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2)
2023(9505)
2022(8076)
2021(7193)
2020(5716)
2019(12908)
2018(12742)
2017(23773)
2016(13005)
2015(14610)
2014(14734)
2013(14557)
2012(13781)
2011(12723)
2010(13090)
2009(12354)
2008(12254)
2007(11244)
2006(10327)
2005(9964)
作者
(40215)
(33487)
(33330)
(31587)
(21403)
(16054)
(15029)
(12911)
(12698)
(12091)
(11605)
(11290)
(11226)
(11018)
(10799)
(10405)
(10037)
(9714)
(9710)
(9663)
(8763)
(8345)
(8174)
(7690)
(7666)
(7590)
(7559)
(7509)
(6852)
(6614)
学科
(57191)
经济(57101)
管理(41141)
(37824)
(30074)
企业(30074)
中国(19953)
地方(18473)
(17156)
(16308)
业经(15509)
方法(15061)
(14863)
(12707)
银行(12687)
(12347)
金融(12344)
(12316)
数学(12101)
数学方法(11968)
农业(11536)
(11365)
(11002)
环境(10966)
(10702)
地方经济(10225)
技术(9834)
(9441)
贸易(9428)
(9056)
机构
学院(191993)
大学(189932)
(78905)
经济(77059)
研究(73111)
管理(68185)
中国(56847)
理学(56404)
理学院(55720)
管理学(54821)
管理学院(54466)
科学(43960)
(42216)
(40225)
(38283)
(34384)
研究所(34116)
中心(32627)
(32604)
财经(29752)
北京(27367)
业大(27237)
(26786)
农业(26739)
(26648)
(26149)
(25924)
师范(25754)
(25183)
经济学(23764)
基金
项目(120327)
科学(94209)
研究(89922)
基金(84761)
(74119)
国家(73435)
科学基金(61966)
社会(56847)
社会科(53882)
社会科学(53875)
(48976)
基金项目(43994)
(40835)
教育(40403)
自然(38157)
自然科(37184)
自然科学(37172)
自然科学基金(36476)
编号(36238)
资助(34579)
(31997)
成果(30712)
重点(28045)
(27065)
课题(27056)
(26059)
发展(25633)
(25523)
(25169)
创新(24018)
期刊
(101853)
经济(101853)
研究(63235)
中国(49113)
(33192)
(31643)
学报(29875)
管理(29310)
科学(27998)
教育(23849)
(23293)
金融(23293)
大学(22821)
农业(22456)
学学(21368)
技术(17950)
业经(17742)
经济研究(15485)
财经(15185)
(13060)
问题(12827)
(11429)
(9640)
科技(9420)
世界(9256)
现代(9121)
技术经济(9036)
改革(8984)
(8984)
(8941)
共检索到31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王印庚  薛太山  邹安革  廖梅杰  张正  朱建新  陈贵平  麦康森  张文兵  
将海带粉、扇贝边粉、豆粕、虾粉、马尾藻粉按照40∶18∶20∶7∶15的配比混合,经浸泡、研磨等预处理后,加入0.25%~0.5%的水产诱食酵母,发酵72h。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过发酵处理后,饲料中的大分子蛋白发生降解。按照刺参体重3%的投喂量进行为期50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生长明显优于普通饲料组(未发酵饲料),可见发酵饲料能够更好地满足刺参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凤军  廖梅杰  王印庚  李彬  秦蕾  王治平  范瑞用  刘毅  
为探究发酵饲料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中的效果,本研究测定了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苗种能量收支、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一个倒池周期内投喂发酵和未发酵饲料养殖单元池水的重要水质指标差异。结果表明,50 d的养殖实验周期内,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苗种的存活率(SR)为(91.51±0.74)%,显著高于未发酵饲料组(82.35±2.22)% (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颖  钟立强  张世勇  陈校辉  刘洪岩  王明华  
本研究对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的发酵饲料进行了合理饲喂,并确定了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影响。实验设置3组:持续投喂组(A),间隔投喂组即向膨化饲料中按周间隔添加发酵饲料(B),对照组仅投喂膨化饲料(C)。实验共持续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斑点叉尾鮰进行称重,并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基于液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间隔投喂组斑点叉尾鮰终末体重(FBW)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持续投喂组(P0.05)。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异常球菌门(Deinococcota)是优势细菌门。优势肠道菌属包括未命名的叶绿体科中的一个属(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持续投喂组主要通过N-乙酰-D-半乳糖胺显著上调影响肠道菌群半乳糖和磷酸转移酶系统代谢通路(P<0.05),进而影响鱼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而间隔投喂组差异代谢产物L-丝氨酸和L-苯丙氨酸显著上调(P<0.05),影响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硫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继而影响斑点叉尾鮰能量吸收、抗炎症、免疫等能力。本研究为斑点叉尾鮰发酵饲料投喂方式的探索和健康绿色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红芳   王秀华   朱娜   李婷   王平   张雪梅  
