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8)
2023(8768)
2022(7945)
2021(7593)
2020(6352)
2019(14847)
2018(14938)
2017(28620)
2016(15928)
2015(17891)
2014(17851)
2013(17703)
2012(16109)
2011(14412)
2010(14106)
2009(12716)
2008(12120)
2007(10291)
2006(8727)
2005(7347)
作者
(47589)
(39206)
(38990)
(36893)
(25014)
(18945)
(17656)
(15656)
(14933)
(13943)
(13509)
(13001)
(12405)
(12246)
(12219)
(12071)
(11928)
(11694)
(11217)
(10981)
(9942)
(9541)
(9526)
(8799)
(8797)
(8791)
(8740)
(8593)
(7924)
(7916)
学科
(57969)
经济(57905)
管理(43425)
(41013)
(34760)
企业(34760)
方法(29475)
数学(25474)
数学方法(25185)
(15907)
(14927)
中国(13951)
(13730)
业经(12887)
地方(12010)
理论(10495)
(10277)
农业(10036)
(9965)
贸易(9961)
技术(9701)
环境(9669)
(9654)
(9182)
财务(9125)
财务管理(9111)
(8905)
教育(8654)
企业财务(8632)
(8373)
机构
大学(222806)
学院(220247)
管理(89189)
(78688)
理学(78595)
理学院(77665)
经济(76816)
管理学(76198)
管理学院(75837)
研究(72577)
科学(50655)
中国(50554)
(47465)
(40918)
业大(38702)
(37267)
研究所(34675)
(34110)
农业(32483)
中心(32205)
(30155)
北京(29495)
(28944)
师范(28583)
财经(28375)
(26473)
(25860)
技术(25333)
(25102)
师范大学(23146)
基金
项目(161648)
科学(125346)
基金(116319)
研究(113943)
(102592)
国家(101756)
科学基金(86784)
社会(68220)
(64510)
社会科(64476)
社会科学(64458)
基金项目(63124)
自然(59862)
自然科(58436)
自然科学(58415)
自然科学基金(57338)
(54366)
教育(51993)
资助(47939)
编号(46528)
成果(37127)
重点(35955)
(34339)
(33795)
(33743)
课题(31878)
科研(31529)
创新(31431)
计划(31230)
大学(29776)
期刊
(81483)
经济(81483)
研究(59892)
学报(42633)
中国(37101)
(37046)
科学(36992)
管理(31195)
大学(30973)
学学(29364)
农业(26446)
教育(24089)
(23858)
技术(18387)
业经(13853)
(13844)
金融(13844)
图书(13181)
(12894)
财经(12644)
科技(12492)
经济研究(12443)
业大(12098)
理论(11620)
(11262)
实践(11019)
(11019)
问题(10582)
林业(10579)
(10528)
共检索到30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陈辉  郭军战  胡景江  
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刺槐幼苗进行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菌根中菌丝和丛枝细胞膜均有酶反应,丛枝顶端细胞膜酶反应更为强烈,同时诱导宿主细胞膜产生酶反应,对照的菌根细胞内入侵菌丝和根细胞间隙中的菌丝无酶反应。酸性磷酸酶能充分发挥水解大分子磷酸盐颗粒及降解丛枝中其它物质的作用,从而通过丛枝-宿主质膜界面供给宿主磷分、水分等营养物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辉  许忠祥  陈晖  韩素芬  
为揭示虎头兰与共生的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定位研究了虎头兰菌根中入侵的菌丝被消化过程的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cPase反应出现在虎头兰菌根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和膜系统上.在菌根真菌侵入虎头兰根部细胞,入侵菌丝被溶酶体包围并消解,直到被消解成空腔或彻底解体,最后溶酶体也随之消失的过程中,虎头兰细胞内的细胞壁、胞间隙、细胞膜、胞间连丝等处AcPase的活性呈现由高到低,最后完全消失的变化;在溶酶体和菌丝细胞上AcPase的活性则表现出由低到高,然后又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被菌丝侵入的虎头兰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细胞壁严重扭曲变形,线粒体、叶绿体及大量小液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邢  张亮  林勇明  吴承祯  谢安强  陈灿  李键  洪滔  
为探究解磷细菌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以解无机磷细菌P7、P19和解有机磷细菌YP17为解磷菌剂,以巨尾桉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4种森林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1×106cfu·m L-1(低)、0.5×107cfu·m L-1(中)、1×107cfu·m L-1(高)3个菌浓度处理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混菌处理(P7YP17、P7P19YP17、P19YP17)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总体优于单菌(P7、P19、YP17);高浓度和中浓度处理酶的土壤酸性磷酸活性高于低浓度处理.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宇  张海伟  徐芳森  
酸性磷酸酶是植物体和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水解酶,其活性高低与植物体和土壤中的磷素丰缺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低磷胁迫能够诱导植物体内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并且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能够促进有机磷的水解,因此,研究植物酸性磷酸酶及其在磷胁迫条件时诱导分泌的机理对于植物磷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挖掘土壤有机磷资源、缓解世界磷矿资源短缺矛盾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根系分泌机理以及酸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磷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森  于倩  郑先虎  于彬彬  张晓峰  曹顶臣  匡友谊  鲁翠云  李超  孙效文  
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各组织中,对磷酸单酯键具有水解活性,是机体生长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和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酶。以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为材料,用992对微卫星(SSR)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肠组织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QTL检测显示:5个QTL区间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其中3个QTL为99%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2(CA2049-CA2371)、LG25(HLJ2941-HLJ3946)和LG28(CA2263-HLJ2873),另外两个QTL区间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位于LG14(HLJ32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霞  刘茹  刘友明  陈加平  熊善柏  
以草鱼、鮰鱼、鳝鱼为原料,从3种淡水鱼肌肉中提取酸性磷酸酶(ACP),对粗酶液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鱼、鮰鱼和鳝鱼肌肉中ACP适宜反应pH值分别为5.0、5.8和5.6,适宜反应温度分别为60、37、43℃;草鱼、鳝鱼肌肉中ACP在pH值为5~9条件下较稳定,鮰鱼肌肉ACP在pH值为5~8条件下较稳定;Na+、K+、Mg2+对酶活性影响不大,而Zn2+对ACP有激活作用,Cu2+、Ca2+、Hg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半胱氨酸、磷酸钠、焦磷酸钠对鱼肉ACP酶活性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运阔  朱美英  廖敏  赵小敏  
