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
2023(607)
2022(548)
2021(539)
2020(538)
2019(1256)
2018(1285)
2017(2494)
2016(1446)
2015(1596)
2014(1439)
2013(1434)
2012(1304)
2011(1216)
2010(1216)
2009(1069)
2008(1065)
2007(1007)
2006(877)
2005(702)
作者
(5569)
(4726)
(4650)
(4332)
(2865)
(2258)
(2025)
(1835)
(1754)
(1685)
(1665)
(1575)
(1540)
(1498)
(1488)
(1476)
(1393)
(1332)
(1324)
(1314)
(1294)
(1171)
(1162)
(1157)
(1110)
(1093)
(1056)
(1039)
(1033)
(1010)
学科
(2815)
经济(2815)
(2730)
(2584)
(2582)
森林(2582)
(1613)
地方(1579)
(1527)
贸易(1527)
(1515)
(1475)
生态(1409)
电子(1286)
网上(1269)
网上贸易(1269)
管理(1253)
农业(1092)
生态学(1020)
方法(873)
数学(814)
环境(797)
数学方法(786)
土壤(777)
(777)
(691)
企业(691)
地方经济(649)
森林土壤(615)
业经(603)
机构
学院(17734)
大学(17224)
研究(8796)
(8767)
科学(7953)
业大(7311)
农业(6629)
(5785)
林业(5769)
中国(5708)
研究所(5533)
(5354)
管理(4982)
(4657)
(4571)
(4497)
经济(4468)
农业大学(4451)
(4130)
理学(4116)
理学院(4062)
实验(3983)
管理学(3882)
管理学院(3866)
实验室(3772)
中心(3728)
(3684)
重点(3576)
(3387)
北京(3375)
基金
项目(14786)
(10249)
国家(10174)
科学(10077)
基金(9404)
研究(7720)
科学基金(7198)
(7190)
自然(5984)
自然科(5800)
自然科学(5799)
自然科学基金(5702)
(5510)
基金项目(5243)
科技(5132)
计划(4511)
资助(4059)
专项(3654)
重点(3601)
(3487)
(3479)
科研(3377)
社会(3336)
社会科(3087)
社会科学(3083)
教育(2932)
技术(2686)
(2654)
(2640)
编号(2632)
期刊
学报(8938)
(7656)
大学(6361)
林业(6326)
学学(6310)
科学(6224)
(5617)
经济(5617)
农业(4943)
中国(3536)
研究(3318)
业大(3221)
(2877)
业经(2379)
科技(2092)
(1978)
农业大学(1866)
科技大(1866)
科技大学(1866)
(1787)
自然(1610)
农林(1389)
北京(1389)
(1389)
中国农业(1381)
林业大学(1355)
自然科(1315)
自然科学(1315)
资源(1215)
(1101)
共检索到2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2号是刺槐K3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主干直、茎节长、托叶刺细短(6.59 mm)、小叶枚数少(13-17枚)及叶片薄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3号’是刺槐K1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托叶刺长(14.55 mm),复叶长且下垂(28.8 cm),小叶披针形,叶片单宁含量低(0.69%)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1号’是刺槐K5的变异品种。该品种速生、侧枝少、托叶刺细短、小叶长、百叶干质量大,叶片单宁含量0.95%;易扦插和嫁接繁殖,造林技术简单,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朱延林  赵蓬晖  马永涛  晏增  
豫刺饲1号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cm左右,最长可达72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片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良好的饲料型刺槐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延昌  张秀省  黄勇  杨重军  于守超  苗中芹  
‘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树体大,树冠圆形;花淡堇紫色,花期较长,开花繁密,新奇美丽;生长快,寿命长,抗病能力强,是当前乔木树种中极少见的夏季红花系列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颖  王广鹏  张树航  刘庆香  李海山  
‘明丰2号’是以‘燕明’为母本、‘燕山早丰’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丰产性强,栗红蜘蛛危害抗性强,坚果单粒质量9.38 g,可溶性糖18.5%,淀粉51.5%,蛋白质5.05%,9月28日左右成熟,是适宜中国北方山地、丘陵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福  付贵生  姜鹏  张金旺  包双喜  阿茹娜  
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7年生林分平均材积比对照提高60.9%。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特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周文新  杨友才  刘唐兴  屠乃美  
湘农白糯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1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N02作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2001-2005年在各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株高(210 cm左右)适中、早熟(自出苗至鲜穗采收只需80~85 d)、产量(平均鲜穗产量10 800 kg/hm2)较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凤珍  
京抗2号是在广泛搜集抗源材料及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的基础上,用具有目标性状的材料,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进行抗病基因转育,达到基因重组。从各杂交、回交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多代抗病鉴定筛选及经济性状选择,选育出既抗病又优质的亲本材料。通过配合力选择,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鉴定,最终获得优质、抗病的西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抗病性强,兼抗枯萎病及炭疽病,果实美观,品质优良,果皮坚韧,耐运输,且具丰产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佩  童文  杨晓  黄璐琳  胡尚钦  
为了建立红花新品种‘川红花2号’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方法,对12份‘川红花2号’样品和不同原产地红花材料进行色谱分离,所得图谱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处理。结果表明,‘川红花2号’样品间相似度好,均大于0.95,不同原产地红花材料与川红花2号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低,小于0.93。因此,‘川红花2号’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其内在品质,可用于该新品种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只有采用固定的红花品种、固定产地、固定采收期的样品建立的品种专属指纹图谱,才能达到相似度0.95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李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玲  胡建军  李淑梅  赵自成  韩一凡  
中怀2号杨,雌株,属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以50号杨为母本,帝国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经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抗光肩星天牛、速生性和抗寒性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种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周文新  刘雄伦  刘唐兴  易镇邪  黄璜  
湘彩糯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3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Z01作父本于2001年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2―2007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植株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湘彩糯玉2号平均株高190 cm,穗位高约82 cm,在长沙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约需85 d,鲜穗平均产量(去苞叶)10 8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67 500~75 000株/hm2.该品种2008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杰  罗坤  栾生  王清印  张庆文  张天时  孟宪红  王伟继  阮晓红  
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即抗98"2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南海群体、乳山湾群体、青岛沿岸群体及海州湾群体4个自然群体,采用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对虾育种的基础群体。设计并建立了中国对虾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的目标性状为生长速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及养殖存活率。结果显示,养殖170 d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为0.22,抗WSSV存活时间的遗传力为0.14,存活率的遗传力为0.03。采用BLUP法估算个体育种值,通过百分比加权的形式,分别赋予生长速度、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加权值为80%、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廖江林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