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0)
- 2023(11735)
- 2022(10000)
- 2021(9203)
- 2020(7950)
- 2019(18295)
- 2018(17892)
- 2017(35653)
- 2016(18769)
- 2015(21152)
- 2014(21125)
- 2013(20980)
- 2012(19631)
- 2011(17577)
- 2010(17680)
- 2009(16860)
- 2008(16868)
- 2007(15046)
- 2006(12667)
- 2005(11387)
- 学科
- 济(84092)
- 经济(83998)
- 业(58816)
- 管理(56807)
- 企(47878)
- 企业(47878)
- 方法(43484)
- 数学(38024)
- 数学方法(37748)
- 财(24083)
- 农(21369)
- 中国(21289)
- 制(17725)
- 学(17240)
- 业经(17066)
- 贸(16074)
- 贸易(16070)
- 务(15780)
- 财务(15755)
- 财务管理(15713)
- 易(15588)
- 企业财务(15002)
- 银(14756)
- 银行(14736)
- 农业(14061)
- 行(13907)
- 融(13905)
- 金融(13903)
- 理论(13697)
- 地方(13562)
- 机构
- 大学(278913)
- 学院(276289)
- 济(117792)
- 经济(115527)
- 管理(112700)
- 理学(97749)
- 理学院(96764)
- 管理学(95399)
- 管理学院(94884)
- 研究(84718)
- 中国(69317)
- 财(57591)
- 京(56771)
- 科学(49231)
- 财经(46709)
- 经(42589)
- 农(42007)
- 中心(41324)
- 所(41077)
- 江(40119)
- 业大(38493)
- 经济学(37772)
- 研究所(37122)
- 北京(35175)
- 财经大学(35088)
- 经济学院(34440)
- 范(34226)
- 师范(33936)
- 农业(33225)
- 州(31724)
- 基金
- 项目(183311)
- 科学(146654)
- 基金(137285)
- 研究(134249)
- 家(117889)
- 国家(116922)
- 科学基金(102235)
- 社会(88602)
- 社会科(84031)
- 社会科学(84008)
- 基金项目(72958)
- 省(69524)
- 自然(65890)
- 自然科(64444)
- 自然科学(64424)
- 自然科学基金(63343)
- 教育(62525)
- 划(58919)
- 资助(56163)
- 编号(54248)
- 成果(43397)
- 部(42573)
- 重点(40693)
- 创(38246)
- 发(37706)
- 教育部(37456)
- 国家社会(36970)
- 人文(36625)
- 课题(35903)
- 创新(35698)
共检索到39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阳 刘菲 韦梦杰
通过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土地承租方、保险公司非二维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状态,研究非理性及风险偏好下承租方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确定、损失厌恶效应的存在,土地承租方选择购买保险的演化稳定策略难以实现,剩余资产处置成本的感知价值、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保费以及自行投入减少风险发生措施成本的感知价值都是影响策略均衡的关键因素。研究对提升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参保率、防范土流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以及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寒凝 殷裕 彭伟斌
在土地流转违约频发的现实困境下,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创新实践为化解违约风险提供了关键路径。本文构建契约风险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对比分析四川邛崃、江苏海门、浙江海盐的典型案例,阐释其契约风险规避、内在风险分担与外在风险转移的配置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通过创新“先付后用”机制实现风险规避,通过多级政府纵向参与实现风险分担,通过将保险公司引入契约链条实现风险转移。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优化推广需健全运行与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化与平台化、开发“保险+期货”新模式,以进一步优化契约风险配置、保障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叶新生
分期付款购车履约保证保险,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其业务的特殊性,保险责任事故发生的滞后性及赔款具有可追偿性的特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而该业务潜在的巨大风险性,非盈利性也逐步引起各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视。 购车履约保证保险实际就是保险公司出售自己的信誉,而为购车人提供的借款担保。名义上的“一般保证”,事实上的“连带责任保证”使得保险公司意识到已经把自己放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海峰
信贷履约保证保险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在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融资需求日益旺盛,为信贷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信贷履约保证保险业务(以下简称为保证保险业务)既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举措,也是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保证保险业务的规范发展,需要充分借鉴融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 吕杰
本文利用博弈方法,对农户土地流转履约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双方约定的惩罚额度、专用资产投资、声誉机制对农户履约选择有重要影响作用。当考虑专用资产投资因素及声誉因素时,农户土地流转履约条件的范围有所扩大,农户更倾向于履约。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履约 专用资产投资 声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饶国平
