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5)
2023(8772)
2022(7396)
2021(6538)
2020(5196)
2019(11700)
2018(11558)
2017(21857)
2016(11889)
2015(13301)
2014(13421)
2013(13279)
2012(12682)
2011(11683)
2010(12036)
2009(11337)
2008(11329)
2007(10389)
2006(9480)
2005(9174)
作者
(35036)
(29389)
(29181)
(27625)
(18742)
(13976)
(13178)
(11224)
(11151)
(10660)
(10192)
(9806)
(9701)
(9474)
(9360)
(8982)
(8702)
(8537)
(8447)
(8446)
(7649)
(7270)
(7056)
(6751)
(6745)
(6625)
(6580)
(6565)
(5932)
(5760)
学科
(54417)
经济(54328)
管理(38150)
(35728)
(28019)
企业(28019)
中国(19091)
地方(17995)
(16207)
(15634)
业经(14856)
(14265)
方法(13545)
(11794)
银行(11781)
(11601)
金融(11599)
(11465)
数学(10976)
农业(10883)
数学方法(10878)
(10639)
(10328)
地方经济(10041)
环境(9998)
(9216)
贸易(9204)
技术(9035)
(8966)
(8845)
机构
学院(174770)
大学(171982)
(74741)
经济(73079)
研究(65079)
管理(62744)
理学(51879)
理学院(51249)
中国(50664)
管理学(50564)
管理学院(50224)
(38462)
(37867)
科学(36963)
(33146)
(29298)
研究所(29195)
中心(29097)
(28462)
财经(28374)
(25421)
北京(24574)
(24057)
师范(23827)
(23525)
(23355)
经济学(22869)
业大(22682)
(21896)
农业(21578)
基金
项目(106847)
科学(84492)
研究(82611)
基金(75516)
(64528)
国家(63906)
科学基金(54737)
社会(53397)
社会科(50620)
社会科学(50613)
(43461)
基金项目(39253)
教育(37249)
(35615)
编号(33794)
自然(32178)
自然科(31367)
自然科学(31361)
自然科学基金(30785)
资助(30239)
(29184)
成果(28845)
(25660)
课题(25092)
重点(24556)
发展(23980)
(23563)
(23549)
(22776)
国家社会(21977)
期刊
(97522)
经济(97522)
研究(59957)
中国(44988)
(30300)
(29086)
管理(26925)
学报(23875)
科学(23463)
教育(22784)
(22067)
金融(22067)
农业(19414)
大学(19040)
学学(17777)
业经(17227)
技术(15667)
经济研究(14986)
财经(14647)
(12603)
问题(12409)
(9540)
(9413)
世界(8945)
改革(8806)
(8806)
国际(8482)
现代(8436)
商业(8320)
科技(8290)
共检索到29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晓辉  吕心泉  沈爱光  史守春  郑良平  
利用澄清的刺梨原汁,经加糖分段控温发酵,发酵菌种系从果皮上分离筛选的两株酵母 Sp91—01—18和91—01—2,得到酒精含量为11.4%,残糖0.23%的发酵液.再经陈酿过程的酯化、氧化及澄清等作用和处理,使酒质清晰、色泽晶莹、口感良好、风味独特.酒中 SOD 酶活性高达600U/ml,并含有7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维生素 C 的含量高达420.2mg/100m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霄英  
为提高黑米的综合利用率 ,选用黑米为原料 ,研制出一种黑米发酵饮料 .在研制过程中 ,总结出黑米发酵饮料的工艺流程 ,确定添加淀粉酶 ,发酵温度为 2 8℃ ,最佳发酵时间为 2 4h,搅碎及离心时间分别为 8,10 m in,料水比 1∶ 3,糖度 8% ,酸度 2 % ,使用 0 .2 5 % (琼脂 +黄原胶 )作稳定剂 ,可获得风味较佳、色泽较好的黑米发酵饮料 .同时建立了黑米发酵饮料的 HACCP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丹  王轶  赵春霞  陈金国  程薇  郭鹏  崔宗均  
将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的杏鲍菇菌糠与土壤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制作水稻育秧基质,分析不同配比的水稻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水稻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性状和营养吸收情况等。结果表明添加高温发酵腐熟的杏鲍菇菌糠对育秧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具有改善作用,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少,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逐渐增加。水稻秧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秧苗地上部百株干重、根的百株干重、根系活力和水稻秧苗的氮、磷、钾含量水平均优于100%土壤和100%菌糠,其中V(土壤)∶V(菌糠)为20%∶80%的基质配比更有利于水稻壮秧、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诗  林芝  余豪闯  罗宗志  庄益芬  