为了探讨不同益生菌发酵饲料养殖对虾的效果,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3种益生菌单一及联合发酵对虾饲料,投喂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28d,分析对虾的存活、生长及饲料利用情况,检测对虾体内外弧菌(Vibrio)数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不同组间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氮的浓度差异。研究表明,对虾摄食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复合菌发酵饲料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提高率分别达到8.54%、8.54%和9.76%;枯草芽孢杆菌及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体长增长率(P<0.05);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对虾的饵料系数(P<0.05);投喂发酵饲料的各实验组养殖至第14、21天时的对虾肝胰腺中弧菌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中,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酚氧化酶活性(P<0.05),且在养殖末期,投喂不同益生菌发酵饲料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养殖后期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综上可知,3种益生菌单一或混合发酵对虾饲料对提高对虾存活率、促进生长及提高免疫力方面均有积极效果,但嗜酸乳杆菌用于对虾饲料发酵的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小丽  梁旭方  李卫芬  何珊  安皓  
采用一种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对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指标和池塘中浮游生物量,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水质透明度,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为77.5%。投喂芽孢杆菌后,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浮游生物组成均变化不大,表明该制剂对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没有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胜盼  张真  施玉雪  盘家永  任丽萍  陈来生  董为贞  刘其根  
为探究缩减饲料投喂量及清淤对养殖库湾水环境的影响,在鲢鳙放养密度均为20g/m~(3)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组库湾,分别为B1(不清淤、饵料投喂减半)、B2(清淤、不投饵)、B3(清淤、饵料投喂减半)、B4(不清淤、饵料正常投喂),实验周期为9个月。结果显示:4个库湾的总氮浓度、总磷浓度、高锰酸盐指数、藻类生物量从低到高分别为B2、B4、B1、B3;B2、B1、B4、B3;B2、B1、B4、B3;B2、B1、B3、B4(P < 0.05),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由此可见,B2无论是在营养盐的控制还是在藻类的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最佳的效果。作为养殖库湾,其主要功能是得到更高的鱼产量。在达到养殖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更高的鱼产量,我们应合理地利用饵料。因此,对于养殖用水的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条件,采用合理的修复方式,实现水质改善和养殖生产的双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克勇  薛泉宏  司美茹  来航线  岳田利  
 研究了接种微生物、加入无机氮素和混菌发酵对苹果渣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向苹果渣中接入微生物进行固态发酵,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单菌Y12(无N处理)和单菌Y*6(加N处理)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较无菌对照分别提高71.6%和143.9%;2加入无机氮素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加N处理纯蛋白质含量较无氮对照提高2.7%~161.8%;3采用混菌发酵(酵母菌与霉菌)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无N处理Y12+UA8,Y8+UA8和加N处理Y12+UA8,Y2+UA8的蛋白质含量,较相应酵母菌单菌发酵分别提高8.8%,4.8%和67.4%,28.9%;4加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鹏辉  韦体  刘慧霞  高丹丹  臧荣鑫  卢建雄  蔡勇  杨具田  
本研究以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秸秆为原料,旨在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不同处理,即对照组、试验组Ⅰ(添加20%玉米粉+1g·kg-1强微99生酵剂+1g·kg-1粗纤维降解剂+50mL·kg-1木霉发酵液)、试验组Ⅱ(添加20%玉米粉+1g·kg-1强微99生酵剂)、试验组Ⅲ(添加20%玉米粉+1g·kg-1粗纤维降解剂)、试验Ⅳ(添加20%玉米粉+50mL·kg-1里氏木霉发酵液)。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感官评定中试验Ⅰ-Ⅲ组均为良,但试验Ⅰ组分数最高;试验Ⅰ、Ⅱ组的pH、有机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及氨态氮∶总氮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在紫苏秸秆中添加20%玉米粉+1g·kg-1强微99生酵剂+1g·kg-1粗纤维降解剂+50mL·kg-1里氏木霉发酵液混合处理后的发酵效果最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常杰  牛化欣  李树国  方波  
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精养大池塘氮(N)、磷(P)利用及其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考察了投喂两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饲料(33%)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饲料P利用率优越于低蛋白饲料(30%),但饲料N利用率前者略低于后者。精养异育银鲫大池塘系统中,异育银鲫体形式产出的N和P分别占投入总N和总P的33.1%~33.3%和25.6%~26.9%。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精养鲫养殖中N和P低利用效率为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大部分N和P滞留或沉积在池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雅萍  郭俏  来航线  陈姣姣  薛泉宏  
【目的】研究发酵菌种、原料组成及发酵原料灭菌处理对苹果渣发酵饲料中4种重要水解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酵母菌(Yeast)、黑曲霉a8(aspergillus niger a8)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发酵菌剂,通过单一菌种及双菌混合接种方法,分别对2种原料(原料a为苹果渣+尿素,原料B为苹果渣+尿素+油渣粉)在自然发酵(原料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原料121℃灭菌30min)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利用比色法测定发酵产物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4种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发酵可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影响饲料消化利用率的4种重要水解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晨远  迟骋  郑肖川  刘佳岱  张彩燕  刘文斌  刘艳玲  闫亚楠  黄健  王胜  
