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2)
2023(6892)
2022(5178)
2021(4638)
2020(3887)
2019(8774)
2018(8768)
2017(16754)
2016(9320)
2015(10492)
2014(10562)
2013(10062)
2012(9346)
2011(8428)
2010(9073)
2009(8979)
2008(8216)
2007(7225)
2006(6762)
2005(6435)
作者
(28294)
(23669)
(23537)
(22523)
(15338)
(11368)
(10560)
(9163)
(8905)
(8680)
(8528)
(8051)
(7970)
(7827)
(7728)
(7390)
(7006)
(6981)
(6810)
(6752)
(6262)
(5988)
(5891)
(5594)
(5434)
(5359)
(5342)
(5240)
(4963)
(4779)
学科
(38274)
经济(38228)
(22533)
管理(22394)
(17464)
企业(17464)
中国(13542)
(12427)
方法(11842)
(10570)
业经(10182)
数学(9263)
数学方法(9071)
农业(8445)
地方(8315)
(8255)
(8071)
(7343)
金融(7341)
理论(7167)
(6905)
银行(6877)
(6646)
(6612)
(6147)
贸易(6143)
(6112)
(5889)
(5780)
发展(5622)
机构
大学(135993)
学院(133692)
研究(53839)
(51919)
经济(50839)
管理(44016)
中国(39429)
理学(37013)
理学院(36461)
管理学(35458)
管理学院(35207)
科学(34183)
(30598)
(29134)
(27708)
研究所(26590)
(24875)
(22609)
中心(22335)
农业(21666)
业大(21461)
(20484)
师范(20262)
(19566)
北京(19425)
财经(19227)
(17458)
(17349)
师范大学(16516)
经济学(16490)
基金
项目(86916)
科学(67452)
基金(62223)
研究(61874)
(56342)
国家(55899)
科学基金(45827)
社会(38767)
社会科(36562)
社会科学(36546)
(33360)
基金项目(31968)
自然(29373)
(29008)
自然科(28730)
教育(28723)
自然科学(28717)
自然科学基金(28201)
资助(25191)
编号(24330)
成果(21658)
重点(20667)
(19462)
(18911)
课题(18478)
(17215)
科研(16680)
国家社会(16457)
创新(16185)
计划(16157)
期刊
(62669)
经济(62669)
研究(42937)
中国(31147)
学报(27547)
(26801)
科学(24034)
大学(20758)
学学(19210)
教育(19044)
(19020)
管理(18326)
农业(17944)
(13620)
金融(13620)
技术(11002)
经济研究(10296)
财经(9913)
业经(9738)
(9696)
(8651)
问题(8440)
(8374)
业大(7880)
(7343)
图书(7298)
国际(7062)
世界(7006)
农业大学(6555)
现代(6449)
共检索到21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龙  
以物为本的传统现代化造成严重的能源、生态与社会危机,难以持续;建立在技术依赖与市场迷信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虽然可以延缓危机的总爆发,但难以彻底根除危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价值观,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幸福更多地建立在非物质基础上,我们才能超越传统的现代化模式,进入后现代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大理的发展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后现代生活方式,具有超前意识,这就是其先锋性所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腾  柳海民  
教育学知识,即学科取向的教育知识,以学科对知识的要求为标准,构筑了教育学科知识的主体。教育学知识生产来源于现代性,有着科层制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生产观、自我规训的生产体制三个方面的现代性基因。在其现代性基因的影响下,教育学知识生产遇到了片面追求科学主义、生产主体单一、行政化的制度安排、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的现代性危机。为了规避其带来的问题,需要结合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从扩大知识生产主体、承认知识观多元化、开放知识生产组织形式三个维度对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进行重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红霞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解构主义、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主张"在解构基础上实施建构"。在此意义上,建设性后现代图书馆学的方法论阐释了反对"去本质化"、"去理性化"和"去主客二分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更新离不开方法论的更新,借鉴"建设性后现代"方法可以深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为更加详尽地阐释图书馆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立华  
差异性原理的运用是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文章阐释了差异性的哲学原理,差异性原理与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的关系,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如何对待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原理运用等。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差异性,尊重差异并有效地防范差异带来的消极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冰  刘标  许庆豫  
本文梳理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沿革,探讨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及其负面性质,分析了其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赋予现代化过程的双重性质。文章基于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多重性质,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过程,解释了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消解高等教育现代化危机的设想:应当吸收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思想和观点,重新确认高等教育价值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相关体制,使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更为顺利,面向人类奉献更加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文军   付洋洋  
社会加速与主体时间匮乏是困扰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难题。置身于数字时代的罗萨与韩炳哲不仅深刻洞察到了当代社会的加速本质,还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的加速力量非但没有汇流成一股解放的合力,反而成为当代人受奴役的牵绊。罗萨直接指认了当代人受困肇源于社会加速,人们就此陷入忙乱的困局之中。韩炳哲则不同,他始终认为社会加速只不过是现代社会的表现而已,当代人的时间匮乏和时间失调源于时间原子化所导致叙事张力的消弭。罗萨和韩炳哲的致思理路启发着我们深刻理解“加速”与时间危机的内在关联。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主要特征的“加速”并不必然导致主体时间匮乏,但是主体时间匮乏却与社会加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根源,社会加速和主体时间的匮乏都是资本逻辑运作之下的必然现象,社会加速迎合了资本增殖和积累的欲求,主体时间匮乏与危机也是资本的倾轧使然。其实,“共鸣”的世界关系或“凝思”的生活方式均无力纾解主体时间匮乏的危机。唯有回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资本及其逻辑展开实质性批判方能找到摆脱困局的良方,自由时间的复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才得以可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楠  
以城市故事的概念来建立一种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建构性思维,分析城市意义要素类型和营构特性,追求城市的整体生态价值以及环境的公正价值观。研究城市故事空间的系统性、多元性、深层性和差异性,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历史文化以及市民空间行为的重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本文通过对若干个案的举例 ,从生态学的角度 ,分析了当今学校课堂中的种种问题 :教师行为中的霸权与控制、学生行为中的从众与退缩、失衡的群体生态“花盆效应”、超耐度的生态空间环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红  
先锋文学的产生与提倡变革的现代主义文化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可以说具有先锋意识的现代文化才是这股文学思潮的内在动力。尽管先锋文学各流派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陈代谢、更新换代、吐故纳新的倾向,注重对传统文化体系的"大洗牌式"的彻底解构。①先锋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化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体现在独特的审美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与历经百年之久的现代运动有关,其特征是几乎涉及文化、政治、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间断性、矛盾性与突变性。批评家福柯(Michel Foucault)将现代性的概念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尚云丽  于洪波  
教育中的非道德主义思潮,极容易侵袭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诉求,最终致使教育成为某种精于算计和谋取利益的工具。从海德格尔"构境论"的视角解读教育中存在的这种后现代犬儒主义现象,可以深入地把握到:教育是在周围世界、公共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异变,正是通过教育自身与环境的"循环建构",酿成了教育中对道德由怀疑嘲弄到麻木不仁等诸多后现代犬儒主义现象的蔓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开斌  薛澜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运用“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过程是一个以理念变革引领体系和能力变革,进而迈向应急管理理念、体系和能力三重现代化的过程。在理念现代化方面,主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体系现代化方面,主要是完善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科学顺畅的运行机制、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在能力现代化方面,主要是增强领导干部驾驭风险能力、现代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全球安全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理念引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过程,是主动适应国内外安全形势变化的制度变革之举和内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之中的积极有为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