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4)
2023(19594)
2022(17104)
2021(15906)
2020(13749)
2019(31644)
2018(31221)
2017(59875)
2016(32955)
2015(37113)
2014(37120)
2013(36714)
2012(33771)
2011(30365)
2010(30237)
2009(28047)
2008(27955)
2007(25184)
2006(21809)
2005(19231)
作者
(98702)
(82354)
(81686)
(77840)
(52278)
(39712)
(37320)
(32231)
(31017)
(29401)
(27932)
(27817)
(26147)
(26046)
(25685)
(25557)
(25552)
(24484)
(23639)
(23629)
(20684)
(20258)
(20069)
(18718)
(18521)
(18462)
(18459)
(18232)
(16775)
(16451)
学科
(124548)
经济(124396)
管理(100143)
(94588)
(80667)
企业(80667)
方法(62004)
数学(53682)
数学方法(52999)
(37263)
(32906)
中国(31560)
(29602)
(28900)
业经(27790)
(26793)
银行(26645)
(25343)
财务(25251)
财务管理(25195)
(25108)
企业财务(23906)
(23901)
贸易(23889)
地方(23451)
(23097)
农业(21871)
(21579)
金融(21575)
理论(21533)
机构
大学(468272)
学院(465931)
管理(183355)
(179151)
经济(175065)
理学(157664)
理学院(155837)
研究(154382)
管理学(152836)
管理学院(151982)
中国(120779)
科学(100597)
(99878)
(87728)
(84966)
(79684)
业大(76297)
研究所(73135)
中心(72637)
农业(69675)
(69618)
财经(67785)
北京(62427)
(61642)
(59364)
师范(58590)
(56699)
(55446)
经济学(53601)
财经大学(50700)
基金
项目(320012)
科学(248414)
基金(231309)
研究(223439)
(205523)
国家(203671)
科学基金(172816)
社会(138359)
社会科(131054)
社会科学(131013)
(125962)
基金项目(123172)
自然(117202)
自然科(114466)
自然科学(114427)
自然科学基金(112376)
(106766)
教育(103350)
资助(96387)
编号(89824)
成果(72092)
重点(72007)
(69462)
(66730)
(65986)
科研(62763)
课题(61902)
创新(61704)
计划(61324)
大学(59022)
期刊
(190762)
经济(190762)
研究(130681)
中国(87058)
学报(85195)
(77778)
科学(73864)
(68345)
管理(66981)
大学(62858)
学学(59646)
农业(51568)
(49926)
金融(49926)
教育(45928)
技术(39285)
财经(33333)
业经(31325)
经济研究(29961)
(29012)
(28454)
问题(24701)
(24659)
图书(23203)
科技(22977)
理论(22271)
技术经济(22235)
业大(22037)
商业(20870)
统计(20782)
共检索到680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华锋  
作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关键,前瞻性信息获取及调整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与旧准则的根本区别。本文对照国外前瞻性管理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前瞻性管理上的差距,并选取国内A股、H股上市商业银行前瞻性管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管理对银行减值准备计提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存在效果不均衡、局部预期过度、缺乏同类可比等问题。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完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体系,强化市场培育和市场监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恬  
贷款损失准备可有效覆盖贷款损失,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的重要因子,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3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不存在盈余管理、资本管理和信号释放动机,且是基于即期信息对计提作出判断,缺乏对未来信息进行前瞻性估计的逆周期管理思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吕科  沈圣凯  
《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出台的意义不亚于内部评级法合规达标,是风险管理领域又一次“宁静的革命”。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的要义,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商业银行构建及优化新准则下预期信用损失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赵进文  
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整体预期损失作为系统风险的度量,使用成分预期损失法利用市场数据将系统风险分解为单个机构的系统风险贡献,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评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并分析其系统重要性指数的动态特征,计算其对系统风险的贡献百分比,最后从规模、可替代性、复杂性与关联性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并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鹏程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非常重大,其披露的充分性影响到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的客观判断。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方法、假设的复杂性,如何合理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考虑管理层叠加是合理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关键。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欧主要银行在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信贷成本率及各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趋势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各银行在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时所运用的模型以及在前瞻性信息预测和管理层叠加调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和披露,客观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宏观情景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实务运用的指导,规范管理层叠加的运用及退出机制,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的监管检查,并制定预期信用损失审计监督指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修建  李思霖  王聪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非常迫切。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但是研究表明:合适的存款保险定价可以减少自身存在的问题,给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带来更大保障。选择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及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预期损失定价模型来计算存款保险费率,对这些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简单评定,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给出预期损失率,从而得出存款保险费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冰  陈亚楠  
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该版本最重要的变化是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模型改进为预期损失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该准则修订的国际背景,并在分析预期损失模型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未来使用预期损失模型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思绮  叶建芳  李翌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正式发布,使得金融工具减值的评估方法由已发生损失法转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从理论上说,这一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新规定能缓解银行业顺周期性问题,符合审慎监管的理念。然而,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面临的情况不同,新规定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尚未可知。本文以中国目前已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的A股上市银行作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减值新方法的实施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缓释了顺周期效应,有利于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但同时也给外部审计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监管机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荭  刘昱沛  
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全面趋同。其中,金融工具减值不再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而是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三阶段确认减值损失。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具体可行的计算方法指引是模型应用的关键,从而使得基于巴塞尔协议计算预期信用损失成为现实可行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计量现状,结合信用评级法及KMV模型,重点研究未实行内部评级法的中小银行违约概率的测度方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商业银行个体资产之间的损失相关是度量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的关键,更是银行实施贷款定价、资本配置和组合分散等信贷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本文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信用损失相关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在界定银行贷款损失相关的基础上阐述了度量违约损失相关的资产相关法,并给出了企业资产收益率替代度量法的具体流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超  谈颢阳  
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采用系统性预期期望损失和边际预期期望损失两个测度变量,以此作为系统重要性指数,通过预期期望损失方法利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国有银行系统重要性虽然占据主要地位,但系统性风险贡献排名却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的现金流更稳定,加上政府隐性担保及政策优惠对弱化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有很大帮助。另外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更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资产扩张速度过快、盈利大幅波动、资本充足率低且负债率较高,相比较国有银行更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范洪波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研究焦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由于损失数据的缺乏进展缓慢。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损失数据的搜集和主要的操作损失数据库,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内、外操作损失数据,以期为中国银行业尽快提高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袁鲲  王娇  
按照管理动机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区分为非相机决策与相机决策两种类型,选取2003-2012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其中非相机决策型计提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收入平滑动机与信号显示动机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缓释作用有限,应基于预期损失模型建立逆周期性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建国  王惠  
目前,操作风险度量研究还很不成熟,各种模型都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数据问题是制约操作风险度量的重大障碍,而其主要原因在于沿用传统风险度量的思路,依赖于市场损失数据建模。操作风险产生于企业内部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活动依赖于企业内部科层组织的行政命令,不能直接用市场价值来衡量,操作风险具有非直接损失性特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度量贴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其复杂性和风险敏感性依次增强,是适用于不同管理需要的三种基于非直接损失性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本文从贷款定价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计提贷款准备金的基本原理,基于对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方法的理论依据、国际银行业的实施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考察,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思想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的新思路,并分析了其运作机理及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