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
2023(311)
2022(299)
2021(270)
2020(277)
2019(567)
2018(511)
2017(728)
2016(559)
2015(600)
2014(572)
2013(620)
2012(617)
2011(588)
2010(596)
2009(507)
2008(524)
2007(414)
2006(348)
2005(316)
作者
(2895)
(2510)
(2487)
(2221)
(1477)
(1267)
(1041)
(992)
(919)
(908)
(897)
(834)
(832)
(818)
(794)
(773)
(736)
(735)
(732)
(724)
(665)
(658)
(649)
(617)
(614)
(596)
(572)
(566)
(565)
(561)
学科
(820)
(718)
贸易(718)
(714)
(604)
经济(603)
动物(584)
水产(583)
(543)
(539)
出口(534)
出口贸易(534)
概况(426)
进出(423)
进出口(423)
进出口贸易(423)
(405)
(379)
(370)
及其(356)
动物学(344)
管理(342)
(337)
小麦(332)
(299)
饲料(288)
方法(275)
其他(273)
数学(273)
(261)
机构
学院(7676)
大学(7196)
(6012)
农业(5120)
研究(4742)
科学(4657)
(3520)
业大(3466)
研究所(3387)
(3277)
农业大学(2953)
(2886)
实验(2844)
实验室(2767)
(2697)
重点(2635)
中国(2560)
科学院(2238)
技术(2079)
中心(1876)
(1770)
(1745)
农业科学(1681)
生物(1573)
(1507)
科技(1481)
(1401)
(1386)
国家(1367)
科学研究(1340)
基金
项目(6420)
(4841)
国家(4795)
科学(4073)
基金(3952)
(3376)
科学基金(3109)
自然(2965)
自然科(2903)
自然科学(2902)
科技(2888)
自然科学基金(2845)
(2763)
计划(2554)
(2499)
研究(2253)
专项(2187)
(2168)
农业(2134)
基金项目(2014)
技术(1847)
资助(1768)
重点(1709)
(1517)
科研(1509)
(1492)
创新(1458)
产业(1226)
(1213)
(1113)
期刊
(5561)
学报(5297)
农业(3883)
科学(3433)
大学(3064)
学学(3044)
(2546)
中国(2197)
业大(1956)
农业大学(1671)
中国农业(1316)
(1060)
林业(1013)
自然(972)
农业科学(946)
自然科(941)
自然科学(941)
农学(909)
华北(909)
西南(813)
研究(808)
(760)
经济(760)
(700)
国际(697)
农林(689)
(689)
科技(684)
水产(669)
(663)
共检索到1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朱延林  赵蓬晖  马永涛  晏增  
豫刺饲1号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cm左右,最长可达72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片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良好的饲料型刺槐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1号’是刺槐K5的变异品种。该品种速生、侧枝少、托叶刺细短、小叶长、百叶干质量大,叶片单宁含量0.95%;易扦插和嫁接繁殖,造林技术简单,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中豫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创新杨。5年生平均胸径18.2 cm,平均树高14.8 m,单株材积0.142 8 m3,分别超出对照108杨16.7%,22.5%和26.6%。速生,抗天牛,树主干通直,冠幅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3号’是刺槐K1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托叶刺长(14.55 mm),复叶长且下垂(28.8 cm),小叶披针形,叶片单宁含量低(0.69%)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2号是刺槐K3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主干直、茎节长、托叶刺细短(6.59 mm)、小叶枚数少(13-17枚)及叶片薄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晋饲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张效梅研究员最新选育的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0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宁夏枸杞单株选优。特征特性:生长快,发枝多,枝条节间长,叶片宽大肥厚,起始结果节位低,每节花果数多,果实圆柱形,鲜果纵径1.68cm、横径0.97cm,果肉厚度0.114cm,种子占鲜果重的5%;根茎粗5.40m、树高1.59m、树冠直径1.70m、发枝数210。按商业标准分级,测定结果:特级果占83.8%,甲级果占9.7%,乙级果占4.3%,丙级果仅占2.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淑文  杨立军  王天茂  朴基正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树干通直,抗天牛,耐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业洲  杜超群  徐向阳  胡兴宜  张亚东  许秀环  黄国伟  方联群  
‘鄂杉1号’是在杉木变异类型罗田垂枝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干形通直圆满、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水湿等特点,其区别于其他杉木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树冠窄小、枝条短细、老枝下垂并自然脱落。可采用根蘖、嫁接、扦插等方式繁殖,能在杉木适生区广泛栽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5003。品种来源:Ta1C7不育株×(豫麦25×郸选912)。特征特性:弱春性,熟期适中,耐寒性较强,茎秆坚韧抗倒。纺缍大穗,结实性强。中抗条锈、叶锈、叶枯,中感白粉、纹枯病,综合抗(耐)性较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年的检验报告表明:金丰3号自然风干的种子含水量11.4%,容重790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会杰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王春芳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茹广欣  朱延林  
‘豫刺槐1号’是从刺槐自然群体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主干通直圆满,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在西北、华北低山丘陵地区均可栽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李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