)
- 2014(12664)
- 2013(12671)
- 2012(12292)
- 2011(11271)
- 2010(11831)
- 2009(11449)
- 2008(11141)
- 2007(10242)
- 2006(9692)
- 2005(9288)
- 学科
- 济(75982)
- 经济(75920)
- 管理(32243)
- 业(27875)
- 方法(27759)
- 数学(24293)
- 数学方法(23844)
- 企(23036)
- 企业(23036)
- 地方(17954)
- 中国(15586)
- 学(13697)
- 农(13373)
- 业经(12982)
- 地方经济(12771)
- 财(12431)
- 制(10577)
- 理论(10305)
- 农业(9371)
- 融(9107)
- 金融(9107)
- 银(8854)
- 银行(8849)
- 经济学(8629)
- 环境(8574)
- 和(8554)
- 行(8488)
- 贸(8406)
- 贸易(8398)
- 体(8115)
- 机构
- 大学(171837)
- 学院(171128)
- 济(83945)
- 经济(82360)
- 管理(63537)
- 研究(61800)
- 理学(53483)
- 理学院(52884)
- 管理学(51693)
- 管理学院(51372)
- 中国(48300)
- 财(38654)
- 京(36326)
- 科学(34441)
- 所(31832)
- 财经(29674)
- 研究所(28030)
- 经济学(27421)
- 中心(27192)
- 江(27104)
- 经(26660)
- 经济学院(24154)
- 北京(23801)
- 农(23303)
- 范(22248)
- 师范(22114)
- 财经大学(21667)
- 州(21472)
- 院(21305)
- 业大(20610)
- 基金
- 项目(100142)
- 科学(79573)
- 研究(73880)
- 基金(73478)
- 家(62850)
- 国家(62363)
- 科学基金(53721)
- 社会(49422)
- 社会科(46894)
- 社会科学(46883)
- 省(38798)
- 基金项目(36982)
- 教育(34208)
- 自然(32895)
- 资助(32177)
- 自然科(32150)
- 自然科学(32147)
- 划(31882)
- 自然科学基金(31530)
- 编号(28751)
- 成果(24670)
- 重点(22846)
- 发(22556)
- 部(22487)
- 课题(20956)
- 国家社会(20707)
- 教育部(19863)
- 创(19741)
- 人文(19316)
- 大学(18847)
共检索到280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章良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实质是有效地利用综合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要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人均产值的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运行的根本规律是收益递增律,收益递增律得以发挥作用、集约型经济增长得以实现的动力源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于构建有效率的制度。
关键词:
收益递增,劳动力素质,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宇 姚万军
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有利的外部环境,还是归因于经济转型和制度构建所取得的积极进展?自然资源禀赋究竟是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福音"还是"诅咒"?本文利用前苏联国家1994~2001年的数据对以上两个争论进行检验。研究表明:⑴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转型进展并不显著,其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具有资源依赖型特征的产业结构重新焕发生机,与其经济转型关系不大。⑵虽然自然资源禀赋在短期内对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对制度质量和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要超过其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自然资源依然有可能成为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诅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南泉
一、长期实行以追求速度为 目标的粗放经济 前苏联在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1926—1936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28.4%,战后1946—1950年恢复时期为14.2%。1951—1980年的20年,国民收入与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与8.7%,而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4%与4.6%。前苏联的这种高速增长,是靠不断地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经济增长的一般含义是指人均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结果。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类福利。人类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需求系统,远不是经济增长的含义所能体现的。然而,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经济、提高人类福利的最基本的手段,但这不等于说经济增长越快越好,因为,实现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K·J·阿罗 张延群
我不是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及长期发展的前景我提出一些不十分确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提出的,一个理论学家可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现象或者用来探讨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代明 刘俊杰 韩启钰
国内外一些集约型城市面临高起点上的经济如何继续实现较快增长的挑战。按常态它们的经济增速会逐渐放缓并遭遇"高位增长瓶颈",但也存在突破该瓶颈的可能。争取后一种前景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成重大创新突破,如同IT曾在美国引发的新经济那样。
关键词:
集约型城市 经济增长 情景企划 经济收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积业
China's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convers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t shows: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o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th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from outer extensive type ro inner intensive type ar large;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 with for...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最近,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云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梁云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O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其中之一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宋建彪
关于地下经济核算的若干理论问题杨缅昆宋建彪ABSTRACTBasedonsumming-upoftheachievementsmadeinresearchonundergrounde-conomyathomeandabroad,thepaperdem...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选择来自过去 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实践 前苏联与东欧各国,都曾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经过三四十年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能充分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实施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体制模式。实践证明,经济改革都未取得成功,从而使这些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陷入危机,在经济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几十年的经济改革为什么未取得实效,以失败告终,最后导致剧变?简单地说,可以归结为:漫长的改革,都没有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种种破坏性后果,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引起的世界性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资源 增长极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美娟
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RaymondGoldsmith)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开创性研究,使人们开始关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对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们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戈德史密斯也强调:虽然战后存在着直接融资的比率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联系,但这一联系并不紧密,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经济学家在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股票市场的发达程度与一国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覃天云
作者认为,目前私营经济已有很大发展,但仍未真正获得国家确认,实践中的游离状态与理论的误区有关。作者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劳动者的地位为主线,展开了私营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对比分析。认为:集体所有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既是私人,又是集体”的合作制理论的扭曲,也是对劳动私有者的剥夺;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意义在于对传统集体所有制的突破,实际上为农村商品经济奠定了私有制基础。指出我国私营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两极分化都不可避免,一方面应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社会资本及其公司化,使之成为法人企业;另一方面要引导组织合作制经济,从上述两方面渐进地实现对纯粹私有制的扬弃。作者还从所有制与所有权属于不同范畴,所有权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