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1)
2023(5402)
2022(4538)
2021(4315)
2020(3842)
2019(8275)
2018(8227)
2017(15741)
2016(8714)
2015(9540)
2014(9825)
2013(9501)
2012(8659)
2011(7904)
2010(7952)
2009(7542)
2008(7500)
2007(6910)
2006(5840)
2005(5309)
作者
(26330)
(21983)
(21790)
(20764)
(13997)
(10670)
(10022)
(8608)
(8228)
(7948)
(7431)
(7430)
(7059)
(7007)
(6913)
(6905)
(6591)
(6562)
(6441)
(6073)
(5548)
(5469)
(5245)
(5056)
(4971)
(4963)
(4896)
(4726)
(4556)
(4286)
学科
(30055)
经济(30020)
(26729)
管理(24903)
(20946)
企业(20946)
方法(15951)
数学(13872)
数学方法(13692)
(10801)
保险(10709)
中国(10549)
(10224)
(8845)
银行(8829)
(8377)
(8331)
(8129)
(7499)
财务(7479)
财务管理(7458)
(7433)
金融(7432)
企业财务(7154)
(6690)
理论(6258)
业经(5876)
技术(5258)
(4991)
(4933)
机构
大学(121375)
学院(120898)
管理(45449)
(45413)
经济(44272)
研究(40157)
理学(38337)
理学院(37908)
管理学(37097)
管理学院(36874)
中国(34897)
科学(26381)
(25825)
(25200)
(22288)
(20747)
财经(19731)
中心(19604)
业大(19448)
研究所(19025)
(18202)
(17952)
农业(17897)
北京(16306)
(15081)
财经大学(15028)
(14613)
经济学(14141)
(13700)
技术(13506)
基金
项目(82402)
科学(64101)
基金(60387)
研究(55955)
(54057)
国家(53629)
科学基金(45536)
社会(34977)
社会科(33112)
社会科学(33101)
(32130)
基金项目(31522)
自然(31347)
自然科(30658)
自然科学(30646)
自然科学基金(30121)
(27732)
教育(26056)
资助(25980)
编号(21565)
重点(18836)
(17900)
成果(17814)
(16874)
计划(16571)
科研(16327)
(16034)
(15931)
创新(15867)
课题(15339)
期刊
(45627)
经济(45627)
研究(35912)
中国(24842)
学报(23011)
(20493)
科学(19225)
(19208)
(17755)
金融(17755)
大学(16691)
管理(16545)
学学(15964)
农业(12683)
技术(10507)
教育(10326)
财经(9672)
(8138)
经济研究(7835)
(7186)
统计(6990)
(6414)
业经(6387)
(6369)
财会(6302)
理论(6263)
业大(5911)
实践(5737)
(5737)
决策(5706)
共检索到181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意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友传  
当前监管建议或学术讨论聚焦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经验规则设计,其是确定性情景下的事后单边或双边对称性设计,未能体现未来不确定性与预期对监管资本要求及其相机抉择的影响。与有关监管原则一致,本文参考指标亦锚定于信贷产出比,但将资本运用规则推广至随机状态,显性推导了逆周期资本的计提规则、释放规则和豁免规则,构建了一种以理论为基础的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运用规则,同时采用我国现实场景数据进行了测算与验证。多视角估计表明,该规则能给逆周期资本的豁免与动用及其首次调整和连续调整提供较为明确的信号指引。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逆周期资本监管规则的设计视野,而且为是否激活及如何调整逆周期资本工具提供启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军华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所积聚的总体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不稳定的来源之一。银行体系的非核心债务与核心债务的比率能够反映金融周期的不同阶段和银行体系的风险承担情况。本文分析了银行体系非核心债务和短期债务的顺周期性以及二者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资产负债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非核心债务和短期债务的快速增长,增加了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系统中介链的拉长,系统整体期限错配加剧,系统性风险增加,监管者应采用逆周期的方式运用各种工具来抑制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荆中博  王乐仪  方意  
从理论角度,本文提出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溢出以及房价上行时期的风险累积是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大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传统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进行改进,利用房价上行时期数据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累积指标,并创新地运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较大,且与政策调控具有较高相关性,但是政策调控对风险的影响作用逐步减弱。城市层面,系统重要性城市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此外,本文指标捕捉的是单个城市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同向变动,对于指标值显著为负的城市应予以特别关注,该类城市很可能是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周期的领跑城市,具有较强的系统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吴文洋  赵安然  
汇率的剧烈波动会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剧烈冲击,甚至会诱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保持汇率稳定对于构筑稳健的双支柱宏观审慎调控框架,抵御外部冲击,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至关重要。为此,央行于2017年5月正式引入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进行调节,以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其调节效果和影响效应一直备受金融当局和学界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将逆周期因子引入银行风险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包含逆周期因子的开放条件下四部门银行风险模型,分析了逆周期因子通过稳定汇率波动进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VP-VAR模型和两次逆周期调节期间相关变量周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逆周期因子在短期内可以显著降低汇率波动幅度,保持汇率稳定,进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然而,随着时间的延伸,这种影响效果逐渐减弱,因而中长期效果不如短期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昊翔  方意  左传长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引入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基于股票收益率数据的尾部依赖模型所构建的传统前瞻性系统性风险指标不具有逆周期性质,难以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本文从股票收益率生成过程中的驱动因子这一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出发,研究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在驱动机制。