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9)
- 2023(10040)
- 2022(8217)
- 2021(7584)
- 2020(5951)
- 2019(14031)
- 2018(13828)
- 2017(26083)
- 2016(13951)
- 2015(15787)
- 2014(15979)
- 2013(15895)
- 2012(14804)
- 2011(13748)
- 2010(14365)
- 2009(13310)
- 2008(12931)
- 2007(11878)
- 2006(10836)
- 2005(9653)
- 学科
- 济(69236)
- 经济(69178)
- 业(38614)
- 管理(33952)
- 农(29967)
- 企(26102)
- 企业(26102)
- 方法(25547)
- 数学(22824)
- 数学方法(22292)
- 中国(21304)
- 地方(21085)
- 农业(20005)
- 业经(17979)
- 制(13195)
- 发(13138)
- 学(11776)
- 银(11104)
- 银行(11095)
- 融(11000)
- 金融(10999)
- 财(10850)
- 行(10811)
- 地方经济(10699)
- 贸(10125)
- 贸易(10112)
- 发展(10087)
- 展(10062)
- 环境(10009)
- 理论(9906)
- 机构
- 学院(206503)
- 大学(200966)
- 济(83452)
- 经济(81321)
- 管理(78562)
- 研究(73175)
- 理学(66391)
- 理学院(65630)
- 管理学(64182)
- 管理学院(63811)
- 中国(56643)
- 科学(44961)
- 京(44225)
- 农(39313)
- 所(37291)
- 财(36435)
- 中心(34161)
- 研究所(33594)
- 江(33103)
- 业大(31145)
- 范(29443)
- 农业(29288)
- 师范(29176)
- 北京(28604)
- 财经(27803)
- 州(27020)
- 院(26348)
- 省(25069)
- 经(24955)
- 经济学(24069)
- 基金
- 项目(133538)
- 科学(104529)
- 研究(99999)
- 基金(92813)
- 家(80353)
- 国家(79614)
- 科学基金(68093)
- 社会(62521)
- 社会科(59071)
- 社会科学(59055)
- 省(55870)
- 基金项目(48048)
- 教育(45662)
- 划(45494)
- 编号(42251)
- 自然(42240)
- 自然科(41260)
- 自然科学(41250)
- 自然科学基金(40417)
- 资助(38745)
- 发(34776)
- 成果(34157)
- 课题(30589)
- 重点(30169)
- 部(28115)
- 发展(28007)
- 创(27534)
- 展(27513)
- 创新(25732)
- 国家社会(24984)
- 期刊
- 济(106655)
- 经济(106655)
- 研究(61304)
- 中国(51703)
- 农(41835)
- 科学(29827)
- 学报(29448)
- 管理(29118)
- 农业(28172)
- 教育(27101)
- 财(25774)
- 大学(23345)
- 融(22126)
- 金融(22126)
- 学学(21938)
- 技术(21439)
- 业经(21423)
- 经济研究(15511)
- 问题(13005)
- 业(13003)
- 财经(12762)
- 统计(12435)
- 策(11493)
- 技术经济(11277)
- 经(10985)
- 资源(10521)
- 版(10518)
- 决策(10421)
- 农业经济(10250)
- 科技(10216)
共检索到32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占耕 王春萍 白尔钿
通过专家咨询,建立了前卫村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已取得显著效果。实践中有两条基本经验给予启示:(1)以增加非自然资源的投入,代替相对稀缺自然资源以增加农业产出量;(2)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荣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温素彬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价值取向,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提出了“三重绩效”和“战略、流程、能力”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价值取向 三重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溶冰 胡运权 冯立新
大型建设项目对实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 ,提出了对大型建设项目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思想。并从生态环境影响、资源利用能力、社会发展贡献、经济效益水平等 4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元贵
能源制造业是一国工业的基础和动力,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而清洁生产模式又是实现能源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文章以炼油业为例建立了能源制造业CP评价指标及方法,并作了实证研究和评价,采用静态的面板模型估计方法对CP模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 cp模式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全胜 余若雪 蹇洁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农村电商还处在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扶持阶段,如何推进其产业链充分市场化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农村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入手,提出农村电子商务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即形成阶段草根创业者作用明显、成长阶段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角色转换、成熟阶段行业协会主导运作。根据农村电子商务特征总结出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形成阶段领头羊示范模式、成长阶段平台主导型模式、成熟阶段全生态发展模式,并提出政府角色从初始阶段的推动者转变为成熟阶段的监管维护者,以期对农村电子商务各阶段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王秀梅 武瑞营 胡滨
在我国,生态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农村生态旅游作为发生在农村地域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变得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气势日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旨在梳理农村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国内比较典型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并就存在的"非生态性"问题提出"生态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非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继红 谢小妍 李艳
根据我国村庄规划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要求,提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为产业发展创造多元化生长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传统空间结构的相对完整、遵循生态设计观。从空间结构的角度阐述了村庄规划设计的思路,从而为村庄建设提供空间组合的依据。
关键词:
村庄 可持续发展 规划模式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庆实践"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项基本原则,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39亿元,支持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洲 李纲
持续发展林业的途径和模式杨建洲,李纲一、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持续发展林业持续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生存的新主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只求发展,不考虑持续,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生存危机四伏。目前,持续稳定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世界观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晓华 彭善枝
通过大量的事实数据,阐述了现行消费的不可持续性,认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并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发探讨了什么是可持续消费,指出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持续消费模式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盲目仿效发达国家高额物质消费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最后,提出了实现消费模式转变的4 条主要途径。
关键词:
消费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克勤 赵璟 樊国盛
针对现代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对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生态城市 ,并对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园林生态城市与以往的生态园林城市相比 ,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差别。园林生态城市首先是一个生态城市 ,同时具有饱含文化底蕴的园林 ,赋予生态城市以美感质量 ,使园林与生态有机地相结合。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实质上是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提高生产力 ,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清洁生产 ,控制环境污染 ,加快城市文明的建设 ,体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参 1 8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生态城市 理想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艳琳 陈银娥
我国现行的消费模式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就要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为此,需要形成或者增强对消费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消费模式 转变 制度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