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一项独立、高效的优势金融产品,与银行公司业务齐头并进,正日益为各商业银行所瞩目,并逐渐成为银行经营系统中的重要资源。在大力发展这一业务时,其授信风险的防范、分散和转移自然也就成为各家银行所要研究的课题。正是顺应这一需要,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履约保证保险应运而出,并为各利益主体所接受,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消费信贷 履约保证 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宋新红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涉及的当事人多,法律关系复杂。虽然该险种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出现的纠纷非常多。处理这种复杂的纠纷时,在实体法上要分清各个合同性质,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然后根据实体法上的法律关系解决诉讼法上的问题,依法保证该险种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任大廷
该文以前景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农民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强调农民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能使农民的诸多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实现流转,都是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决策。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不确定性 前景理论 决策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伊娜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网络购物这一新的消费模式。但调查发现,对网络购物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购买风险成为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风险认知,理解并引导消费者行为,将成为促进电商发展的关键。本文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内容与规避方法,本文的分析以期为电商认知消费者行为,引导消费者行为提供帮助。
关键词:
网购 感知风险 风险认知规避 消费者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曹喜亚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可是农村土地流转正在遭受"毁约弃耕"之痛。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履约率,防范土地流转失约之风险,必须做好强化合约约束,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敦促工商资本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建立履约保险等工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契约履行 失约防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彦越 尹贻林 陈梦龙
工程变更、不利物质条件以及物价波动等工程项目履约风险是承包人工程项目履约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动因。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工程项目履约风险与履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到字面履约与尽善履约关于履约有效性折减差异的数理表达方式,提出利用信任手段注入合同柔性和再谈判机制、促使履约风险再分担,激励承包人在字面履约有效性基础上尽力弥补折减差异,最终实现尽善履约。
关键词:
工程项目 履约风险 履约有效性 数理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彦越 尹贻林 陈梦龙
工程变更、不利物质条件以及物价波动等工程项目履约风险是承包人工程项目履约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动因。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工程项目履约风险与履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到字面履约与尽善履约关于履约有效性折减差异的数理表达方式,提出利用信任手段注入合同柔性和再谈判机制、促使履约风险再分担,激励承包人在字面履约有效性基础上尽力弥补折减差异,最终实现尽善履约。
关键词:
工程项目 履约风险 履约有效性 数理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兴海 孙峻
文章基于保险公司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风险分担博弈模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保险公司所要采取的动态激励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存在两阶段动态博弈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观察第一年内的违约频率来估计未来承保期可能的损失,并判断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决定是否继续发放贷款以及后一阶段的保费。保险公司和银行可以通过监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等内部数据以及纳税记录、客户反馈等外部数据,以改善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清晰地甄别出企
关键词:
多期支付 技术创新 风险管理 企业管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偲凤 陶建平 贺娟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贴近农户内在需求,是促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先行手段。基于湖南、湖北、河南3省98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传播学中“自我互动”理论和趋同心理,构建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系统估计联立方程,考察政策传播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政策宣传会通过提高农户的内部农业保险认知度和外界舆论感知度对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两条作用路径相比较,政策认知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决策会从倾向于内在政策认知度偏向于外在舆论感知度,而教育水平的增加则会使政策认知度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宣传工作,重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内在需求,营造良好的投保舆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