基于驱动因子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测能力,本文构建出全新的逆周期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发现:①在空间维度上,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的金融稳定性最弱,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的金融稳定性最强。据此,监管当局可以针对银行金融稳定性的异同,制定差异化的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监管政策。②在时间维度上,本文所构建的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不仅具有有效的风险预测能力,能够提前半年发出风险预警信号,而且具有传统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所不具备的良好逆周期性质。据此,监管当局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监测系统性风险的累积状态,制定逆周期的时间维度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本文从中国银行业和宏观金融风险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宏观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框架,以反映我国金融体系和社会整体的信用融资水平,以此作为逆周期缓冲资本的指导变量;在识别系统性风险状态和判断逆周期资本工具的应用时点方面,引入Markov机制转移模型对周期转变和风险状态的阶段性变迁进行识别,为风险判别和逆周期监管建立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作为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雅婷  
与经济周期类似,保险业经营波动也呈现一定周期性。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后认为,国外注重研究"承保周期",主要集中在解释其产生原因,验证其在各国保险业的存在性;国内学者则在验证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存在性的基础上,开始分析经济周期对保险市场波动的影响。总体而言,对保险业周期性波动的"整体性研究"较多,欠缺"结构性研究"。此外,在保险逆周期监管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侧重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研究和监管措施研究,尚未对逆周期监管的两个难点有所突破。未来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研究重点应侧重"保险周期"而非"承保周期";分析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差异和结构性差异;加强逆周期监管的"预见性"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佳  
流动性周期促使了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爆发及传导。具体而言,流动性周期的初始阶段,即流动性创造阶段将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并降低系统性风险;随着流动性的扩张及过剩,系统性风险将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若紧缩信号出现,流动性过剩链条将骤然逆转,系统性风险将真正爆发;最后,随着流动性逆转变为紧缩,系统性风险将不断传导和扩散。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已无法独立应对流动性周期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流动性扩张,加强流动性顺周期的管理,并准确判断和识别货币数量的变化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顺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中,这种风险会更加放大。在顺周期性的影响下企业如何优化内部财务管理,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逆周期调节,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审视企业在顺周期性下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揭示顺周期性下企业存在系统性风险的表现特征,探索企业财务面临风险的逆周期监控措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的重大创新,它的运行具有重要价值。但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的顺周期性效应下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金融的健康运行,必须进行逆周期监管。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效应问题,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在顺周期性效应下的运行风险及其特点,基于此,建议建立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加强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完善顺周期性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动态拨备计提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行的风险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以及加强立法监管等缓释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的重大创新,它的运行具有重要价值。但互联网金融在经济的顺周期性效应下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金融的健康运行,必须进行逆周期监管。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效应问题,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在顺周期性效应下的运行风险及其特点,基于此,建议建立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加强顺周期效应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完善顺周期性下互联网金融运行的动态拨备计提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行的风险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以及加强立法监管等缓释互联网金融顺周期性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红坤  
顺周期效应是指主要的金融变量如信贷、利差、贷款损失等与实体经济变量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共同运动,并以正反馈方式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现象。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就与这些顺周期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保险资金来源与运用两方面探讨了我国保险投资顺周期效应形成机制,监管当局应研究出台逆周期监管政策以削弱保险投资顺周期影响,稳定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