为研究发酵饲料配伍配合饲料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机能和代谢的影响,实验分别制备了5组饲料:对照组以幼蟹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F0),各实验组在配合饲料基础上额外添加日投喂量5%、10%、15%和20%发酵饲料,并依次命名为F5、F10、F15和F20。150只均重无显著差异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蟹,分别饲喂对应组饲料,每天饱食投喂1次,养殖周期59 d。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淋巴和肝胰腺以测定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蛋白代谢酶活性。结果发现,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后,各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额外投喂发酵饲料量的增加,血淋巴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F5、F10和F15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处理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着发酵饲料额外投喂量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此外,额外添加日投喂量20%比例以下的发酵饲料,可以提升肝胰腺中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研究表明,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免疫机能和蛋白代谢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新旭1  2   周映华1   卞 巧3   刘惠知1  王升平1  2   高书锋1   周小玲1   张德元1  
选择18 kg左右断奶保育仔猪60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有10头猪,进行为期154 d的生长育肥期饲养试验,2个处理组日粮分别为含抗生素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无抗发酵日粮试验组(无抗发酵饲料添加量为20%),研究对生长肥育中大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免疫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无抗发酵饲料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20%无抗发酵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提高5.86%,平均日增重提高10.89%,料重比降低4.38%(P<0.05);20%无抗发酵饲料添加试验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尿素、白蛋白和白球比例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血清碱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小凤   钟晓霞   简悦   姚焰础   黄健   刘志云  
【目的】探究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粪臭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液态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头28日龄、体质量(8.0±0.3)kg/头的健康长白×荣昌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MF,饲喂干粉料)、液态饲料组(LF,饲喂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组(FLF,饲喂液态发酵饲料)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饲养试验42 d,其中预饲期5 d,正试期37 d。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粪便菌群及粪臭物质含量,并从每组选取5头体质量约22kg/头的仔猪,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预饲期3 d,正试期4 d,分别评价干粉料、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1)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日采食量分别提高19.52%和12.14%(P<0.01),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21.11%和23.64%(P<0.01),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IL-1β含量下降,而IL-10含量上升,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大(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上升,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较LF组显著降低(P<0.05),罕见小球菌属相对丰度较MF组显著降低(P<0.05)。(4)FLF组仔猪粪便中的对甲酚、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较MF组和LF组降低,吲哚、粪臭素和乙酸含量较LF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与MF组相比,FLF和LF组仔猪消化能及氮、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液态发酵饲料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粪便菌群多样性和潜在致病菌数量,但对仔猪血液指标、粪便臭味物质含量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宇洋  于双恩  廖明玲  董云伟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刺参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1980―2020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2046―2050年3种CMIP5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和RCP8.5)下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刺参半致死温度(LT_(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1.27℃/10 a和2.15℃/10 a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3种RCP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