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9)
2023(13252)
2022(11355)
2021(10427)
2020(8678)
2019(19544)
2018(19518)
2017(36944)
2016(20206)
2015(22633)
2014(22516)
2013(21617)
2012(20014)
2011(17959)
2010(18290)
2009(17324)
2008(17106)
2007(15499)
2006(13319)
2005(11948)
作者
(57407)
(48156)
(47990)
(45758)
(30399)
(23134)
(22086)
(18819)
(18034)
(17065)
(16163)
(16121)
(15217)
(14998)
(14941)
(14876)
(14816)
(14301)
(14077)
(13700)
(11855)
(11843)
(11694)
(10994)
(10919)
(10745)
(10639)
(10499)
(9723)
(9688)
学科
(79346)
经济(79255)
管理(59928)
(53581)
(45171)
企业(45171)
方法(34908)
数学(29209)
数学方法(28892)
(22826)
(21943)
中国(21016)
(18900)
业经(18080)
(17283)
地方(16359)
环境(15811)
理论(15538)
(15341)
贸易(15339)
(14845)
农业(14516)
(13679)
财务(13642)
(13615)
财务管理(13608)
(13215)
(13165)
银行(13134)
企业财务(12866)
机构
学院(288024)
大学(286131)
(114337)
经济(111812)
管理(108359)
研究(95242)
理学(93383)
理学院(92370)
管理学(90685)
管理学院(90173)
中国(71917)
(59822)
科学(59158)
(54207)
(48320)
(47999)
中心(44261)
研究所(43607)
(43521)
财经(43085)
业大(42660)
(38937)
(38922)
师范(38518)
农业(38227)
北京(37063)
经济学(35256)
(34626)
(34533)
经济学院(31836)
基金
项目(191223)
科学(150004)
研究(141667)
基金(136935)
(119170)
国家(118183)
科学基金(100885)
社会(89483)
社会科(84569)
社会科学(84546)
(76251)
基金项目(72267)
教育(66088)
(64038)
自然(63893)
自然科(62380)
自然科学(62359)
自然科学基金(61219)
编号(59125)
资助(55135)
成果(48528)
重点(43681)
(41983)
(41687)
课题(41106)
(40097)
创新(37462)
科研(36740)
国家社会(36634)
项目编号(36092)
期刊
(127735)
经济(127735)
研究(81232)
中国(55542)
学报(45680)
(44439)
(43719)
科学(41114)
管理(38053)
大学(34194)
教育(33932)
学学(32223)
农业(29960)
技术(24577)
(23701)
金融(23701)
业经(22268)
财经(21230)
经济研究(20652)
(18330)
问题(16838)
(15535)
(14829)
商业(13593)
图书(13588)
(13567)
技术经济(13450)
科技(12926)
统计(12874)
理论(12845)
共检索到420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裴潇   董艳秋   罗森  
构建多元主体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前景理论,建立了“政府-企业-公众”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环境协同治理中多元主体的策略选择和决策机制,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揭示了博弈方初始意愿、奖惩力度、风险偏好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等因素对环境协同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博弈主体的决策行为不仅受自身策略的影响,还受其他方策略的制约,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均衡;(2)尽管博弈方初始意愿和政府奖惩力度会影响系统演化速度,但这些因素不会改变最终的策略选择,系统将稳定地演化至理想状态;(3)感知价值函数中的风险偏好系数与损失规避系数对系统稳定策略有显著影响,提高博弈主体对奖惩的感知价值是实现最优均衡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毛柯予  朱高宏  
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融入村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和村民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中的权责分摊及竞合关系,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协同治理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1)各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相互影响,任何一方行为策略的变动将同时对另外两方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乡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依赖于政府与企业,村民的参与力度也会有效影响博弈结果。(2)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核心考虑在于参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短期上,政府应加大对不参与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长期上,政府需有效增加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补贴,扩大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正面效应。(3)政府对企业治理行为无法完全监管,村民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李静  
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多重污染复合交织的形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文章构建村镇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户三方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降低地方政府引导成本且给予净化企业和监督举报的农户经济激励、降低农户参与成本且做好对受损农户的补偿、降低村镇企业净化成本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强度和惩罚力度,将有利于推进三方互动,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国根  
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适应行政民主化潮流和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而协同学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应着力于从主体互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监督惩罚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并从理念、机制和行动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即通过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和全面推进多元主体环境信息公开共享等路径来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国根  
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适应行政民主化潮流和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而协同学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应着力于从主体互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监督惩罚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并从理念、机制和行动三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即通过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和全面推进多元主体环境信息公开共享等路径来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卫红  丁章明  张爱美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利用演化博弈方法能够从动态视角分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运行机理,从根本上探究影响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因素。本文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构建"环境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并据此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协同创新中各创新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利用雅克比矩阵判断其策略稳定性。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在创新主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多主体协同系统能够保持系统稳定;创新主体之间知识势差与协同创新稳定性呈反比;良好的协同效应、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等能有效的促进协同创新系统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方方  
