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0)
- 2023(13666)
- 2022(11449)
- 2021(10642)
- 2020(9265)
- 2019(20747)
- 2018(20695)
- 2017(40336)
- 2016(21536)
- 2015(24220)
- 2014(23864)
- 2013(23418)
- 2012(21464)
- 2011(18758)
- 2010(19096)
- 2009(18110)
- 2008(17801)
- 2007(15792)
- 2006(13986)
- 2005(12750)
- 学科
- 济(93350)
- 经济(93237)
- 业(91654)
- 企(82797)
- 企业(82797)
- 管理(79696)
- 方法(45245)
- 数学(36555)
- 数学方法(36053)
- 财(31552)
- 农(30179)
- 业经(30144)
- 中国(24895)
- 务(23130)
- 财务(23085)
- 财务管理(23052)
- 企业财务(21860)
- 制(21080)
- 农业(20929)
- 技术(19134)
- 划(16746)
- 策(16617)
- 和(16544)
- 贸(16268)
- 贸易(16257)
- 理论(16156)
- 易(15884)
- 体(15781)
- 银(14424)
- 银行(14411)
- 机构
- 学院(310152)
- 大学(305621)
- 济(132145)
- 经济(129655)
- 管理(129000)
- 理学(110904)
- 理学院(109930)
- 管理学(108243)
- 管理学院(107660)
- 研究(92072)
- 中国(75708)
- 财(65315)
- 京(62975)
- 科学(52263)
- 财经(51980)
- 经(47106)
- 江(47103)
- 农(46854)
- 中心(44680)
- 所(44000)
- 业大(42332)
- 经济学(40160)
- 研究所(39134)
- 北京(39132)
- 财经大学(38411)
- 州(37153)
- 农业(36646)
- 经济学院(36513)
- 商学(35668)
- 商学院(35365)
- 基金
- 项目(200858)
- 科学(161302)
- 研究(149829)
- 基金(149058)
- 家(127345)
- 国家(126193)
- 科学基金(111740)
- 社会(97786)
- 社会科(92812)
- 社会科学(92787)
- 省(78328)
- 基金项目(78271)
- 自然(71508)
- 自然科(69958)
- 自然科学(69941)
- 教育(69129)
- 自然科学基金(68722)
- 划(64737)
- 资助(60980)
- 编号(60551)
- 成果(47731)
- 部(45434)
- 创(44628)
- 重点(44376)
- 发(42413)
- 创新(40937)
- 国家社会(40868)
- 业(40794)
- 课题(40261)
- 教育部(39818)
- 期刊
- 济(146098)
- 经济(146098)
- 研究(89939)
- 中国(55752)
- 财(54149)
- 管理(53528)
- 农(43307)
- 学报(39718)
- 科学(39604)
- 大学(32409)
- 技术(30956)
- 学学(30725)
- 融(30114)
- 金融(30114)
- 农业(29716)
- 教育(27978)
- 业经(26140)
- 财经(26127)
- 经济研究(22600)
- 经(22539)
- 问题(19863)
- 技术经济(18167)
- 业(16964)
- 统计(16494)
- 财会(16076)
- 贸(15552)
- 现代(15295)
- 策(15165)
- 理论(15144)
- 商业(15089)
共检索到460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慧玲 盛丹
现有关于环境管制与就业的研究大多忽略了环境管制类型之间的经济效应差异,集中于研究末端环境管制对就业的影响。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环境管制政策,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于末端环境管制,前端污染治理更多地涉及企业资本投入增加对就业的多渠道影响,更加错综复杂。鉴于此,文章将2001-2005年我国省区层面的清洁生产政策作为外在冲击,并将就业在行业间的再分配效应纳入分析范畴,运用拟断点回归方法,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前端污染治理对我国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的微观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总体上,前端污染治理对就业产生了正向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2)从影响机制看,前端污染治理主要通过正向的规模效应和市场选择效应提升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具体表现为:前端污染治理通过激励企业更新生产设备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这一效率提升效应大于生产成本增加效应,最终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就业;通过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前端污染治理使得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率企业得以进入和存活,进而使整个市场吸纳了更多的就业。(3)从影响的异质性来看,前端污染治理的正向影响主要作用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上述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有效调整就业方向,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慧玲 盛丹
探讨和识别前端污染治理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边界断点回归方法,将2001-2005年我国省区层面的清洁生产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有效识别了前端污染治理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的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前端污染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率;就影响渠道而言,前端污染治理一方面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直接提升了在位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进入退出机制,提高了市场的进入门槛,使得高效率的企业得以进入和存活,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整个市场的生产率水平;此外,前端污染治理对企业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主要作用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
关键词:
前端污染治理 企业生产率 边界断点回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际 陈珊珊 吴先华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天气数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重污染企业也因此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重污染企业是否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现象?若有,在何种状态下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开展多大幅度的盈余管理?这类研究比较少见。文章采集了19个省2008—2012年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以下简称API)数据、重污染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利用Jones模型,采用多断点回归方法检验空气污染对地方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了2008—2012年间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际 陈珊珊 吴先华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天气数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重污染企业也因此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重污染企业是否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现象?若有,在何种状态下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开展多大幅度的盈余管理?这类研究比较少见。文章采集了19个省2008—2012年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以下简称API)数据、重污染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利用Jones模型,采用多断点回归方法检验空气污染对地方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了2008—2012年间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1)2008—2009年间,企业在断点API=100处和API=200处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现象,但在断点API=300处有向上做盈余管理的现象;(2)从2010—2012年间、2008—2012年间的整体数据来看,企业在断点API=100、200、300处都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现象。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卫兵 张凯霞
本文将手工搜集的2006-2016年中国118个地级市的犯罪率数据与多种空气污染物数据进行匹配,通过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空气污染对不同类型犯罪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心理的视角考察了潜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犯罪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M_(2.5)平均浓度每增加1%,犯罪率会上升0.926%。空气污染对暴力犯罪的影响尤其强烈,但对经济犯罪和腐败犯罪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我们从理论上阐释了空气污染影响犯罪率的可能机制,并结合断点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发现空气污染可能通过引起失眠、损害心理健康、降低生活和社会满意度等机制诱发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本文从道德伦理成本的角度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犯罪率 断点回归 冬季供暖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席鹏辉 梁若冰
