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352)
2022(8522)
2021(8164)
2020(6863)
2019(16014)
2018(15956)
2017(31130)
2016(16855)
2015(19018)
2014(18866)
2013(18822)
2012(16969)
2011(15213)
2010(14972)
2009(13527)
2008(13043)
2007(11142)
2006(9546)
2005(8107)
作者
(47876)
(39601)
(39367)
(37355)
(25217)
(18943)
(17824)
(15756)
(15090)
(13930)
(13593)
(13098)
(12463)
(12359)
(12129)
(11933)
(11865)
(11863)
(11191)
(11183)
(9784)
(9505)
(9470)
(8996)
(8804)
(8801)
(8782)
(8672)
(7896)
(7863)
学科
(65475)
经济(65358)
管理(53083)
(49646)
(43393)
企业(43393)
方法(33263)
数学(28267)
数学方法(27970)
(17001)
(16552)
业经(15375)
(14869)
中国(14780)
地方(12593)
理论(11931)
(11696)
技术(11600)
农业(11382)
(11220)
财务(11160)
财务管理(11142)
(11050)
(10873)
贸易(10866)
(10578)
企业财务(10571)
(10538)
环境(10333)
教育(8985)
机构
大学(238282)
学院(235434)
管理(102265)
理学(90308)
(89454)
理学院(89382)
管理学(87961)
管理学院(87543)
经济(87461)
研究(72855)
中国(52638)
(50107)
科学(46743)
(39524)
业大(36398)
(35837)
(35472)
中心(33084)
研究所(32713)
财经(32654)
(31907)
北京(31248)
(30722)
师范(30442)
(29774)
农业(28083)
(26695)
(26613)
商学(26319)
商学院(26035)
基金
项目(169559)
科学(134036)
基金(124126)
研究(123993)
(107395)
国家(106496)
科学基金(92826)
社会(77158)
社会科(72983)
社会科学(72965)
基金项目(67416)
(65982)
自然(62113)
自然科(60685)
自然科学(60673)
自然科学基金(59597)
教育(56781)
(55450)
编号(51194)
资助(50729)
成果(40565)
(37365)
重点(36889)
(35758)
(34703)
课题(33917)
创新(33132)
科研(32541)
教育部(32242)
项目编号(32117)
期刊
(93060)
经济(93060)
研究(65699)
中国(39383)
学报(36650)
管理(36303)
科学(34501)
(31791)
(28996)
大学(27678)
学学(25964)
教育(25313)
农业(22541)
技术(19796)
业经(16214)
(15747)
金融(15747)
财经(14938)
经济研究(14109)
图书(13863)
科技(12555)
(12536)
理论(12427)
问题(12027)
实践(11685)
(11685)
技术经济(11467)
(11119)
现代(10797)
情报(10790)
共检索到322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雪莹  叶明海  
随着人们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不仅捐赠领域越来越广泛、捐赠资源日趋多样,而且更注重捐赠的效果。与迅速增长的慈善实践相比,相关慈善理论略显薄弱,大多研究仅描述了慈善行为本身,鲜有关于慈善产生动因、行为特征、组织绩效的详细解读,因而使理论工作者难以廓清慈善行为的全貌。本文通过理论演绎,阐释了前因变量、慈善行为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前因变量—慈善行为—组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云  
公司慈善是社会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营利性公司(而非个人)作为主体自愿地为社会公共事业捐赠一部分企业资源的行为。迄今为止,学者们围绕公司慈善的概念、动机、决定因素、实践方式和结果等展开了大量研究。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公司管理层进行慈善决策的动机和其他影响公司慈善的结构性因素,并把这两类因素统称为公司慈善的驱动因素或动因。本文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公司慈善行为的驱动因素,即个体层次、公司层次和场域层次,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颖俊  尹文珺  鄢苗  
为了突破组织现实情境对于员工主动行为的制约,本文跨越组织边界,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家庭-工作增益对于员工主动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439份配对问卷调研,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工作增益通过员工心理资本,积极作用于员工主动行为。另外,研究还发现,差错管理氛围在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即当组织的差错管理氛围水平越低时,家庭-工作增益对员工主动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加强烈。本研究揭示了家庭和组织对于员工主动行为的替代效应,丰富了员工主动行为的理论研究系统,并且为企业的员工行为管理提供了可实践的指导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秦志华  蒋诚潇  杨俊  
现有研究对于同一个组织中成员工作嵌入存在差异的原因解释不足,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考察了成员对于高参与工作系统的感知、领导成员交换以及职场排斥对于职位内工作嵌入的影响。通过对同一企业中的27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上述变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的感知正向影响工作嵌入,领导成员交换和职场排斥会对此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成员的政治技能会调节职场排斥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柯江林  吴丹  范丽群  
慈善行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高等级形式。近年来,企业慈善行为不仅成为实践热点,更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但以往研究较为强调企业对社会的慈善贡献与义务,随着战略慈善理念的兴起,慈善研究的视角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多的学者开始从组织的角度思考慈善行为方式、动机与效应。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从企业慈善行为涵义与测量、影响慈善的因素及对组织的影响效应角度,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宝荣  
领导效能理论、激励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的"灌木丛"是小型团队领导者工作绩效及其前因变量关系研究的理论渊源。依据这些理论,本文提出了小型团队领导者工作绩效及其前因变量关系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将胜任力特征、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梳理为诱因、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概念重叠、变量模糊、关系凌乱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建立良好的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东  林志扬  
通过建立起影响员工即兴发挥行为的多层次线性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并且对515个员工和94个群体的问卷调查,用阶层线性模型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在个体层次上,资源可获得性、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即兴发挥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工作自主性对员工即兴发挥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但不显著。在群体层次上,心理安全感对员工即兴发挥行为具有显著的跨层次直接影响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延风  罗文恩  黄光  