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旱地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外添不同含量单一重金属Pb在不同培养时间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b含量低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Pb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当Pb含量高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Pb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且Pb含量越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越低.Pb含量为200 mg.kg-1时酸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因此200 mg.kg-1可作为酸性磷酸酶活性转变的Pb表征临界浓度.此外,培养20 d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培养20 d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第20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建梅  张士璀  王勇军  
文昌鱼代表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关于文昌鱼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的分布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首次报道ACP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文昌鱼表皮、消化道(包括肠和肝盲囊)、生殖腺和神经系统中具有极强的ACP活性,内柱细胞顶部具有较强的ACP活性,围鳃腔上皮和鳃上皮细胞中也具有一定的ACP活性。文昌鱼体内ACP的主要功能可能与细胞内消化和免疫活动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渊  李喜焕  张彩英  
分析不同磷处理下的大豆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利用率间的相关性,提供能够快速准确筛选磷高效利用大豆基因型的生化指标;在3种不同磷处理水平下,测定并比较12个大豆品种的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植株磷利用率;检测2μmol/L磷处理下的159份大豆品种的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2μmol/L磷处理下,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利用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r0.0 5),并从供试171份材料中筛选出6个磷高效大豆基因型;低磷条件下,大豆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的重要生化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钰容  周志春  廖国华  金国庆  陈跃  
设计3种磷水平的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马尾松5个不同种源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和分泌性APase活性以进一步阐明造成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反应差异的适应机制及与磷效率等关系。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会刺激马尾松根系APase向根际的分泌,其中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种源根系分泌性APase活性较强,浙江淳安、江西崇义种源较低,仅为福建武平种源的5 0 %左右。在磷饥饿的诱导下,生长高峰期马尾松种源根系和针叶的APase活性显著提高,表现出与磷素水平的负相关,根系的APase活性在总体上高于针叶。统计分析发现,低磷水平下马尾松不同种源根系和针叶APase的活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2种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睿  安建平  由春香  王小非  郝玉金  
【目的】克隆苹果紫色酸性磷酸酶相关基因MdPAP10,研究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低磷响应,并进一步研究MdPAP10在低磷条件下的功能,为深入研究MdPAP10在果树中参与紫色酸性磷酸酶分泌和影响磷吸收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嘎啦’苹果(Malus×domestica‘Royal Gala’)为试材,利用同源序列比对和PCR技术,克隆苹果紫色酸性磷酸酶相关基因MdPAP10。通过NCBI分析MdPAP10的蛋白质结构并获得白梨、桃和草莓等10个物种的PAP10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0构建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廷速  李松  张金莲  覃晓娟  刘红坚  谭裕模  袁照年  李杨瑞  
研究菌根对甘蔗的侵染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丛枝菌根球囊霉菌株Glomus sp1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其对侵染甘蔗根系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lomus sp1能很好的侵染甘蔗根系,根系有明显的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泡囊和孢子;菌根能促进植株生长,表现在植株高度、叶长、绿叶数和茎径都比对照有明显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梁坤南  马华明  陈羽  林明平  
以桃棕哥斯达黎加San Carlos种源及14152号家系幼苗为宿主,开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苏格兰球囊霉和木薯球囊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丛枝菌根真菌均可在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上形成感染,感染率26.7%~50.0%,感染指数13.3~37.5。尽管形成了菌根感染,但接种后7个月时,对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菌根接种对14152号家系根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接种处理下,14152号家系幼苗根系生物量和主根长分别比不接种(对照)提高了8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能够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为宿主植物带来多种正向效应,包括提高植物抗逆性,尤其是在协助植物抵抗病菌的入侵方面。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学术总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新进展及AM真菌与其他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提高寄主植物营养状况、激活根系周围养分、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并就AM真菌群落的抗病功能、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复合下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做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坤  田帅  唐明  
对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树龄刺槐林的2个土层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树龄刺槐林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为0~20cm土层高于20~40cm土层。上下土层菌根侵染率和20~40cm土层的孢子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而0~20cm土层的孢子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大在出现2次高峰后逐渐降低,最高菌根侵染率和最大孢子密度分别出现在树龄21年和26年。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脲酶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碱解氮、速效磷、碱性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总球囊霉素、易提取球囊霉素与有机碳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碱性磷酸酶是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