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3)
- 2023(10218)
- 2022(8606)
- 2021(7852)
- 2020(6521)
- 2019(14313)
- 2018(13709)
- 2017(26161)
- 2016(14250)
- 2015(15300)
- 2014(14735)
- 2013(14498)
- 2012(13491)
- 2011(12130)
- 2010(11896)
- 2009(10610)
- 2008(10596)
- 2007(9348)
- 2006(8112)
- 2005(6976)
- 学科
- 济(53787)
- 经济(53610)
- 管理(39004)
- 业(38080)
- 企(31465)
- 企业(31465)
- 方法(26117)
- 数学(21652)
- 数学方法(21418)
- 学(15471)
- 财(15267)
- 农(14982)
- 中国(14821)
- 业经(13031)
- 贸(10576)
- 贸易(10572)
- 制(10309)
- 易(10262)
- 农业(9978)
- 务(9465)
- 财务(9454)
- 财务管理(9435)
- 地方(9366)
- 理论(9194)
- 和(9113)
- 技术(9099)
- 企业财务(9074)
- 环境(8347)
- 银(8080)
- 银行(8024)
- 机构
- 大学(204524)
- 学院(200729)
- 济(78836)
- 经济(77222)
- 研究(74735)
- 管理(73026)
- 理学(64547)
- 理学院(63610)
- 管理学(62221)
- 管理学院(61878)
- 中国(53459)
- 科学(51458)
- 农(46832)
- 京(43536)
- 所(39980)
- 业大(38147)
- 农业(37522)
- 研究所(36880)
- 财(35838)
- 中心(32955)
- 江(29530)
- 财经(29254)
- 院(27269)
- 经(26946)
- 北京(26677)
- 范(26422)
- 师范(25942)
- 农业大学(24872)
- 经济学(24631)
- 省(23888)
- 基金
- 项目(147812)
- 科学(116385)
- 基金(111004)
- 家(102647)
- 国家(101853)
- 研究(95018)
- 科学基金(85560)
- 社会(64192)
- 社会科(59855)
- 社会科学(59831)
- 自然(59824)
- 基金项目(59490)
- 自然科(58561)
- 自然科学(58537)
- 自然科学基金(57555)
- 省(56394)
- 划(49747)
- 资助(44437)
- 教育(43082)
- 重点(34065)
- 编号(33764)
- 部(32265)
- 计划(31082)
- 创(30916)
- 发(30559)
- 科研(29874)
- 创新(28883)
- 国家社会(27283)
- 科技(26994)
- 教育部(26704)
共检索到286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良 刘晓晓 莫书亮 张微
本研究采用自由观看任务,给16名孤独症儿童和21名控制组儿童呈现图片材料,利用眼动追踪实验技术,考察社会性刺激材料类型(包括人物、动物和物体)和刺激物的空间大小(近景和远景图片)对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定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定向存在一定损伤,但仍然对动物和人等社会性刺激存在一定偏好。刺激物的空间大小影响到孤独症对刺激物的注意,孤独症儿童对近景和远景刺激在注视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齐亚菲 梁良 莫书亮 王福兴
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自由观看任务向24名孤独症儿童和22名正常发育的儿童呈现图片材料,考察孤独症个体对社会性、限制性兴趣和非限制性兴趣三类刺激的视觉注意模式。结果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个体对社会性刺激存在注意缺陷,但是孤独症个体对限制性兴趣领域内刺激的视觉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类似且存在注意偏好。限制性兴趣刺激在视觉注意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孤独症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与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限制性兴趣 视觉注意 眼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平 苏彦捷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刺激的注意行为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眼睛注视的定向注意和联合注意受损。回溯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如面孔、名字等的注意损伤。然而采用空间注意线索化范式,发现既有证据表明他们能对眼睛注视线索发出注意定向行为,也有相反的证据。孤独症儿童联合注意的缺损主要表现在,不能对他人的社会指向做出反应,也不能主动发出注意分享行为。文章回顾了孤独症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研究,分析了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列举了他们在联合注意缺损上的主要表现,并总结了与其社会性注意相关神经基础的异常。
关键词:
孤独症 眼睛注视 联合注意 社会性注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帅萍 刘理阳 莫书亮
研究探讨了面部表情特征的变化对孤独症儿童面孔情绪表情识别的影响。19名孤独症儿童和21名普通儿童参加实验。实验分别操纵了情绪表情的强度和呈现速度,观察儿童识别不同类型情绪表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情绪表情的识别表现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对快乐表情的识别较快,对高强度的和慢速呈现的面孔情绪识别成绩更好。与普通发展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存在一定的情绪识别困难,并受到面孔刺激呈现特征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刘立辉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沙鹏 王志强
共同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具有基础性、典型性与普遍性。共同注意与儿童的语言、模仿、游戏及社会互动等能力关系密切,积极地对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进行干预对其生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PROQUEST和EBSCO两大数据库,搜索了国外2000-2019年间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文献,从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及干预结果等方面对相关干预研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干预的展开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共同注意 干预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晨
社会交往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有关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的相关研究,并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社会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瑜 张宁 裴涛
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面临着特殊压力情境,国外学者对这一人群的应激应对问题已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开始从积极正向的角度探讨家庭的良好适应和复原力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研究,从孤独症儿童家庭应激水平、应激来源、对应激的调适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对国内相关临床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关键词:
假装理解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抑制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孤独症 行为治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丹 田文雁
目的 关于对自闭症的干预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干预后的自闭症儿童能否回归主流社会[1 ]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闭症的儿童可以回归主流社会呢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和讨论 孤独症儿童是否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不能仅看某单方面的条件 ,要综合考评 ,慎重决定 ,才不致走弯路或给孩子留下不必要的副面影响。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回归主流 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佳琦 王静 荆伟
早期研究证实,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在简单Posner范式中表现出正常的视线线索注意定向行为,但相关脑电研究结果却显示其潜在神经机制异常。此外,引入新变量、选取新指标的近期研究发现,在复杂Posner范式中该群体在行为水平上也表现出障碍。这可能是由于该群体不能理解视线线索所蕴含的社会性意义,以一种加工非社会性信息的补偿机制对其物理方向属性进行加工。面孔加工双通路理论能够为上述补偿机制的形成提供初步的理论解释,对未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源 苏彦捷
在Blair(1996)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威去道德化和泛习俗化两组问题,考察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及其与他们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错误信念理解成绩低于接受性言语匹配的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不同,而在习俗判断上的表现没有差异。结果提示,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解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
关键词:
心理理论 习俗 道德 孤独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心理推测 孤独症病症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