地方环保投入随污染程度的正向改变是缓解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的内在财政机制。根据API等级分类规则,本文设计了多断点回归模型检验空气污染对地方环保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会导致环保支出比重的下降;而较高水平的空气污染并不存在这种效应。分样本回归分析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空气污染的"逆调节"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环保模范城市的环保支出比重不存在断点效应,而非环保模范城市的断点存在显著负效应;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不存在断点效应,而在其他城市断点效应显著存在。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上存在异质性动机,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环保投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仍是治污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环保投入 多断点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泽宇 曹彬彬 姚曼曼
文章通过对断点回归分析方法的总结,延伸出模糊性断点回归的处置效应与处置意向分析框架,在一定的条件下解决了缺失解释变量观测值可能引起的因果关系阐述不完整的情况。结合北美影响力巨大的WIC项目,实证分析了收入冲击对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介绍了断点回归在经济社会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其需要符合的前提条件、应用假设以及实证步骤等;同时,提出了应用方面的扩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解洪涛 张建顺
本文采用全国税源调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方法,检验了2014年所得税减半征收带来的就业效应。研究显示,那些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雇工数量平均增加了5.36%-5.45%;减税的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就业激励效果,在服务业中效果不明显;细分制造业中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效果显著,仪器仪表、医药等技术密集行业效果不显著。此外,政策激励使得小微企业增加雇工的同时也提高了投资水平,说明二者的互补性。对成本加成率指标的断点检验,并未支持价格调整效应。总体上,政策能够发挥稳定小微企业就业的作用,但从异质性看,未来应考虑政策有效性边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何鹏飞 梁若冰
本文采用断点回归估计方法与2010-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全面审视了主观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保模范城市引起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在非模范城市内部,较低等级空气质量引起主观污染的恶化明显损害了居民幸福感;而等级为优和良的客观空气质量对居民幸福感并未产生不利影响;(2)分群样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和恶化对居民幸福感存在非对称影响,即主观污染的改善对男性、高收入、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幸福的提升作用较大,但主观空气污染的恶化对女性、低收入、城镇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损害更为明显。因此,政府为提升居民福利不仅需要切实提高当地的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居民对空气质量水平的主观感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何鹏飞 梁若冰
本文采用断点回归估计方法与2010-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全面审视了主观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保模范城市引起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在非模范城市内部,较低等级空气质量引起主观污染的恶化明显损害了居民幸福感;而等级为优和良的客观空气质量对居民幸福感并未产生不利影响;(2)分群样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和恶化对居民幸福感存在非对称影响,即主观污染的改善对男性、高收入、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幸福的提升作用较大,但主观空气污染的恶化对女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刘窈 杨杨
基于营改增背景,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考虑到营改增分行业、分地区实施的特点,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法制环境优的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不同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存在差异,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创新型行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产业政策并优化法制环境。文章基于企业竞争力这一视角考察营改增的政策效果,丰富了营改增对微观层面政策效果的研究,为未来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营改增 企业竞争力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玮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大量软信息的存在导致难以评估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空间上的地理距离则增加了企业的信息成本和并购风险。利用手机定位信息配对机场位置形成城市双边航空客流数据,在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引入航空客流变量,以此统计分析作为软信息载体的航空客流如何对企业跨城市并购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软信息空间传递对企业跨城市并购有显著影响;航空客流对地理距离具有显著正向弹性,且航空运输在1 000公里处存在断点,城际距离在1 000公里以上具有更高的航空客流;城际航空运输促进了企业跨城市并购,其效应超过了地理距离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实证结果说明航空运输通过空间压缩机制,提高航空客流,增强软信息传递,促进了企业跨城市并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 丁延庆 李虹辉 李伟 马玉洁 叶晓阳
高考复读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每年平均有10%—20%的高考学生选择复读。然而现有文献里缺少对高考复读的严格定量研究。本文使用来自宁夏的高考数据,发现理科、男性、农村、高考总分较低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复读;高考复读收益具有异质性,高分学生复读不易有效。我们利用高考录取批次线的外生条件,采用断点回归设计估计高考复读的因果效果,发现二本线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复读,且能取得积极效果。我们的实证发现与来自一线教师的观察是一致的。本文对高考复读的文献、个人决策以及政策讨论都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中国高考 复读 教育收益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随机实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同时出于对伦理道德的考虑,随机实验的实施在现实中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而断点回归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约束条件避免参数估计的内生性问题,从而真实反映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其实证结果也被证明为最接近随机实验的结果。本文拟从断点回归的理论、历史发展、实证步骤和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个方面阐述断点回归这一个新"拟随机试验"方法的兴起。
关键词:
断点回归 拟随机实验 处置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智雷 王璋
文章利用2014、2016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基于幼儿园入学年龄限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估计了公共托幼服务对女性的就业释放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托幼服务显著提升了女性就业概率,延长了每日工作时间,但未对女性的工作收入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缩短,睡眠与锻炼时间延长,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劳动;同时,孩子进入幼儿园所增加的托幼费用,也对女性就业产生了刺激效应。文章的结论深化了对公共托幼社会效应的理解,为进一步完善双薪型家庭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公共托幼服务 女性就业 模糊断点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