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6)
- 2023(13605)
- 2022(11244)
- 2021(10189)
- 2020(8430)
- 2019(19115)
- 2018(18250)
- 2017(34903)
- 2016(18632)
- 2015(20920)
- 2014(20222)
- 2013(20507)
- 2012(19475)
- 2011(18024)
- 2010(17765)
- 2009(16798)
- 2008(16447)
- 2007(14395)
- 2006(13131)
- 2005(12113)
- 学科
- 济(103304)
- 经济(103200)
- 管理(54034)
- 业(49502)
- 方法(42667)
- 企(39304)
- 企业(39304)
- 数学(38128)
- 数学方法(37925)
- 中国(25546)
- 财(24890)
- 税(21948)
- 农(21444)
- 税收(20489)
- 收(20319)
- 地方(19945)
- 学(19854)
- 贸(18954)
- 贸易(18946)
- 业经(18463)
- 易(18417)
- 制(15655)
- 环境(14765)
- 农业(14731)
- 融(14140)
- 金融(14140)
- 地方经济(13464)
- 银(13279)
- 银行(13238)
- 务(13186)
- 机构
- 大学(288182)
- 学院(282836)
- 济(137209)
- 经济(135132)
- 研究(105367)
- 管理(105159)
- 理学(91445)
- 理学院(90434)
- 管理学(89219)
- 管理学院(88726)
- 中国(80142)
- 财(64919)
- 科学(61180)
- 京(60302)
- 所(53833)
- 财经(51313)
- 农(49450)
- 研究所(48778)
- 经(46955)
- 经济学(45821)
- 中心(45028)
- 业大(41416)
- 经济学院(41331)
- 江(40195)
- 农业(39195)
- 北京(38590)
- 财经大学(38338)
- 院(37072)
- 范(33106)
- 师范(32657)
- 基金
- 项目(186696)
- 科学(148366)
- 基金(142190)
- 研究(129809)
- 家(126725)
- 国家(125780)
- 科学基金(106796)
- 社会(89740)
- 社会科(85466)
- 社会科学(85447)
- 基金项目(73853)
- 自然(68120)
- 省(67417)
- 自然科(66615)
- 自然科学(66591)
- 自然科学基金(65542)
- 资助(58777)
- 划(58566)
- 教育(57648)
- 编号(46930)
- 部(43375)
- 重点(42449)
- 发(40534)
- 国家社会(40010)
- 创(38611)
- 成果(38133)
- 教育部(37482)
- 创新(36360)
- 中国(36171)
- 科研(36171)
共检索到428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尹翔硕 陈晔
一、贸易自由化进程及问题 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和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途径。但要利用其他国的市场就不可能严密保护自己的市场。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理由享受贸易优惠,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其他国家不可能长期给我们单方面优惠。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艰苦性,表明我国若要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加速贸易自由化就不可避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娄峰 段梦
量化评估RCEP关税削减对域内成员国和域外主要经济体的动态影响,对深化经贸合作和巩固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动态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关税削减对域内成员国和域外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RCEP实施对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特别是对韩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对新西兰以及越南等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RCEP实施后,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投资水平有所提升,东盟国家的投资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中国、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消费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私人消费也有所增加。此外,从各国贸易变化情况来看,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出现贸易逆差,但贸易逆差逐渐减小,东盟国家基本出现贸易顺差;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获得的红利较多,社会福利有所提高,新西兰社会福利经历“增加—减少—增加”的过程,东盟国家出口商品以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获得的经济效益有限,甚至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导致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因此,应不断提升国家间商贸流通便利化水平,打造经贸合作新优势;重构区域内部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资源和商品的高效流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好俊 祝树金 肖皓
农业问题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焦点和敏感领域。澳大利亚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强于中国,其出口结构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吻合程度较高、对中国出口的潜力较大。文章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方法,通过扩展MCHUGE模型得出的定量模拟结果显示: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之后,由于从澳农产品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大部分农产品产业的产出将会下降;政策冲击之下中国对澳农产品进出口的不对称增长,将导致中国对澳农产品贸易逆差额的进一步扩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坤 张吉国
本文利用第九版GTAP数据库构建模拟方案,从关税削减的角度研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成对中国宏观经济以及各类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有助于中国GDP和福利水平的增长、贸易条件的改善,受益程度在RCEP各国中排名居中,且随着关税削减幅度的增加,受益越显著;增加了大多数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其中,中国果蔬产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明显,出口额显著增加,而植物纤维等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较弱。此外,研究发现,贸易转移效应并不完全适用于RCEP的多边贸易协定,RCEP使得中国谷物和果蔬产品的进口从其成员转向了非成员。
关键词:
RCEP 农产品贸易 影响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锡林 西凤茹