非营利组织由于使命多重性以及捐赠者与受益者彼此分离,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有市场导向理论难于充分反映非营利组织执行组织战略的实际状况。为此,本文把多重参与者概念融入市场导向理论中,提出非营利组织多重参与者导向理论,并以全国6省份采供血机构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管理者重视程度与员工决策参与程度均对多重参与者导向有显著正向影响;(2)多重参与者导向对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类别的参与者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此外本文发现资源依赖于公共财政的非营利组织更重视运用多重参与者导向策略。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市场导向理论,并为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李汇东  
本文基于慈善的制度动机和市场转型理论,采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捐赠相关的经验证据,探讨中国新兴市场中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而后,进一步讨论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变迁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改革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因"主动配合"或"被动选择"而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2)有着天然的政治关联和政治合法性、拥有垄断或优势市场地位、面临来自地方政府层面压力较小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在公司慈善捐赠方面所带来的"制度红利";(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具备足够政治合法性的民营企业可能在制度动机和政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得不"主动配合"捐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余威  翁若宇  陈秋平  
文章以2007-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捐赠意愿和捐赠规模两个维度检验红色文化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非革命老区民营企业,老区企业具有更强的捐赠意愿和更大的捐赠规模,该结论在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拓展检验发现,在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外部市场制度不完善及面临业绩压力的企业,红色文化促进慈善的作用明显较弱。机制检验表明,董事长的老区成长经历能够促进红色文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由此说明,红色文化是通过核心管理者将慈善的"奉献"理念嵌入企业的决策行为。文章从财务学视角探讨红色文化与企业慈善行为间的联系,丰富了中国情境下文化与微观企业决策的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静  俞钰凡  林青蓝  
本文从信源的角度对企业家代言人的慈善行为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其代言产品的购买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家代言人的慈善行为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即: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高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捐时间的企业家所代言的产品,因为捐时间的慈善行为让消费者感知其更有亲和力;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低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捐钱的企业家所代言的产品,因为捐钱的慈善行为让消费者感知其有能力。本研究是对营销沟通理论的有益补充,我们探究了企业家代言人的不同类型慈善行为(捐时间和捐钱)产生作用的具体情景。该研究结论为营销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指导,企业家代言人通过其慈善行为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时需根据消费者的特点来选择其慈善的类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鸿  张新艳  
品牌至爱是一个满意消费者对某个特定的品牌产生强烈的情感上的依恋程度,包含对品牌的热情、对品牌的依恋、对品牌的积极评价、响应品牌的积极情绪,以及对品牌爱的宣言。研究表明:品牌至爱对品牌忠诚和积极口碑传播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同时,自我象征品牌对品牌至爱和积极口碑传播也具有正向影响,但享乐性产品对品牌至爱和品牌忠诚没有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武  张鹏程  刘明霞  
企业价值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所拥有的组织知识,但是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知识的转化及其所带来的绩效决定了组织中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水平。本文首先根据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分析了组织知识转化的各主体层次性及其相应层次的前因变量,构建了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及其前因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通过文献回顾、访谈、半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等方法设计出相关问卷,并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的二维结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人、团队和组织特征变量对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化及其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培樟  张朦薇  
"互联网+慈善"模式正在我国的慈善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互联网+慈善"模式对个体慈善行为的影响。实验一研究发现:"互联网+慈善"模式中个体捐助的时间和金钱显著少于在线下传统慈善模式;慈善机构的权威性、捐助对象的心理距离与慈善捐助模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线下传统慈善模式中的个体通过权威机构对心理距离更远的对象捐助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而通过非权威机构对心理距离更近的对象捐助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但在"互联网+慈善"模式下,机构权威性和对象心理距离对个体的捐助数额影响不大。实验二显示无论何种捐助模式,个体在捐赠金钱和捐赠时间两种行为之间没有偏好,但在"互联网+慈善"模式下显现出更高的捐助意愿。可见,"互联网+慈善"模式下虽然个体捐助意愿高,但捐助的金额和时间量都较低。上述结论对探索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的慈善网站,提高"互联网+慈善"模式的专业度、可信度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建平  
通过对226个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发现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中的员工联系强度与异质性,知识分享质量和企业IT应用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知识分享质量是员工联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以及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相关变量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差异。论文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检验了在中国社会更适合强关系理论解释现实,这对企业改善知识分享质量和员工网络关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