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4)
2023(18447)
2022(15721)
2021(14422)
2020(12316)
2019(27850)
2018(27511)
2017(53092)
2016(29082)
2015(32225)
2014(31820)
2013(31645)
2012(28964)
2011(26045)
2010(25880)
2009(24373)
2008(24553)
2007(21785)
2006(19274)
2005(17355)
作者
(85554)
(71058)
(70835)
(67187)
(45452)
(34172)
(31790)
(27750)
(26989)
(25443)
(24259)
(24016)
(22662)
(22599)
(22229)
(21766)
(21244)
(21173)
(20410)
(20372)
(17907)
(17412)
(17388)
(16260)
(15880)
(15818)
(15796)
(15746)
(14262)
(13936)
学科
(120287)
经济(120107)
(106133)
管理(99618)
(94860)
企业(94860)
方法(55950)
数学(45378)
数学方法(44967)
(39556)
(35845)
业经(35080)
中国(28703)
(27378)
财务(27309)
财务管理(27268)
(27014)
企业财务(25962)
农业(24889)
(23532)
技术(21960)
理论(21957)
(21242)
贸易(21234)
地方(20618)
(20607)
(20580)
(19672)
(19544)
(18448)
机构
学院(421782)
大学(421487)
(171088)
管理(168669)
经济(167631)
理学(145848)
理学院(144305)
管理学(142079)
管理学院(141311)
研究(136513)
中国(104479)
(89083)
科学(84184)
(83710)
(74791)
(68723)
财经(66336)
业大(65406)
(62466)
研究所(62174)
中心(61461)
(60378)
农业(58959)
北京(55716)
经济学(51906)
(50909)
师范(50315)
(49749)
财经大学(49285)
(49055)
基金
项目(283181)
科学(222938)
基金(207232)
研究(203944)
(181305)
国家(179758)
科学基金(154970)
社会(130279)
社会科(123535)
社会科学(123505)
(110444)
基金项目(109937)
自然(101801)
自然科(99429)
自然科学(99402)
自然科学基金(97693)
教育(92934)
(92485)
资助(85142)
编号(81561)
成果(65558)
重点(63107)
(62532)
(60635)
(59212)
创新(56139)
课题(55731)
科研(54284)
(53874)
国家社会(53773)
期刊
(189431)
经济(189431)
研究(123104)
中国(77926)
学报(69538)
(68586)
(67971)
管理(65070)
科学(62153)
大学(52728)
学学(50297)
农业(46493)
教育(40045)
(38256)
金融(38256)
技术(35164)
财经(33817)
业经(32067)
经济研究(29615)
(28903)
(26013)
问题(24841)
技术经济(21616)
(20570)
科技(20319)
现代(19772)
理论(19518)
商业(19247)
财会(18939)
(18408)
共检索到61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有华  
以布莱德和莱维斯的理论为基础,假设广告具有拓展效应和窃取效应,研究企业负债与市场地位对企业广告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资本市场行为影响其产品市场竞争,负债具有竞争策略性;企业负债刺激其广告投入,而竞争对手负债抑制其广告投入;寡头垄断市场,企业初始市场份额抑制其广告投入;广告投入具有行业差异,且非制造业内部差异更大。研究结论拓展布莱德和莱维斯研究的同时,也给企业广告投资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庆君  闵晓莹  
本文利用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通过中介变量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存在直接的刺激效应,同时财政分权又通过地方政府债务这个中介变量对企业杠杆产生影响;第二,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企业杠杆的影响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对非国有企业杠杆具有更加明显的挤出效应;第三,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企业杠杆的影响也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小,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杠杆的挤出效应越明显。这对于揭示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内在动因,为中国供给侧改革、结构性去杠杆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寿福   张云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度量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事前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加强事后的债权人监督功能,继而抑制企业过度负债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并且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抑制过度负债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金融科技影响效应和企业过度负债缓解机制的文献,而且在实践上为利用金融技术进步推动微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龙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过度负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一影响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抑制过度负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过度负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盈利能力、内部治理水平高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奇学  张昊民  
关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究竟是发挥激励效果还是适得其反,目前研究结论还存在分歧。本研究基于竞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从人力资本破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将企业负债和通货膨胀引入到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并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何时起激励效果,何时又起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企业负债水平高时,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负债水平低时,两者正相关;(2)通货膨胀无法直接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能促进企业负债水平的上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冯涛  
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对公司特质风险有直接影响。已有文献均采用"黑箱"范式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且结论不一。文章选取2006年至2015年的深沪A股数据,采用SEM通径分析法,从知情交易、噪声交易和公司治理三个途径,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质风险同时存在刺激效应和抑制效应。刺激效应是指机构持股通过知情交易,扩张私有信息套利,推动公司特质风险上升;而抑制效应则通过公司治理降低噪声交易和私有信息套利,从而抑制特质风险。前者大于后者,总效应表现为机构持股和公司特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市场上的利率管制、价格和数量歧视导致了企业过度负债、逆向选择、寻租等现象,浪费了信贷资源;资本市场的行政管制则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成本,损害投资者利益,弱化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两类市场抑制还直接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些结论基本支持金融抑制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李海霞  梁艺蓝  
基于空间地理和制度环境双重距离维度,选取中国2003—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母子公司距离如何影响企业税收激进。研究发现,母子公司距离对企业税收激进具有抑制效应,而不是激励效应。母子公司距离的增大有利于企业突破生产要素的地域限制,通过合理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降低收益的波动性,有效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从而抑制税收激进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当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媒体关注程度较大或政府补贴程度较高时,母子公司距离对税收激进的抑制效应更为强烈。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母子公司距离能够正向影响组织冗余,进而抑制税收激进。本研究将企业税收激进细化到母子公司个体层面,提供了公司地域多元化经济后果的补充证据,拓展了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研究中的适用性,为上市公司合理税收筹划、提升治理水平、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的宏观战略提供了数据验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洪  容奕华  张迪迪  
已有不少文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在缺乏股权制衡的情况下,拥有超额控制权的大股东的代理问题,但仍鲜有文献系统地研究股权集中程度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文章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经验数据,利用HHI指数反映了第二至第十非控股大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情况,发现大股东之间在控制权上的制衡能够减少企业过度负债政策的采用。通过解释股权制衡对因两权分离而发生的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论证了股权制衡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这一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研究结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伟麟  贺晋  
以2007~2013年A股发行公司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债发行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债的发行可以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无效投资行为;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债具有预算硬约束的特点,其相对于银行贷款能更好发挥债务治理功能,降低企业的无效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公司债能有效改善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当前,企业改革正向纵深推进。然而,资金结构不合理越来越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障碍。截止1994年末,对17个清产核资试点城市的21770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表明,其帐面资产负债率(以下简称负债率)平均为79.36%。对于这样的负债率,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偏高了。何以见得?怎样的负债率才是适度的?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予以回答,并借此确立优化企业资金结构的目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侯新烁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高铁开通与消费规模数据,采用政策时点不同的DID模型,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高铁是否开通以及高铁线路站点数两个代理变量,识别了高铁对城市消费规模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样本进行平均效应识别会表现为刺激效应;但中国城市发展等级差异巨大,分级样本结果表明,仅二线城市呈现对消费的刺激效应,三线和四线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不同城市在高铁网路和城市位序等级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导致它们在获得高铁红利时的"区位"并不相同,未来刺激内需扩张应以高铁网络建设为引领,重塑消费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