为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设置6个青贮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添加绿汁发酵液组、添加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复合1)组、添加木聚糖酶组以及添加木聚糖酶+绿汁发酵液(复合2)组。室温条件下贮存60d后开封,对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升高;木聚糖酶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绿汁发酵液组的pH、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干物质回收率和可溶性碳水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剑芳  黄明勇  路福平  高文远  
为优化山茱萸发酵酒的制备工艺,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山茱萸干果浸泡后压榨物的水解酶种类与用量,以及果汁发酵工艺中活性干酵母种类、蔗糖添加方式、化学降酸剂类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蔗糖、酵母及酒石酸钾的最佳用量;再由单因素试验选取用于后发酵液的澄清剂种类及用量。山茱萸发酵酒最佳制备工艺为:压榨物用3.0mL/L戊聚糖复合酶L水解;过滤得到的果汁经1.0g/L碳酸钾+10.0g/L酒石酸钾降酸后用0.50g/L活性干酵母VL3发酵,48h后加100.0g/L蔗糖继续发酵至CO2达失重平衡;分离得到的酒液经后发酵15d后用2.00g/L精制果胶酶进行澄清。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条件具有可重复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启平  
文章针对发酵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基础上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木薯酒精间歇发酵的工艺,采用基于镇江达森发酵设备有限公司的DS-Y型液体发酵罐搭建了木薯酒精发酵过程控制的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的SIMATIC PLC-400及组态软件WinCC研制而成。用此优化工艺进行实验,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宝善  田晓菊  陈锦屏  姜烛  胡海霞  
【目的】研究石榴酒发酵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参数。【方法】以甜石榴和酸石榴为材料,压榨取汁后,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序,发酵石榴酒。【结果】酸石榴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甜石榴汁相近,总酸含量是甜石榴汁的8倍多;葡萄酒酵母BM45为石榴酒发酵的适宜菌株;主发酵适宜温度为25℃,时间以5 d为宜,发酵温度越高,发酵期越短,酒度越低,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越高;SO2添加量以40 mg/L为宜;酸石榴汁发酵酒的酒度和乙酸乙酯含量均明显低于甜石榴汁发酵酒,为不完全发酵;与石榴汁不带籽发酵相比,带籽发酵的主发酵期长,出酒率低,发酵酒的单宁和色度高,颜色深;用带1/3果皮压榨石榴汁发酵的酒质量优于不带皮和带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宝善  陈锦屏  杨莉  阎亚岚  
研究了提高红枣发酵酒的质量的主要工艺和参数。结果表明 ,用烘干枣、鲜枣发酵的酒质量相近 ,但红枣过度烘干可抑制正常发酵 ,枣酒质量下降 ;红枣汁采用酶解提取法 ,则还原糖含量比加热提取法的高 ,但用酶解提取的红枣汁经主发酵后酒中甲醇含量增加 ,用酶解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红枣汁更适于枣酒的发酵 ;用红枣真空浓缩汁发酵较在提取汁中直接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的发酵效果好 ;葡萄酒酵母菌适于红枣酒的发酵 ,接种量 3%为宜 ;SO2 适宜添加量为 4 0mg·L-1,过多延长主发酵期 ,过少使酒中酸度增加 ,杂菌滋生 ;主发酵温度 2 1~ 2 5℃为宜 ;陈酿可提高红枣酒质量 ,用橡木桶盛酒效果最好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疏雨  杜双田  张园园  徐鸿雁  孟胜楠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宝善  陈锦屏  杨莉  阎亚岚  
 研究了红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鲜枣和干枣发酵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相近,用半焦枣发酵时的杂醇油含量较高;酶解提汁可促进红枣酒甲醇的生成,热水提汁可促进杂醇油的生成;用红枣浓缩汁发酵,杂醇油含量较在清汁中添加蔗糖和葡萄糖发酵液时低;用葡萄酒酵母菌发酵红枣汁效果较好,生成的甲醇和杂醇油少;主发酵温度越高,甲醇和杂醇油生成量越多;陈酿降低了红枣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用橡木桶贮酒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希娟  党斌  耿贵工  刘玉皎  
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蚕豆蛋白酶解的优化工艺为:蚕豆蛋白质量浓度32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U/g,pH9.5,在此条件下酶解2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2)以蚕豆酶解液为原料制备多肽酒的发酵工艺为:加糖量200g/L,酵母接种量0.2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蚕豆多肽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6%;发酵结束后添加柠檬酸1.5g/L,白砂糖70g/L,环糊精6g/L时,产品风味较好,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苦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张强  傅虹飞  贲浩  
