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2)
- 2023(17180)
- 2022(14552)
- 2021(13847)
- 2020(11728)
- 2019(27302)
- 2018(26518)
- 2017(51077)
- 2016(27554)
- 2015(30935)
- 2014(31031)
- 2013(30512)
- 2012(28542)
- 2011(25445)
- 2010(25658)
- 2009(24455)
- 2008(23859)
- 2007(20894)
- 2006(18107)
- 2005(16541)
- 学科
- 济(111549)
- 经济(111443)
- 业(78874)
- 管理(77388)
- 企(63114)
- 企业(63114)
- 方法(52311)
- 数学(46916)
- 数学方法(46345)
- 中国(35234)
- 财(32984)
- 融(31460)
- 金融(31457)
- 农(31223)
- 银(30868)
- 银行(30841)
- 行(29581)
- 制(25936)
- 地方(24995)
- 业经(23951)
- 贸(23192)
- 贸易(23175)
- 易(22567)
- 务(21517)
- 财务(21455)
- 财务管理(21411)
- 学(21123)
- 农业(20568)
- 企业财务(20424)
- 理论(17149)
- 机构
- 学院(382835)
- 大学(381676)
- 济(163375)
- 经济(159971)
- 管理(149794)
- 研究(128880)
- 理学(127422)
- 理学院(126053)
- 管理学(123901)
- 管理学院(123165)
- 中国(110207)
- 财(80226)
- 京(79255)
- 科学(75825)
- 所(64666)
- 中心(64026)
- 农(63697)
- 财经(62702)
- 江(61408)
- 研究所(58269)
- 经(56918)
- 业大(54260)
- 经济学(50893)
- 农业(49806)
- 北京(49395)
- 范(47456)
- 州(47375)
- 师范(46958)
- 财经大学(46737)
- 院(46182)
- 基金
- 项目(252294)
- 科学(199430)
- 基金(184917)
- 研究(183800)
- 家(159955)
- 国家(158623)
- 科学基金(137267)
- 社会(117147)
- 社会科(111238)
- 社会科学(111208)
- 省(99229)
- 基金项目(97009)
- 自然(89448)
- 自然科(87408)
- 自然科学(87380)
- 自然科学基金(85824)
- 教育(84566)
- 划(82676)
- 资助(77498)
- 编号(74457)
- 成果(60641)
- 重点(56858)
- 部(56510)
- 发(54028)
- 创(52479)
- 课题(50966)
- 创新(49165)
- 科研(49141)
- 教育部(48714)
- 国家社会(48332)
- 期刊
- 济(175996)
- 经济(175996)
- 研究(117017)
- 中国(76686)
- 财(63688)
- 融(61246)
- 金融(61246)
- 农(56713)
- 学报(56651)
- 管理(54062)
- 科学(52366)
- 大学(43328)
- 学学(40940)
- 农业(36861)
- 教育(34740)
- 技术(33140)
- 财经(31392)
- 经济研究(28623)
- 业经(27791)
- 经(26806)
- 问题(22511)
- 贸(20831)
- 理论(20706)
- 业(19734)
- 统计(19655)
- 技术经济(18799)
- 实践(18745)
- 践(18745)
- 国际(18694)
- 策(17793)
共检索到590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光宁 范肖洁
影子信贷市场是平行于银行信贷市场的企业融资市场,存在形式以民间借贷市场为主。那么,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宽松和紧缩,是否导致了影子信贷市场风险的积聚与显化?笔者以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两个完整周期的2008—2014年为观测期,以在此期间浙江省发生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为依据,编制了浙江省影子信贷市场风险综合指标,并通过实证检验量化研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影子信贷市场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影子信贷市场融资风险无显著影响,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与再贷款政策对影子信贷市场融资风险有显著的反向影响,由此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调节,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同时,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管征
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前瞻性(Forward-looking)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确定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和严格通胀水平目标,我们发现这两种目标都是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损失函数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目标应该是无差异的。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并不一定必须执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考虑执行既重视产出因素也重视通货膨胀因素的混合名义收入目标框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林峰
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融合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透明度、交流沟通与非常规政策的两个层面,就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银行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流沟通进行的弱式前瞻性指引或广义上的前瞻性指引,对债券市场会产生影响,其中对中短期债券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在影响方向上符合其货币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倚重前瞻性指引的调控作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经济中的短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性,同时推动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力 徐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未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是"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具体到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央行根据实际创新运用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多重货币政策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斌
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 ,在估计混合型模型的基础上 ,以福利为基准 ,通过随机模拟 ,得到最优前瞻性区间和最优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与其他规则相比 ,该前瞻性规则具有其优越性。另外 ,本文分析了前瞻性规则与经济预测的关系 ,并对进一步改进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前瞻性 损失函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对预期变量的应用以及对预期引导的重视都成为前瞻性货币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前瞻性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一套系统的政策框架,涵盖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政策反应形式以及政策传导体系的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提出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断面临各种新局面和新挑战,各国货币当局普遍认识到前瞻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本涵义是货币当局基于对未来相关经济指标的前瞻(预测)考虑,相应制定当前的货币政策。尽管前瞻性货币政策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匡可可 张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作为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说,前瞻性指引是央行通过与公众的沟通来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工具。前瞻性指引不是一个全新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些发达国家央行就开始通过对利率政策进行定性描述的方式来与公众沟通。新西兰和挪威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还会定期发布对未来政策利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反应方程 央行沟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党超
本文建立基于通胀和产出双预期变量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模型,以调研预期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基础,检验2001至2015年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大主要目标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指标和价格型指标分别对应的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具有不同的动态机制,但动态机制对应的平滑性程度较为接近;同时,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对通胀预期的反应上,而对产出预期没有显著反应;另外,央行对通胀预期的调控呈逆周期,而对产出的反应则呈顺周期,这种非对称反应特征暗示出央行的调控理念更倾向于抑通胀而促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党超
本文建立基于通胀和产出双预期变量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模型,以调研预期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基础,检验2001至2015年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大主要目标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指标和价格型指标分别对应的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具有不同的动态机制,但动态机制对应的平滑性程度较为接近;同时,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对通胀预期的反应上,而对产出预期没有显著反应;另外,央行对通胀预期的调控呈逆周期,而对产出的反应则呈顺周期,这种非对称反应特征暗示出央行的调控理念更倾向于抑通胀而促增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八妹
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中小企业贷款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是存在的。但在现有传导机制下,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是有限的。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寻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新突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传统GMM估计策略存在两个严重的参数识别问题,即由遗漏变量导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以及参数的弱识别问题。本文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参数识别框架:首先,在考虑时变均衡名义利率和时变通胀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求解典型的新凯恩斯模型,得到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中遗漏变量的表达式。其次,采用Forni et al.(2009)的动态因子模型从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共同因子,将其作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控制变量,以解决由遗漏变量所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最后,为解决参数的弱识别问题,采用Bai&Ng(2008)的LARS-EN方法从宏观经济变量中分别提取对未来通胀率和产出缺口具有较强解释力...
关键词:
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 参数识别 因子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岸元 李世刚 曹玉瑾 左传长
2012年以来,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滞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信贷额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及时性有所增强。根据二、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并考虑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密集推出对我国的影响,明年的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