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1295)
- 2022(9385)
- 2021(8376)
- 2020(7303)
- 2019(16150)
- 2018(15964)
- 2017(31601)
- 2016(17083)
- 2015(19194)
- 2014(19047)
- 2013(18925)
- 2012(17352)
- 2011(15400)
- 2010(15874)
- 2009(15253)
- 2008(15382)
- 2007(14036)
- 2006(12498)
- 2005(11678)
- 学科
- 业(86228)
- 济(83066)
- 经济(82938)
- 企(79242)
- 企业(79242)
- 管理(74393)
- 方法(39205)
- 数学(31069)
- 财(30983)
- 数学方法(30926)
- 业经(28687)
- 农(26710)
- 务(22729)
- 财务(22712)
- 财务管理(22681)
- 企业财务(21589)
- 制(20747)
- 农业(19387)
- 中国(19207)
- 技术(17487)
- 划(16647)
- 体(15793)
- 策(14858)
- 环境(14699)
- 和(14145)
- 体制(13792)
- 理论(13306)
- 贸(12980)
- 贸易(12974)
- 易(12623)
- 机构
- 学院(256096)
- 大学(250779)
- 济(116789)
- 经济(114837)
- 管理(107196)
- 理学(92223)
- 理学院(91471)
- 管理学(90606)
- 管理学院(90126)
- 研究(76163)
- 中国(63177)
- 财(58866)
- 京(50797)
- 财经(46201)
- 经(41938)
- 科学(40063)
- 江(39545)
- 农(38867)
- 经济学(36572)
- 所(36472)
- 中心(35549)
- 财经大学(34041)
- 经济学院(33245)
- 业大(33004)
- 研究所(31978)
- 北京(31512)
- 商学(31282)
- 商学院(31022)
- 州(30591)
- 农业(30118)
- 基金
- 项目(161768)
- 科学(131308)
- 研究(123160)
- 基金(121770)
- 家(102500)
- 国家(101565)
- 科学基金(90880)
- 社会(83423)
- 社会科(79253)
- 社会科学(79233)
- 基金项目(63982)
- 省(62626)
- 自然(56058)
- 教育(56038)
- 自然科(54770)
- 自然科学(54758)
- 自然科学基金(53912)
- 划(50695)
- 资助(49810)
- 编号(48358)
- 成果(38718)
- 部(37853)
- 制(37761)
- 创(37126)
- 业(36565)
- 重点(35398)
- 国家社会(35294)
- 发(33972)
- 创新(33811)
- 教育部(33757)
- 期刊
- 济(132447)
- 经济(132447)
- 研究(76479)
- 财(50777)
- 中国(48940)
- 管理(45198)
- 农(37114)
- 科学(31084)
- 学报(29472)
- 融(26858)
- 金融(26858)
- 农业(25325)
- 大学(24953)
- 财经(24706)
- 学学(23879)
- 技术(23675)
- 业经(23045)
- 经(21235)
- 经济研究(20520)
- 教育(20018)
- 问题(17572)
- 业(15779)
- 技术经济(15588)
- 财会(14408)
- 贸(13594)
- 世界(13572)
- 现代(13145)
- 商业(12743)
- 会计(12430)
- 经济管理(11758)
共检索到385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梦天 何爱平
前端环境规制在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就业冲击,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稳就业”的协同治理是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借助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将其逐一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精准匹配,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前端环境规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前端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减排,但也对企业产生了就业冲击,导致企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工资提高。这一效应与前端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技能替代效应”“成本增加效应”密切相关,企业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反向变动致使就业人数减少与人均工资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清洁生产的审核机构为私有企业、与被审核企业为同级和位于本地时,前端环境规制可以发挥更强的清洁生产效应。前端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在不位于工业园区、非国有、利用外资较少和合规成本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协调环境治理与就业调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经验。
关键词:
前端环境规制 清洁生产 就业冲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觅 徐建炜 施炳展
本文首次利用企业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构建了刻画企业层面外汇风险暴露程度的指标,然后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通过出口收益渠道和进口成本渠道影响就业水平,但不同企业由于进出口强度以及进出口地分布不同,汇率变动对其就业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结果造成平均的就业效应非常小。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和私营企业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在中国汇率变动更多地通过改变企业聘用决策而不是解雇决策,影响就业量的变化。
关键词:
汇率 就业 制造业 企业外汇风险暴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袁凯华
环境保护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利用2003年清洁生产标准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中国企业数据和倍差法研究发现:第一,清洁生产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且该正向效应具有高度的稳健性。第二,清洁生产主要通过加速企业内部产品转换,并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较低企业退出率实现的。此外,清洁生产并未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波特假说"难以解释环境规制促进中国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这一现象。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资产规模、资本密集度、所有制与政府补贴是清洁生产产生分化影响的重要原因。第四,清洁生产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结论表明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绿色环境规制形式,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双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席鹏辉 周波
重点税源建设是政府财税实践部门的工作重点,这方面的讨论和实证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从经济波动冲击的角度讨论了中国重点税源企业的活动变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丰富性和征管便利性有利于经济下行波动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波动引起重点税源企业的实际税率明显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税务部门的实际征管力度增强,与税收优惠政策或企业避税等其他行为无关。进一步的结果表明,为了减少税负上升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地方政府降低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环境规制水平,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治污成本,也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有助于解释中国实际税率和环境规制水平的企业异质性形成的根源,也能够促进对中国政府重点税源建设逻辑的理解。
关键词:
重点税源 经济波动 实际税率 环境规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私营企业低3.5个百分点;企业迁移成本越大,被处罚的概率越大。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在实践中,重庆市环境管制表现出"竞次"的结果。同时,企业迁移成本已成为环保部门选择性执法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虹 娄雯 田马飞
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3的经验证据,采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保投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环保投资存在一个临界点,高于该点时企业环保投资越高股权资本成本越低。进一步验证环境管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环境管制强化了企业环保投资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倒U型关系,当企业环保投资低于临界点,与低管制的企业相比,高管制企业的环保投资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更强;当环保投资高于临界点时,"创新补偿"占据主导位置,高管制企业的环保投资的增加将引发股权资本成本更大幅度降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楠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的相关性以及环境政策对环保投资的外部影响,并进一步分组检验产权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政策的约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投资程度。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环境政策 产权性质 环保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浩然
本文在"波特假说"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中国生态环境部密集实施的清洁生产行业标准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清洁生产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但是存在一定的负向挤出效应;企业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东部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清洁生产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层次、降低产品进入率和提高产品退出率三种影响渠道来提升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富碧 范波 孟卫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恶化,清洁生产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被政府大力推行。文章运用博弈方法,分析了环境规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均衡和动态演化博弈均衡。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大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清洁生产策略;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小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不实施清洁生产策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收益、成本、政府监督并发现企业未实施清洁生产的概率及给予企业的惩罚力度均是影响企业是否采取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储备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锋 葛星
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必然会对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其中,中国持续推进的低碳转型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是否冲击了就业?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在探析该政策对就业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相对于非试点城市的企业,该政策的推行使得试点城市的企业就业平均增加约5.1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这两种机制促进了企业层面的就业。该政策通过产出效应同时促进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同时,该政策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增加了高技能劳动者就业,但对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年龄的企业、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碳强度的行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为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稳定居民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新玲 李娜
为了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差异性,本文分析造成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的原因,进而为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提供理论指导,选取了2015年16个重污染行业以及160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数据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方差分析法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依次进行"差异显著性、差异等级划分、等级间差异对比"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行业面临的政府压力、社会压力和内部监管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政府、媒体和舆论的监管力度以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行业差异 方差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勇军 马文超 夏丽
本文采用2010-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内控"水平"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内控"水平"的提高却具有"黏合剂"作用和"抑制调节"效应,即随着内控"水平"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逐渐被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效应,即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内控"水平"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的促进作用更强。上述结果为全面理解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效应和内控"水平"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将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内控建设的加强和内部治理决策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与企业弹性——基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冲击的经验证据
资本性环保支出、公众环境诉求与企业价值——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价格规制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研究——来自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
资金约束与企业环保投资决策——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共治体系下地方政府策略性规制与企业环境投资——来自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和企业融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利率冲击非对称效应的实证检验: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创业板市场对主板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香港股市与深圳中小企业板的经验证据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