【目的】筛选猕猴桃果酒发酵优势菌株,优化果酒发酵工艺。【方法】以猕猴桃果皮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和筛选获得适合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为指标,系统分析了酵母接种量、初始SO2质量浓度、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5个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猕猴桃果酒发酵的数学模型。【结果】筛选获得2株酵母菌株1-21和1-31,菌株1-21发酵活力强,发酵得到果酒的VC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主发酵菌株;菌株1-31发酵得到的果酒香气独特,香气组分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志敬  吴征敏  葛影影  兰瑞霞  凡超杰  刘娟  吴浩浩  尹福泉  
为了解不同发酵时间对凤梨(Ananas comosus)渣青贮品质的影响,进而在华南地区合理利用凤梨渣。本研究选择含水量为65%~70%的新鲜凤梨渣,填充于2.0 L的密封塑料青贮容器,压实、封紧容器盖后于避光处室温保存,分别于1、2、3、4、5周时取样测定常规养分含量并计算相对饲喂价值。结果表明,青贮凤梨渣的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 0.05);青贮凤梨渣粗纤维(crude fiber, CF)、粗蛋白(curde protein, CP)、粗灰分(Ash)、Ca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新鲜凤梨渣(P 0.05);第4周的CP含量显著高于第1、2周(P 0.05),第4周Ca的含量最高(P 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 DMI)、可消化干物质含量(digestible dry matter, 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均呈增加趋势,发酵3、4和5周的DMI和RFV差异不显著(P> 0.05),但均显著高于前两周(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  夏延斌  
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芹菜汁制备发酵母液,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3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碳、氮源种类及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3种菌在芹菜汁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较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母液的起始pH 6.5,发酵母液中添加乳糖与酵母膏的质量比5∶1,培养温度30℃,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按三角瓶液态培养的纯菌种体积比2∶2∶1,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78×108cfu/mL,酵母菌活菌数可达1.22×108cfu/m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晓  俞俊竹  周文亚  许引虎  
葡萄皮上天然存在着非酿酒酵母属酵母(non-Saccharomyces),主要在葡萄酒浸渍和发酵初期发挥作用,近年来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葡萄酒发酵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酒精发酵中具有较弱的发酵力,可将还原糖转化为乙醇及其他代谢副产物,是生产复杂风味和低酒度葡萄酒的潜在优良酵母。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菌种在葡萄酒发酵应用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选择具有一定特征的优良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应用于发酵中,可以提高葡萄酒的特色化品质。本研究在总结商业化非酿酒酵母属酵母的种类、酿造特点和应用方式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对葡萄酒颜色、香气、口感和安全健康4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代谢机理和研究热点:具有高产酸、多糖、胞外丙酮酸及低吸附性等特性的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可通过不同代谢机理促进葡萄酒颜色的稳定;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通过低产乙醇、乙醛、降低挥发性酚类,高产乙酸乙酯、乙酸酯类化合物、乙酯类化合物、高级醇、与萜烯或硫醇释放相关的酶类等途径促进葡萄酒果味香气的提升,增加香气复杂性;非酿酒酵母属酵母通过高产甘油、多糖和乳酸,降解苹果酸等方式调节葡萄酒的口感特征;非酿酒酵母属酵母作为生物防治剂可以降低葡萄酒酿造中二氧化硫的用量,通过代谢降解作用减少有毒化合物,提升葡萄酒的安全质量。本文进一步解析了非酿酒酵母属酵母的基因组和微卫星位点分析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非酿酒酵母属酵母葡萄酒发酵应用研究的主要接种策略,提出了未来研究仍需关注的热点方向,为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葡萄酒酒精发酵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