我国从1996年4月起大幅度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降幅均在30%以上。这表明我国政府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决心。这一举措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关税、非关税壁垒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曹亮 祝文娟 朱小明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WTO关税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产品异质性的角度,分别从中间品和最终品两个层面来研究进口关税削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间品进口关税的削减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最终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深化推进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等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关键词:
关税削减 异质性企业 出口参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励 吴娜妹
文章基于局部均衡理论,利用SMART模型,模拟中澳FTA下不同阶段的关税削减给中国乳制品带来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关税收入以及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澳FTA建立后,随着关税的不断削减,中国将获得较大的贸易效应,其中贸易创造效应比贸易转移效应明显得多。尽管自贸区的建成会降低中国的关税收入,但经济福利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文章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苍峰 王恬
本文首先理论研究了关税减让对企业劳动需求的影响,然后采用中国入世前后1999-2004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美双边关税减让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中美双边关税减让都提高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并且这一正面影响在低技术行业更为明显。由于关税水平能够反映贸易保护的程度,因此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外贸易保护程度加大会减少中国就业,而贸易自由化则会增加中国就业。
关键词:
关税减让 制造业 就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政
美国提出一项出乎意料的零关税计划,据称该计划一旦实施,世界各国都将从中获益。事 实果真如此吗?本文试图分析该计划一旦实施,将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关键词:
零关税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栾昊 杨军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能源模型(GTAP-E),采用递归动态方法,全面分析美国在2020年针对中国和印度等未实施减排限额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碳关税对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宏观经济将造成较显著冲击,将导致中国产品贸易流向、贸易结构和生产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其中,化学橡胶及塑料制品、机器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加工产品等隐含碳含量高且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的部门出口将较大幅度下降,生产遭受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与这些产业部门紧密相关的上游资源产品等部门因需求降低也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他产业部门则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出口和产出将有所增长。虽然美国实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田青
各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在解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存在的原因时,往往只对经济一体化、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三种政策的利弊进行比较,而忽略了对单边削减关税政策利弊的分析和比较。事实上,在贸易创造最好的状况下,单边削减关税政策因可避免经济一体化政策所带来的贸易转移而优于经济一体化政策。那么,各国为什么要选择经济一体化政策而放弃单边削减关税政策呢?该如何确定各国在国际贸易政策选择上的基础、合理性及方向呢?本文在比较这两种政策的利弊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新 黄鹏
本文使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2002~2009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动和进口关税削减对产出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的检验结果表明,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价格贸易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体现为一种结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综合。在结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总体为正的情形下,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才能体现出正的生产率效应。进口关税水平的削减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因为削减进口关税税率所推动的进口贸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来的负的竞争效应要大于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战略,尤其是对我国进行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或者建立自由贸易区都有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婧 毛捷
基于1990—2016年跨国数据,本文构建了税收竞争模型、拓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美国减税对国际税收竞争、双边货物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他国家的宏观税率下降0. 2038%,美国减税具有引发减税竞争的国际示范效应;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贸易伙伴的货物出口额下降3. 90%,货物进口额下降3. 80%,货物贸易总额下降3. 69%,货物净出口额下降5. 12%,美国减税对双边货物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率下降0. 1826%,美国减税将进一步拉大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税负差距,吸引企业和资本回流美国,使得其他国家(地区)面临资本流失、投资降低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