职业教育协同育人要求构建“政校企行社”多元主体高度共治的治理格局。然而,受行政化管理思维、利益联结点缺失、角色定位不清、权责关系不对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多元治理主体缺位问题突出。为了实现多元主体归正、凝聚协同治理合力,必须变革思维、锁定共识、建章立制、理顺关系,通过强调多方协商对话、达成多方利益契合、明确各方身份认知、促进多方协同共促,以助力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春  李富强  陈垚彤  
实施智慧监管是提高药品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如何激发多元监管主体参与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问题,研究构建了3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揭示药品智慧监管参与主体间的协同机理,探析不同情景下监管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对信息的披露质量影响着政府监管部门运维策略的选择。提高药品智慧监管平台的风险预判、预警能力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选择高效运维策略,能够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联合政府共建共治的活力,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当社会公众参与智慧监管的意愿高于阈值时,更有利于政府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联动,促进多元主体形成监管合力。研究结果界定了各监管主体稳定状态的范围,为推动多元主体协同监管提供合理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焱强  王亚星  陆万军  
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设计不同共生情景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中多方共生需满足的条件。研究发现:PPP模式并非治理利器,而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政府监管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多元主体共生至关重要。其中三方共生需以政府有效监管、降低社会资本守约成本和让村民受益等条件为基础,通过惩罚机制可减少政府和社会资本违约行为,系统将锁定三方共生;在缺乏有效监管情形下三方共生局面恒不成立;村民介入主要取决于其参与的净收益,与政府额外奖赏无关。基于此,提出以有效监管为重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受益为核心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泽波  王鸿雁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区域内利益相关方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从上而下的单中心治理模式。文章以京津冀环境治理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多中心治理与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尝试着提出基于政府、企业、民众、非政府环保组织"四中心"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分析其各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利用"道德"的力量促使环境治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杰  陈富坚  马刘听  王静雅  王智  
为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引入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论耦合,构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汽车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另外两者的决策影响;现金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汽车企业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但补贴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限制燃油汽车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使用燃油汽车感知成本,同时增加新基建的投入能够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感知收益,有助于策略组合朝理想状态演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慧  王慧  肖涵月  辛龙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方联动”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是增强环境主体履行责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异质型环境责任主体的内外部协同视角出发,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宏观数据及A股1423家工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析“多方联动”的环境责任主体“提质”“减排”“增效”的协同治理效果;在环保督查力度持续攀升、环境污染治理行政规制适时调整的背景下,考察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环境责任主体协同治理效果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责任与公众监督责任的内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提质”效果,倒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治理责任,提升环境责任意识,提高发展质量。(2)政府规制责任、企业环境责任、公众监督责任“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减排”与“增效”作用,不仅降低地区污染排放水平,提高环境治理效率,而且显著提升地区绿色贡献水平,有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3)环境政策不确定性释放了因时、因地、因事精准施策、适时调整、高效匹配的信号,有效提升了“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效果。本文对于加快完善多方协同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推动经济与环境激励相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之杰  程翠苹  赵桐  
创新资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创新资源协同主体的行为对创新资源协同起到重要作用,在对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协同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博弈主体在有无其他协同主体作用情况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找出在各个主体参与下影响两方长期协同稳定的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秋芳   汪文雄   崔永正   陈丹玲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整合多方资源要素、协调多元主体行动、提升整治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从组织关系视角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以湖北省J县GQ镇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包含命令传递、资源流动和信息沟通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特征,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剖析这些网络的内外生机制。结果显示:(1)案例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三个网络密度较低,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2)命令传递网络和资源流动网络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和“小世界”特征,存在以县政府、镇政府为中心的命令传递集群和以施工企业为中心的资源流动集群,大量农村集体和村民位于网络边缘未发挥主体作用;(3)三个网络的形成不同程度上受互惠性、核心—边缘结构效应、传递闭合效应、连通效应等内生机制和主体属性、夹带效应等外生机制的影响。据此提出,为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有效性,应强化核心主体的稳定作用,搭建多元化参与渠道,发挥农村集体和村民的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